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有效约束导线出线方向的汽车线束插件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45590.3      申请日:2018-11-29      公告号:CN109334589B      公告日:2020-05-29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丰超   李娟   李洪刚   张愉   张永华   李明   张鑫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约束导线出线方向的汽车线束插件,包括公端插件和母端插件,其中:所述公端插件的第二端的外端面两侧均凸设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与所述公端插件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于靠近所述公端插件的一侧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外壁面向外凸设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延伸至所述公端插件的底部;所述公端插件的第二端的外端面顶部铰接有翻盖,所述翻盖的两侧面向外凸设有第三凸板,所述第三凸板的尾端向内翻折形成折边,所述折边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公端插件的外壁面上凸设有第一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导线出线方向可以按照需求实现两种不同出线方向,且能有效约束导线走向。

一种端子自动锁止的汽车线束插件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47354.5      申请日:2018-11-29      公告号:CN109546442B      公告日:2020-05-29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丰超   李洪刚   张愉   张永华   李娟   李明   李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子自动锁止的汽车线束插件,包括公端插件和母端插件,其中所述第一凸形槽内设置有锁止片,所述锁止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两个第三卡勾,所述主体于所述第三卡勾的两侧凸设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卡勾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二凸形槽内,两个所述第三凸块分别间隙配合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对插件内端子的自动锁止,端子固定可靠性得以提升,且能够防止遗忘锁止片对端子进行锁止这一动作。

汽车线束插件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45591.8      申请日:2018-11-29      公告号:CN109546406B      公告日:2020-05-05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丰超   韩光杰   李昕   史正玉   陶莹   付宏程   林增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插件,包括母插件、公插件、端子锁止件和导向锁止件;端子被正常锁止时,端子锁止本体的上端面与公插件的上端面相平齐,此时端子锁止杆插入锁止孔中将端子进行锁止而当端子未被正常锁止时,端子锁止本体的上端面高于公插件的上端面,此时端子锁止检测件顶在导向锁止件上,阻止公插件和母插件完成插接。也即,在公插件和母插件顺利插接完成之前,端子已经被端子锁止件有效锁止。

汽车线束插件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47330.X      申请日:2018-11-29      公告号:CN109546438B      公告日:2020-01-14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丰超   韩光杰   李昕   史正玉   陶莹   付宏程   闫彬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插件,包括公插件和防护盖;其中,公插件的一端设置有防护腔,防护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双向插接槽;防护盖包括防护壳、捆线夹和两双向插接件,捆线夹与防护壳的一侧连接,捆线夹上设置有捆线孔,捆线孔的内径从外至内逐渐减小;两双向插接件分别与防护壳的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双向插接件能够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插设于双向插接槽中,防护壳遮盖于防护腔上,线束从防护腔中沿着捆线孔穿出。由于防护盖可以从上至下或者从下至上插接于公插件上,因此捆线夹可以位于公插件的上方或者下方,那么线束则可以相应的有两个穿出方向。

一种卡接精准的汽车线束插件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45596.0      申请日:2018-11-29      公告号:CN109586088B      公告日:2020-01-14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丰超   张愉   张永华   李明   李娟   李洪刚   张俊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接精准的汽车线束插件,包括公端插件和母端插件,其中:所述母端插件的顶面凸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固定有连接块,所述支撑块固定于所述连接块的中部,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一凹槽,所述连接块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块;所述公端插件的顶面凸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凹设有第一凸形槽,所述第一凸形槽底面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形槽内设有可弹性往复横移的卡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插件安装后的固定可靠,有效防止公端插件与母端插件安装后出现松脱,确保插件每次都能够安装卡接准确到位,且方便安装和拆卸。

一种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45633.8      申请日:2018-11-29      公告号:CN109520613B      公告日:2020-12-01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晓宇   邓厚科   董银萍   宋文凤   冯磊   殷金祥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认问题工况,并获取车内轰鸣音出现的车速范围及电机转速范围;采集问题工况下的车内噪声数据;根据车内噪声数据获取车内轰鸣音的阶次和问题频率;选取振动路径,并选取振动传递路径上的振动测试点;在问题工况下,对各个振动测试点进行测试,判断各振动测试点对应的部件是否为高相关性零件;由高相关性零件得到振动源。本公开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振动源。

一种纯电动车动力管理策略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28356.X      申请日:2018-11-27      公告号:CN109291798B      公告日:2020-11-17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郭亚子   曹姜   陶冉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车动力管理策略,VCU根据动力电池放电能力强弱的三个阶段,可以根据电池不同的SOC阈值来划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VCU首先根据动力电池的SOC及电机外特性,对车辆的动力输出进行管理;若当前电池SOC低于相应电量阈值并持续一定时间,VCU动力管理指令将以一定的梯度在不同策略间进行切换;实现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也不因动力电池电压水平快速下降而出现动力电池切断输出,从而导致整车出现动力中断的情况。

一种混合动力车型发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28370.X      申请日:2018-11-27      公告号:CN109291868B      公告日:2020-10-09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杜家胜   宇海波   王玮   杨法松   刘晓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型发电控制方法及系统,整车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与发动机混合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互,发动机将相关信息通过CAN总线传递给整车控制单元;同时整车控制单元采集整车状态相关信息,整车负载状态信息等;通过第一蓄电池系统的电量传感器采集第一蓄电池的状态信息,对采集到的信息,发动机混合控制单元综合处理,通过设定的逻辑,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向电机、第二蓄电池系统、电压调节单元发出指令,向整车第二蓄电池进行充电,可提供不同的发电电压的充电策略。

一种汽车指纹识别的管理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28353.6      申请日:2018-11-27      公告号:CN109291881B      公告日:2020-05-12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运   卓丽颖   周奇文   裴小丽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指纹识别的管理策略,车主通过指纹识别设备将指纹信息存入车辆中控系统中;在手机APP上完善车主的指纹信息,并通过手机APP指纹信息进行管理。利用指纹携带的大量信息,以及每个人的指纹的重合率几乎为零的特性,在系统中事先存放车主的指纹信息,通过指纹的比对核实身份后才能打开/启动汽车;相对传统锁具,指纹能彻底解决钥匙丢失、互开、解码、拦截、复制和钥匙偷配等传统锁具无法根治的问题;极大提高车辆的防盗性能;在手机上指纹识别APP,对指纹录入、删除、授权进行管控,可以实现指纹锁、机械锁的优先级管控。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426851.7      申请日:2018-11-27      公告号:CN109572486B      公告日:2020-12-01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虞卫飞   杜成磊   张文明   肖海云   陈冠军   李杰   杨林强   黄伟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设置有冷却水路的动力电池、三通电子阀、电池散热器及电子水泵。本申请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使其快速升温至全功率工作区间内,避免持续低温混动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在电池正常工作时,为避免电池工作升温至降功率区域,依靠一套冷却回路,包括风扇、散热器、电子水泵,进行动力电池的冷却,使其维持在全功率运行温度区间,最大化利用混合动力能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