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无钥匙控制系统电源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1522210.3      申请日:2021-12-13      公开号:CN114148291A      公开日:2022-03-08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杜家胜   李雪   贾磊   王玮   徐洪伟   李俊岭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钥匙控制系统电源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在对非接触智能钥匙进行权限验证后,结合启动开关、刹车踏板状态、排挡杆位置、车速以及设定的时间阈值等信号进行逻辑梳理,并制定相应的条件,从而可以有效且清晰地对车辆的电源状态进行切换变更,本发明为无钥匙控制系统提供了全面、完善的管控逻辑,为车辆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辅助性的可靠保障。

用于自动挡汽车的车速方向检测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1522208.6      申请日:2021-12-13      公告号:CN114148334B      公告日:2024-04-19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罗贤虎   李明   史力铭   温敏   张建伟

摘要:

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1523435.0      申请日:2021-12-13      公开号:CN114150940A      公开日:2022-03-08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官保   刘洪思   宫闪闪   贾宁   张亚生   孙兆动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充电枪插入汽车充电插座时,检测充电控制信号CP和充电连接信号CC并判断是否正常,如果是,则发送闭合电子锁指令,以开始充电,否则,上报故障;实时检测充电电子锁是否闭合,如果是,则控制充电机按最大功率对车辆进行充电,如果否,则控制充电机按限定功率对车辆进行充电,并在整车解锁后的设定时间内自动闭合充电电子锁;获取车辆充电状态并判断车辆是否完成充电,如果是,则检测钥匙解锁按键、PE解锁按键、MP5电子锁解锁开关或四门中控解锁按键是否被按下,如果是,则解锁充电电子锁,并发送可拨出充电枪指令。本发明能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增加汽车充电的安全性。

汽车冷却风扇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1523437.X      申请日:2021-12-13      公开号:CN114132160A      公开日:2022-03-04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超   孟祥伟   李萍   朱叶俊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却风扇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总成、散热器和室外换热器,还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框架两侧立柱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悬置软垫,安装框架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悬置软垫,安装框架通过第一悬置软垫和第二悬置软垫与汽车前端模块固定,散热风扇总成安装在安装框架上的风扇支架上,散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固定在安装框架的迎风面上。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率,且降低整体重量。

发动机悬置软垫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1530068.7      申请日:2021-12-10      公开号:CN114148156A      公开日:2022-03-08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阳   陈玉鸿   李新红   张中刚   杜智超   魏江文   张宏保   陈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其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其中,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销和第一螺栓,所述下支撑板底部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下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外边缘设置有向上弯折的第一折弯结构,所述上支撑板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第二折弯结构,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区域有重叠,并且所述第一折弯结构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折弯结构的下表面。本发明的发动机悬置软垫,通过向上弯折的第一折弯结构和向下弯折的第二折弯结构,可以限制发动机所有方向的位移,实现多方向限位,避免在急刹车工况,发动机悬置软垫过度变形损伤,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变速箱悬置支架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1509962.6      申请日:2021-12-10      公开号:CN114148165A      公开日:2022-03-08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阳   陈玉鸿   魏江文   余纪邦   杜智超   李新红   胡骁   马宏扬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悬置支架,其包括:发动机前支撑、变速箱支撑梁、变速箱左支架和变速箱右支架,发动机前支撑设置在发动机的前端左右两侧,变速箱支撑梁设置在变速箱底部,变速箱左支架和变速箱右支架分别设置在变速箱的左右两侧,发动机前支撑和变速箱支撑梁分别与车架纵梁连接,变速箱左支架和变速箱右支架设置在变速箱支撑梁上,并与变速箱连接,变速箱左支架上集成有离合助力器支架。本发明的变速箱悬置支架,动力总成支撑点设置更为合理,前、后支撑受力均匀,避免形成跷跷板结果,有利于提升减震效果,解决了轻卡车型的怠速抖动问题,提升了整车NVH性能,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将离合助力器支架集成到变速箱左支架上,实现了协同设计。

一种基于欧标充电桩的电动车辆充电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1506568.7      申请日:2021-12-10      公开号:CN114148206A      公开日:2022-03-08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姜点双   许可   陈敏旋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欧标充电桩的电动车辆充电系统及方法,电动车辆充电系统,包括电动车辆通信控制器、欧标充电接口、车载充电机以及整车控制器;电动车辆通信控制器的第一控制引导端子与欧标充电接口的第二控制引导端子连接;充电状态下,欧标充电接口的第三控制引导端子与欧标充电桩内的第四控制引导端子连接;直流充电状态下,第四控制引导端子与欧标充电接口的第一接地端子电连接,形成电力线载波通讯回路;电动车辆通信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之间以及车载充电机与整车控制器之间通过CAN通讯交互。本申请对原充电架构进行了较小的改动即可实现电动车辆的欧标充电要求。

一种儿童座椅支撑腿高度调节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1506876.X      申请日:2021-12-10      公开号:CN114148226A      公开日:2022-03-08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崔鑫   赵小林   程金英   姚本余   袁海龙   廉美转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座椅支撑腿高度调节系统,其包括支撑腿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腿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导轨、支撑腿、蜗轮、蜗杆、驱动件,所述导轨竖直设置在儿童座椅的底座的后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支撑腿滑动设置在所述T型滑槽中,所述支撑腿的上端和下端均垂直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蜗轮旋转。本发明能够实现支撑腿的无级调节,较好地避免出现支撑腿悬空或者儿童座椅的底座与后排座椅不贴合的问题,使得儿童获得较好地保护;同时还能够使得支撑腿的高度调节较为省时省力。

一种扭力梁悬架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1510140.X      申请日:2021-12-10      公开号:CN114132137A      公开日:2022-03-04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周伟   梁媛媛   贠昊   任平   王浩   张强保   黄佳洱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梁悬架系统,扭力梁的两端通过衬套与车身连接;减振器的下端与扭力梁连接,上端与车身连接;螺旋弹簧的下端与设置于扭力梁上的弹簧托盘连接,上端与车身连接;副簧的上端与车身连接,下端与弹簧托盘相对应且与弹簧托盘上端面有设定距离。本技术方案不同的载荷状态整车的乘坐舒适性相同,随着载荷增加副簧的刚度也增加,只要保证悬架刚度与载荷的比值不变就可以保证不同的载荷状态整车的乘坐舒适性不变。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匹配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1506566.8      申请日:2021-12-10      公开号:CN114204101A      公开日:2022-03-18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詹声根   谢正娟   陈浩   施志杰   李大朋   郑海   张飞贺   李坤鹏   郑平   蒋辉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匹配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各负载的额定电压、工作电压范围和额定功率,并根据各负载的额定功率计算得到总负载额定功率,以确定整车需求功率;获取需求电池种类、单体电压和单体容量,并根据额定电压和工作电压范围确定电池组的电压区间和电池串联数;根据电池种类、单体电压和单体容量确定电池单体的电流的高效率输出能力,以确定电池单体的放电区间,进而计算得到电池并联数;根据电池串联数和电池并联数得到电池组容量和电池组额定电压;根据整车需求功率计算得到负载所需容量,并以电池组容量大于负载所需容量来匹配车辆所需要的电池组。本发明能提高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与负载匹配的工作效率和便捷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