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合肥工业大学专利

0

一种汽车电控悬架预瞄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623048.8      申请日:2021-06-04      公告号:CN113183709B      公告日:2022-09-27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齐少东   白先旭   祝安定   李维汉

摘要:

基于相变胶囊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615818.4      申请日:2021-06-02      公开号:CN113212101A      公开日:2021-08-06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朱波   叶圣杰   姚明尧

摘要:本发明涉及基于相变胶囊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回路和热泵空调机构;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低温相变胶囊收集装置、高温相变胶囊收集装置、第一水泵、电池、第一相变胶囊收集装置、电机、第一散热器、第二水泵、第二相变胶囊收集装置、发动机、第二散热器和第三水泵;热泵空调机构包括电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相变胶囊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方法。通过不同的相变胶囊收集装置对不同零件进行储能或蓄冷,根据电池和座舱温度条件,相变胶囊适时参与循环,为电池和座舱加热或散热,充分利用不同系统多余能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一种基于相变胶囊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615808.0      申请日:2021-06-02      公告号:CN113212100B      公告日:2022-08-16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朱波   叶圣杰   姚明尧

摘要:

一种分布式电驱动整车差速转向自适应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576553.1      申请日:2021-05-26      公告号:CN113119753B      公告日:2023-02-28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常九健   王家钥   张煜帆   龙涛   李孝银

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包集成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523948.5      申请日:2021-05-13      公开号:CN113258168A      公开日:2021-08-13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朱波   赵媛媛   姚明尧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水泵,其出液口通过管道与PTC加热器的进液口连通,PTC加热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水冷板的进液口连通,水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立体三通的进液口连通,第一立体三通的出液口分两路,一路与散热器与电池箱集成壳体的进液口连通,另一路与小循环管道的进液口连通;散热器与电池箱集成壳体的出液口与第二立体三通的一个进液口连通,小循环管道的出液口与第二立体三通的另一进液口连通,第二立体三通的出液口与水泵的进液口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集成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以确保动力电池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一定程度的缓解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

一种充气轮胎宽频噪音抑制构造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508487.4      申请日:2021-05-11      公告号:CN112976959B      公告日:2022-11-08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张永斌   张振威   张小正   毕传兴

摘要:

一种充气轮胎噪音消声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508460.5      申请日:2021-05-11      公告号:CN113147273B      公告日:2022-07-12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张永斌   王晓龙   张小正   毕传兴

摘要:

汽车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480180.8      申请日:2021-04-30      公告号:CN113147309B      公告日:2021-11-09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白先旭   李成蹊   彭利明   李维汉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方法,是应用于包含有电控可变阻尼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中,控制方法包含在工况识别和驾驶风格判定之后分配算法和动态调整参数的顶层模式控制,及进行具体执行控制算法的底层算法控制,其步骤包括:(1)收集车辆行驶状态参数和驾驶员模型信息;(2)根据状态信息进行工况识别,切换顶层模式,确定对应底层控制算法;(3)应用全状态阻尼控制和混合控制,动态调整控制算法权重和参数,输出电控可变阻尼减振器控制信号。本发明能实现利用现有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结构进行驾驶员驾驶风格和车辆行驶工况的识别,实现对底层控制方法和参数的动态选择、调整,从而精准地优化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性能。

减振器摩擦力的测试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472840.8      申请日:2021-04-29      公开号:CN113252221A      公开日:2021-08-13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瞿元   白先旭   汤超   李维汉   白国栋   李成蹊   彭利明   储亚峰   韩旭   李涛   刘向红

摘要: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摩擦力的测试系统,属于汽车测试领域。减振器包括外筒体和活塞杆,测试系统包括振动加载机构、侧向力施加机构、摩擦力检测机构和控制装置;侧向力施加机构包括电机、传动套、传动杆、侧向力传感器,传动套与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传动杆的第一端与传动套同轴螺纹连接,传动杆的轴向与活塞杆的轴向垂直,传动杆的第二端与侧向力传感器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根据侧向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侧向力,控制电机的转动,以将实际侧向力调节至目标侧向力;摩擦力检测机构与活塞杆相连,用于检测往复运动过程中,外筒体和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本公开通过该测试系统能够在具有侧向力的作用下自动检测出减振器的摩擦力。

一种半挂汽车列车全工况铰接角度状态估计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473213.6      申请日:2021-04-29      公告号:CN113147772B      公告日:2022-04-26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夏光   赵名卓   张洋   张华磊   陈建杉   夏岩   魏志祥   刘贤阳   施展   盛楠   汪韶杰   孙保群

摘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