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专利

0

一种基于电动推杆的可自动溃缩汽车转向管柱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256972.9      申请日:2021-06-07      公告号:CN214689725U      公告日:2021-11-12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发明人:王杰雄   杨娜   刘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推杆的可自动溃缩汽车转向管柱,包括转向盘、电动推杆调节器、电动推杆控制线路、转向盘连接轴、电动推杆驱动电机部分、电动推杆控制部分、推杆件、旋转铰链大端、旋转铰链小端、转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调节器集成到转向盘上,所述转向盘连接轴与转向盘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驱动电机部分与转向盘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控制线路连接着电动推杆调节器与电动推杆驱动电机部分,所述旋转铰链大端与推杆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铰链小端与旋转铰链大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旋转铰链小端固定连接。该转向管柱无论在任何碰撞工况下都会自动溃缩,在碰撞时可提升车内乘员面部和胸部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座椅的防下潜约束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031941.3      申请日:2021-05-14      公告号:CN214564802U      公告日:2021-11-02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发明人:王杰雄   杨娜   刘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座椅的防下潜约束装置,包括小型电机、旋转轴、腿部容纳装置、脚部支撑装置、电动推杆控制装置、电动推杆杆件、腿部横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电机与自动驾驶汽车座椅的坐垫前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安装于两小型电机中间,所述腿部容纳装置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脚部支撑装置安装于腿部容纳装置下面,所述电动推杆控制装置安装于脚部支撑装置内部,所述电动推杆杆件与电动推杆控制装置共同组成了电动推杆,所述腿部横挡板与电动推杆杆件固定连接。该约束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座椅旋转过程中下肢上扬的问题,进而显著改善了乘员下潜的现象,有助于减轻乘员在碰撞中受到的伤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座椅的防下潜约束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528482.8      申请日:2021-05-14      公告号:CN113147540B      公告日:2024-06-21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发明人:王杰雄   杨娜   刘涛

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座椅的腿部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0614279.8      申请日:2021-03-26      公告号:CN214420279U      公告日:2021-10-19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发明人:王杰雄   杨娜   刘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座椅的腿部保护装置,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座椅的腿部保护装置,包括旋转轴、小型电机、腿部挡板、脚部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电机与自动驾驶汽车座椅的坐垫前下端固定连接,并在座椅两端各安装一个,所述旋转轴安装于两小型电机中间,并可以随两个电机受控转动,所述腿部挡板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脚部支撑安装于腿部挡板下面,并可以受控伸缩。该装置可以有效地约束下肢,不让其在座椅高速旋转中摆动和上扬,还能防止双腿间的碰撞,配合上三点式安全带便可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乘员施加最有力的约束保护,而且还提升了自动驾驶汽车的乘坐舒适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座椅约束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0477490.X      申请日:2021-03-05      公告号:CN214492647U      公告日:2021-10-26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发明人:王杰雄   杨娜   刘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座椅约束系统,包括座椅地板、座椅滑道、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坐垫、腿部挡板、扶手侧挡板、靠背、头枕、卷收器与调节器总成、安全带固定座、织带、锁扣舌、锁扣,其特征在于:开有滑道的座椅地板与车身固定连接,旋转机构位于滑道内的移动机构上并与其固定连接,坐垫固定于旋转机构上并可受控转动,腿部挡板安装于坐垫前端并可受控转动,扶手侧挡板固定于坐垫两端,靠背安装于坐垫后端,头枕安装于靠背上端,安全带系统与座椅一体化。该座椅约束系统既可移动和转动,又可在任意位置和角度下对乘员提供高效的安全带保护,在危险来临时的紧急移动和转动中可对乘员实施更有效的约束保护,又不失舒适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碰撞吸能保护式汽车发动机罩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0477487.8      申请日:2021-03-05      公告号:CN214420399U      公告日:2021-10-19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发明人:王杰雄   杨娜   刘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碰撞吸能保护式汽车发动机罩,包括发动机外罩盖、碰撞吸能夹层、橡胶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外罩盖与汽车车身铰链连接,所述碰撞吸能夹层与发动机外罩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橡胶衬垫与碰撞吸能夹层可拆卸连接。该发动机罩可以在行人头部与发动机罩碰撞过程中起到吸能保护的作用,并可以防止行人头部与罩盖下方发动机部件的二次碰撞,弥补了现有汽车发动机罩在事故中刚性碰撞的缺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阵列式磁耦合发射装置、系统及无人机充电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175178.X      申请日:2021-02-09      公告号:CN112959902B      公告日:2022-06-21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发明人:蔡春伟   辛本钊   武帅   李季   任秀云

摘要: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电池系统多故障诊断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052494.8      申请日:2021-01-15      公告号:CN112858917B      公告日:2022-04-08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威海天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威海天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于全庆   俄立新   金毅   王大方   杨博文   张齐   郝自伟   董浩崧   张毕   孙旭

摘要: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电池系统多故障诊断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领域。对所选动力电池加载动态应力测试实验,对电流传感器采集数据和电压传感器采集数据注入多种类型的故障信号,建立故障特征与故障类型的对应关系,建立神经网络,利用遗传算法对该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取得电池系统的电流、电压传感器故障数据,采用min‑max标准化,建立传感器的故障特征与故障类型的样本数据;依据样本建立矩阵导入神经网络中,作为系统输入和目标输出进行训练,建立对多种故障进行综合诊断的检测系统,有效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检测范围,同时所引入的遗传算法也提高了神经网络运行的效率以及结果的准确率。

智能网联汽车用路基视觉定位图像处理算法及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523093.8      申请日:2020-12-19      公告号:CN114724096B      公告日:2025-01-17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发明人:刘清河   张岩坤   赵立军   马琮淦   王大方

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模型的电动汽车故障诊断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181863.5      申请日:2020-10-29      公告号:CN112285569B      公告日:2022-02-01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当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发明人:于全庆   林野   孙逸辰   李昊   穆浩   张力元   万长江   侯芹忠   李俊夫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阈值模型的电动汽车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用于电动汽车中电池系统故障诊断,在阈值模型建立和参数辨识算法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电路基础特性测试实验,得到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建立OCV‑SOC‑Q三维响应面模型;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辨识,建立关于R0和τ的动态阈值模型。在实际故障诊断过程当中,利用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辨识参数和状态,得到电池R0和τ、容量及SOC;采用温度插值的方法确定参数参考值;确定参数阈值;生成残差;通过对比残差与阈值来判断电池是否发生故障。该方法不仅故障诊断率高,还能避免检测不及时、误警和漏警问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