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基于整车载重的电动商用车线控制动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72149.8      申请日:2024-05-28      公开号:CN118545055A      公开日:2024-08-27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赵爽   苏松林   王绪平   朱勇长   吴兆亮   赵威锋   董煜坤   何文豪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车载重的电动商用车线控制动控制方法,将线控制动技术结合商用车自身载重测量,以此实现更为经济的制动控制策略。具体地,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实时计算滑行能量回收扭矩基础值,并对整车重量进行估算,根据重量估算结果从滑行能量回收扭矩基础值中仲裁滑行能量回收扭矩目标值;当发生实际制动时,将滑行能量回收扭矩目标值与制动能量回收扭矩值叠加作为电制动总扭矩值。本发明站位于利用搭建的载重估算模型输出总质量信号,并以此作为能量回收策略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在线控制动取大和叠加策略两种控制效果之间引入载重因子,在兼顾驾驶感的同时,保证较大的能量回收利用率,由此更加符合商用车的车型及应用场景特点。

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484884.6      申请日:2024-04-22      公开号:CN118578932A      公开日:2024-09-03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任平   康晨杰   郭清清   姜莹乐   欧扬   庞艳红   张建伟   王帅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在车辆插入充电枪后,检测动力电池单体最低温度;若动力电池单体最低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发送充电预热请求至BMS和OBC,且不请求BMS闭合继电器;利用BMS发送充电电压请求和充电电流请求至OBC;OBC对充电电压进行恒压控制;控制PTC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在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过程中,检测到动力电池单体最低温度为第二温度阈值时,退出充电预热状态。本公开能实现对动力电池充电前的预热功能,使动力电池达到适宜充电温度时,才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保护动力电池的安全;在动力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能确保动力电池温度始终维持在最佳工作区间,实现插枪保温功能。

一种纯电汽车电池组加热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354743.2      申请日:2024-03-27      公开号:CN118061862A      公开日:2024-05-24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冯玉刚   胡九州   李丹丹   唐银才   孙荣明   余长峰   李岩   范宝   马宏扬   孙玉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汽车电池组加热系统,包括:车架、电池组、驱动电机和散热器,驱动电机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一进水管,散热器具有第二出水管;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三通换向阀、第三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连接管道,三通换向阀分别与第二出水管、第二进水管的第一端和连接管道的第一端导通,第二进水管的第二端与加热腔的进口端连通,第三出水管的第一端与加热腔的出口端连通,第三出水管的第二端与连接管道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本发明实现对驱动电机的冷却和对电池包的加热,有效利用的驱动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避免了在冬季时需要对电池组单独加热而造成续航衰减的问题,提高了纯电汽车的续航能力。

一种汽车涂装工艺夹持点强度仿真分析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672796.0      申请日:2023-12-07      公开号:CN117688672A      公开日:2024-03-12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俊红   陈健   王香廷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涂装工艺夹持点强度仿真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有限元模型建立;步骤S2、确定涂装方式;步骤S3、确定约束区域并施加约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约束区域并施加约束;步骤S4、根据涂装方式施加载荷:根据步骤S2确定的涂装方式,确定加载载荷;步骤S5、建立载荷步:根据步骤S3中的约束和步骤S4中的载荷,建立载荷步,在载荷步中设置静态分析类型;步骤S6、提交计算并评价:把建立好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提交给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输出评价指标,判断评价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能够使得涂装工艺夹持点强度仿真分析的结果较为准确,能够对涂装工艺夹持点的强度性能进行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一种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性测试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626671.4      申请日:2023-11-30      公开号:CN117419935A      公开日:2024-01-19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华睿   王宇峰   尤锐锋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性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置测试装置;步骤S2、停放车辆;步骤S3、设置假人;步骤S4、设置薄壁塑料填充件;步骤S5、进行碰撞;步骤S6、碰撞安全性评价。本发明设计了对具有罐体的新能源汽车进行碰撞测试的测试步骤,并且在碰撞测试后,能够对乘员的安全性和罐体的安全性以及管路泄漏情况进行评价,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性的测试和评价。

一种测试用的汽车车门外把手解锁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357959.6      申请日:2023-10-19      公开号:CN117418748A      公开日:2024-01-19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陶其铭   吴允久   陈新正   范俊青   谢亮   王岚   高伟   王翔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用的汽车车门外把手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拉丝、拉丝固定支架、装置支架以及外把手固定机构;所述装置支架呈U形结构,所述装置支架的U形口外侧还设有多个支架固定脚,所述支架固定脚与车门连接,用于固定所述装置支架;所述拉丝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装置支架的U形口背面,用于连接解锁拉丝;所述解锁拉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装置支架并与所述外把手固定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解锁驱动电机;所述外把手固定机构用于连接车门外把手,用于模拟车门外把手的施力点位置。本发明实现满足实际测试需求和模拟实际应用场景,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测试质量和缩短测试周期,提升与实际状态的匹配精准性。

基于汽车火灾检测系统的车辆火情数据处理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185342.0      申请日:2023-09-13      公开号:CN117218785A      公开日:2023-12-12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叶蕾   赵学明   蒋成栋   赵磊   李坤   万章盛   黄威   柴泳波   王梓刚   胡亚卓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火灾检测系统的车辆火情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通过对车内信息实时采集,在火灾发生初期起到预警功能,有效地向车主传递火灾信息;同时可起到警示作用,便于及时发现火情进行呼救或撤离现场,且无线通信网络相对不易被破坏,确保火情紧急扩大时能够发出报警信息。相比于传统的车内总线通信模式,本发明采用无线方式进行通讯,这样既能提高通讯的可靠性,又能降低兼容性开发成本且方便安装,并在系统整体架构方面使用物联网分层策略进行设计,显著优势在于结构清晰、独立性高,可通过低成本及低复杂度的方式与其他子系统进行便捷高效的对接与交互。

一种闭式空气弹簧在非平稳路面进行高度调节的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124799.0      申请日:2023-08-31      公开号:CN117141180A      公开日:2023-12-01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高波   邵文彬   周星   季明微   杨帅   武彬彬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式空气弹簧在非平稳路面进行高度调节的方法,包括:在平稳路面上,在不同载荷下对闭式空簧系统的储气罐目标压力与目标空簧高度的对应关系进行标定,得到压力‑高度MAP表;在非平稳路面上,获取驾驶员的车体高度调节操作请求;基于压力‑高度MAP表,根据车体高度调节操作请求、当前车辆载荷和储气罐的实时压力,调节车身高度。本发明的闭式空气弹簧在非平稳路面进行高度调节的方法,通过储气罐的压力变化反推高度调节的结果,清晰、明确地设计了一种闭式空簧在非平稳路面的高度调节策略,具备在非平稳路面上调节高度的能力,能够解决闭式空簧系统在非平稳路面行驶时的高度调节问题。

一种空气悬架高度调节方法及空气悬架控制器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311008868.1      申请日:2023-08-08      公告号:CN116985587B      公告日:2024-10-22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常耀红   季明微   韦小华   任平   朱忠华   周志雄   沈伟   徐陶

摘要:

一种基于蓝牙钥匙的车辆进入和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922309.5      申请日:2023-07-24      公开号:CN116853178A      公开日:2023-10-10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叶圣伟   胡燕娇   李东浩   马玉兵   査纬东   李磊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钥匙的车辆进入和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应用于集成了无钥匙进入及启动功能的车身控制模块,包括响应于接收到门把手微动开关被按下的控制信号或制动踏板被踩下的制动信号,向车辆的T‑BOX发送蓝牙钥匙的查询请求;响应于接收到T‑BOX返回的蓝牙钥匙信息而判断蓝牙钥匙是否符合无钥匙进入或无钥匙启动的条件;若是,则向与门把手微动开关对应的门锁发送解锁指令,并向转向灯发送闪烁指令;或响应于接收到启动开关的触发信号而向电子控制单元发送发动机启动信号;其中,车身控制模块中不包括低频驱动芯片和低频天线。本申请取消了PEPS系统的低频驱动芯片和低频天线,并将PEPS功能集成到BCM,降低了PEPS系统的开发难度和硬件需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