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合肥工业大学专利

0

一种均温分布式平行微细流道换热器及其应用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903682.7      申请日:2021-08-06      公告号:CN113624043B      公告日:2022-08-12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唐志国   赵智健   童身亮   李斯蓉   项宏发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温分布式平行微细流道换热器及其应用,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进液分流腔、平行微细管道与出液分流腔;所述平行微细管道为长度呈等差关系多根管束,并且按照由长到短依次贯穿进液分流腔与出液分流腔,液体换热工质从进液分流腔进入并依次流经不同长度的平行微细管道后流入出液分流腔;所述进液分流腔与出液分流腔内均设有分流结构,用于提升流经每一根平行微细管道的液体换热工质的流量均匀性。本发明能够提升并行流道内工质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应用于动力电池的液冷式热管理中可实现对每一个单体电池的同等热量的传递和释放,更好地提升整个动力电池组的均温性能。

一种复式吸能盒及具有该吸能盒的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878959.5      申请日:2021-08-02      公开号:CN113650576A      公开日:2021-11-16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潘建华   李虚竹   吴玉程   李明   翟华   朱晓勇   娄庆祥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吸能盒,可沿撞击方向压溃变形的盒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减震的缓冲盒,盒本体通过衔接部与缓冲盒相连,衔接部与缓冲盒同轴布置且轴线与撞击方向平行,盒本体沿撞击方向压溃变形的同时通过衔接部带动所述缓冲盒沿撞击方向压溃变形,缓冲盒为密封盒体,缓冲盒上开设有供缓冲盒内气体向外排出的泄压孔。在受到撞击后,盒本体沿撞击方向压溃变形,并通过衔接部带动缓冲盒沿撞击方向同步压溃变形;由于缓冲盒是密封盒体,当缓冲盒压溃变形速度过大时,气体向外的排出速度与缓冲盒压缩形变的速度不同步,短时间内缓冲盒内处于高压状态,不易瞬间大幅度变形,对撞击起到缓冲作用,使撞击过程更加平稳,提高了汽车碰撞时的安全性。

一种纯电动汽车单踏板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881423.9      申请日:2021-08-02      公告号:CN113386768B      公告日:2022-04-08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石琴   贺泽佳   贺林   魏宇江   王铭伟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单踏板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踏板开度;2利用踏板开度和踏板转动角速度建立单踏板动力学模型;3设计滑模观测器得到驾驶员作用于踏板上的踏板转矩;4根据踏板转矩进行驱动/制动驾驶模式识别;5结合整车状态建立单踏板控制系统模型;6构建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利用踏板转矩与电机转矩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以优化能耗、舒适性和安全性为目标得到最佳的电机驱动/制动转矩,实现电机转矩控制。本发明深化了单踏板模式中驱动与电机制动功能的融合程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单踏板,同时可以满足驾驶员的动力性需求,提高行车安全性与能量利用率,并改善乘坐舒适性。

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方法和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858558.3      申请日:2021-07-28      公告号:CN113807647B      公告日:2022-07-05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周开乐   胡定定   李兰兰   陆信辉   费志能

摘要:

自动驾驶汽车控制系统的预期功能安全性能的量化评价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818881.8      申请日:2021-07-20      公告号:CN113485301B      公告日:2022-05-17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白先旭   左瑜   李维汉

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的液电式馈能减振器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788001.7      申请日:2021-07-09      公开号:CN113550997A      公开日:2021-10-26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曾亿山   高干   刘常海   虢锐   吕安庆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的液电式馈能减振器系统,包括集成型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整流桥回路、液压马达、发电机和蓄电池,集成型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包括至少一个液压缸单元,每个液压缸单元包括高速开关阀一、高速开关阀二和至少两个子液压缸,每个液压缸单元内所有子液压缸的有杆腔/无杆腔通过油路相连后接入高速开关阀一/高速开关阀二的P口,所有液压缸单元的高速开关阀一/高速开关阀二的A口通过油路相连后形成系统高压端/系统低压端。该系统通过不同的活塞面积组合配置调节减振器系统输出的阻尼力,与不平路面激励力的变化进行自适应变化,使系统具备较好的阻尼特性,能够有效缓解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冲击振动。

电动汽车扩散效益评估结果推送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776207.8      申请日:2021-07-08      公开号:CN113705955A      公开日:2021-11-26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焦建玲   李晶晶   杨冉冉   白羽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扩散效益评估结果推送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工业效益评估结果推送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消费者模型、制造商模型、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模型以及补贴机构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电动汽车扩散效益评估模型;并设置该模型的初始参数,然后通过对电动汽车扩散效益评估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赋值更新,并获取调整参数时对应的电动汽车扩散效益评估的结果,然后基于LDA主题模型选择信息推送主体,并将电动汽车扩散效益评估结果精准的推送给各个主体的相关人员。本发明构建的电动汽车扩散效益评估模型可以精准地获取电动汽车扩散效益评估结果;另外,本发明在节约推广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评估结果的推广效率。

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及其环保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772951.0      申请日:2021-07-08      公开号:CN113480797A      公开日:2021-10-08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丁运生   陈明   周劲松   周意杨   胡金平   姚皖生   许义彬   胡以权   许德俊   刘超   王平   孙晓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及其环保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的构成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0份,低密度聚乙烯5‑20份,高密度聚乙烯5‑20份,聚丙烯5‑20份,聚烯烃弹性体5‑20份,不饱和硅烷偶联剂0.5‑5份,引发剂0.05‑0.5份,长诱导期催化剂母料0.5‑3份。本发明的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具有环保、高性能、诱导期长、交联效率高和制备方法简便等特点,材料和相关技术可用于制造中高压电缆、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逆变器及电流传感器故障的诊断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759691.3      申请日:2021-07-05      公告号:CN113534000B      公告日:2022-09-13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许水清   柴晖   王巨兴   刘锋   王健   陶松兵   丁立健

摘要:

保障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制动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748071.X      申请日:2021-07-02      公告号:CN113548028B      公告日:2022-07-08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当前权利人: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刘蕴博   张国辉   周昊   李嘉琦

摘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