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江苏大学专利

0

一种驾驶人情绪变化捕捉装置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730246.4      申请日:2021-06-29      公开号:CN113469022A      公开日:2021-10-01

申请人:江苏大学      当前权利人:江苏大学

发明人:梁军   马志怡   陈龙   盘朝奉   蔡涛   葛慧敏   罗媛   徐永龙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人情绪变化捕捉装置及方法,属于汽车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当肌电信号时域特征发生变化时,表情‑驾驶行为情绪识别子模块通过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判断驾驶人情绪变化状况;否则,表情情绪识别子模块通过基于驾驶人面部几何特征的面部表情判据模型,并设计融合时序注意递归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的表情识别方法进行情绪识别。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驾驶人面部表情识别效率和准确度。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性分层控制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712217.5      申请日:2021-06-25      公开号:CN113442906A      公开日:2021-09-28

申请人:江苏大学      当前权利人:江苏大学

发明人:耿国庆   程鹏   杨梁   徐亦航   江乐生   李春   苏春   赵文   施桂强   张佳   章国栋   徐惠民   陈浩   罗石   沈炯   姚晗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性分层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上层控制器模块、下层控制器模块和执行器模块;上层控制器模块包括车辆传感器、参考模型、基于SAUKF车辆状态观测器和基于FASMC横向稳定控制器,用于求解出车辆转向时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提高车辆的横向稳定性;下层控制器模块包括最优纵向力分配单元、车轮动态模型,下层控制器模块用于把上层控制器模块决策出的附加直接横摆力矩,基于外点罚函数法分配给执行机构;执行器模块为执行机构,包括四个轮毂电机,执行下层控制器模块的力矩分配目标。

一种自适应车灯的控制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644847.3      申请日:2021-06-09      公开号:CN113232580A      公开日:2021-08-10

申请人:江苏大学      当前权利人:江苏大学

发明人:万俊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车灯的控制系统,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灯壳,所述灯壳内固定连接有灯镜,所述灯壳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固定连接有灯架,所述灯架上固定连接有灯头,所述灯头内设置有灯线,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上啮合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本发明中,通过调节机构中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之间的配合使灯架转动,并利用卡块定位,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灯光亮度和温度控制系统相比,可根据车辆载荷的变化对灯头照射的角度进行调整,提升了灯头的照射效果,有助于车灯的使用。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多驱动真空泵制动辅助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633480.5      申请日:2021-06-07      公开号:CN113264020A      公开日:2021-08-17

申请人: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扬州(江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所      当前权利人: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扬州(江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所

发明人:费祥   徐兴   邵建昭   张飞   王艳丽   袁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多驱动真空泵制动辅助系统。该纯电动汽车的多驱动真空泵制动辅助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制动踏板连接有真空助力器,真空助力器连接有真空罐,真空罐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包括壳体,壳体的下部枢接有第一曲轴,第一曲轴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驱动活塞对真空罐进行抽气,第一曲轴的一端通过第一电磁离合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与驱动桥半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曲轴转动,第一曲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离合器连接有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与车身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曲轴转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的电动真空泵会过多消耗车载电池的电量,从而增加车载电池负载的问题。

永磁无刷电机及其全工况功率因数最优设计、实现凸极率分布最优的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627068.2      申请日:2021-06-04      公开号:CN113489399A      公开日:2021-10-08

申请人:江苏大学      当前权利人:江苏大学

发明人:朱孝勇   万振宇   周雪   樊德阳   王腾光   浦尉玲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无刷电机及其全工况功率因数最优设计、实现凸极率分布最优的方法,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当处于重载爬坡工况时,电机的电感特性被设计为Ld>Lq,凸极率ρ=Lq/Ld<1,提高了转矩输出能力和功率因数;当处于高速巡航工况时,电机的电感特性被设计为Ld1,电机高速区的转矩输出能力得到了提高,功率因数也得到了提高。根据上述特征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全工况功率因数最优的永磁无刷电机,转子每极上固定镶嵌有四段圆弧形的永磁体,这四段永磁体分为内、外两层,每层上有两段,这两段永磁体结构相同且相对于每极的中心线对称,同一层上的两段永磁体之间不贯通不相连,之间形成了圆弧形的导磁桥。

一种面向智能汽车的交通场景语义建模装置、建模方法以及定位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604605.1      申请日:2021-05-31      公开号:CN113418528A      公开日:2021-09-21

申请人:江苏大学      当前权利人:江苏大学

发明人:李祎承   陆子恒   蔡英凤   王海   朱镇   蒋卓一   冯锋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汽车的交通场景语义建模装置、建模方法以及定位方法,本发明为实现高建模精度,将交通场景进行多尺度多层级的精细化表征,包括:道路位置层,场景特征层以及交通语义层。其中,交通语义层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对交通元素进行语义识别,并将场景中的行人、车辆等动态目标剔除,解决了动态目标干扰问题;道路位置层描述了场景间的位置关系;场景特征层是在最大限度减少数据存储的基础上对交通场景进行充分的描述。上述三者解决了高精度地图对交通场景精细描述的问题。

一种基于多孔材料的等离子体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579635.1      申请日:2021-05-26      公开号:CN113217140A      公开日:2021-08-06

申请人:江苏大学      当前权利人:江苏大学

发明人:苏巧玲   王军锋   张伟   吴天一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孔材料的等离子体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装置主体、过滤器、调频变压器、多孔陶瓷板、阵列式针状高压电极、接地电极和气体混合缓冲室;反应装置主体的底部设有气体混合缓冲室,气体混合缓冲室与尾气通道和空气通道连接;过滤器位于尾气通道前端;阵列式针状高压电极设置在反应装置主体的底部、且位于气体混合缓冲室上方;调频变压器与阵列式针状高压电极连接;多孔陶瓷板设置在阵列式针状高压电极上方;反应装置主体位于多孔陶瓷板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排液管道、注液管道和排气管道;接地电极安装在反应装置主体内、置于正对陶瓷板多孔部分上方。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汽车尾气中气体污染物处理效率低、不充分的问题。

一种智能车辆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强化学习网络模型及其自动驾驶训练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563273.7      申请日:2021-05-24      公开号:CN113420368A      公开日:2021-09-21

申请人:江苏大学      当前权利人:江苏大学

发明人:蔡英凤   杨绍卿   滕成龙   王海   熊晓夏   孙晓东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辆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强化学习网络模型及其自动驾驶训练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和车辆平面映射关系来模拟自动驾驶汽车在区域分割鸟瞰图上实时的运动变化。采用神经网络作为动力学模型更加贴合实车的动力学特性,减小了普通单轨模型误差较大的问题。利用区域分割鸟瞰图Φ作为自动驾驶强化学习训练的状态量,减小了仿真训练和实车二次训练的状态量之间的差异,避免了仿真训练与实车二次训练之间因状态量差异带来的冲突;设计了一种贴合真实场景的强化学习自动驾驶策略仿真训练框架,预训练的强化学习网络RL‑net能较自然的迁移到实车的二次训练中,解决了直接将强化学习应用实车训练时前期可能会发生的碰撞事故的问题。

面向空气悬架储能与调节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535066.0      申请日:2021-05-17      公开号:CN113212092A      公开日:2021-08-06

申请人:江苏大学      当前权利人:江苏大学

发明人:徐兴   何深广   王峰   刘振宇   张健   苏鹏威   解炬   江昕炜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空气悬架储能与调节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将车辆制动时的能量通过齿轮系、液压离合器转化为气泵装置的驱动力,实现抽排气并将气体输送至储气室实现储能,为空气悬架调节作气体储备,也能直接将气泵装置产生的气体直接用于提高空气悬架气压值实现空气悬架的调节,以抑制车辆制动时的点头动作;同时设有面向空气悬架储能与调节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车辆,制动分为轻微制动和正常制动两种模式。本发明通过液压离合器与液压油路配合,控制气泵驱动轴与气泵驱动曲轴的结合,进而利用气泵装置实现车辆制动能量回收,并通过控制各电磁阀,最终实现面向空气悬架的储能与调节。

一种超薄式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521559.9      申请日:2021-05-13      公开号:CN113422467A      公开日:2021-09-21

申请人:江苏大学      当前权利人:江苏大学

发明人:张维煜   俞珏鑫   单龙   朱熀秋   李凯   张宵啸   王振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超薄式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及其工作方法,外壳内自上而下同轴设置电机支架、轴向磁通电机、飞轮、五自由度磁轴承的内定子、线圈和永磁体,飞轮由连续的上、中、下三层组成,上层的飞轮上环形层的正中间是上环形凹槽,轴向磁通电机置放在上环形凹槽内,环形内槽、中层圆环腔和下环形凹槽相通且共同置放五自由度磁轴承的内定子、线圈和永磁体,五自由度磁轴承从内至外分别是轴向磁轴承、斥力磁轴承、扭转磁轴承和径向球面磁轴承;采用不同性质磁轴承复用的模式,实现其优势互补,不仅可提高磁轴承支承的承载力和控制精度,显著提高飞轮的稳定性,又可有效弥补复杂工况导致控制线圈损耗较大的问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