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基于双电驱桥的电机功率差动态迭代补偿分配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510270541.4      申请日:2025-03-07      公开号:CN119911132A      公开日:2025-05-02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明   余仕侠   张茂飞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电驱桥的电机功率差动态迭代补偿分配方法,包括根据当前路况分别获取主驱动电机及辅助电机的目标温度;基于双电机的实测温度与对应的目标温度,获得相应的第一电机功率差及第二电机功率差;将双电机各自的当前功率请求与对应的电机功率差结合,得到对应的第一功率初始值及第二功率初始值;利用递进方式,获取第二功率偏差及第一功率偏差;基于第一电机功率差、第二电机功率差、第一功率偏差、第一功率初始值、第二功率偏差、第二功率初始值,确定双电机的最终功率请求。本发明基于路况与电机温度对双电机的功率差进行动态迭代补偿,并得到优化的功率分配结果,能够显著提升能量回收率、减少电机损耗及提高电池寿命与效率。

基于双电驱桥的避免换挡过程扭矩中断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510270543.3      申请日:2025-03-07      公开号:CN119911255A      公开日:2025-05-02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明   余仕侠   刘然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电驱桥的避免换挡过程扭矩中断控制方法,主要构思在于,基于双电驱桥的主驱动电机扭矩请求及总扭矩需求,判断辅助电机是否存在输出扭矩;当判定辅助电机存在扭矩输出且存在换挡需求时,将辅助电机的输出扭矩清零,得到辅助电机的扭矩衰减值,并由主驱动电机进行扭矩补偿;之后请求变速箱执行升降挡,且在完成后取消主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补偿,并恢复辅助电机的输出扭矩。本发明能够可靠保证在换挡过程中,将辅助电机作用的扭矩按照双电驱桥的结构交由主驱动电机予以补偿,此过程主驱动电机持续保持输出,有效避免换挡过程发生扭矩中断情况,从而大幅改善驾驶体验及整体性能。

新能源汽车液冷电池热管理控制策略解析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510212408.3      申请日:2025-02-25      公开号:CN119965411A      公开日:2025-05-09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端方勇   王臻华   吴华顺   徐海昕   张华楠   孙辰   张乐乐   牛治锋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冷电池热管理控制策略解析方法,主要构思在于,将外部温控装置连入整车电池冷却回路;在连接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且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激活电池管理系统;按照既定的温度试验区间设定外部温控装置的温度控制参数并启动温度控制;当电池包的进出水口的实测温度与充电桩输出的电池温度符合既定标准时,根据预设梯度改变温度控制参数并再次执行温度控制及达标判定;执行温度试验区间内的所有温度控制参数的温度控制,并记录在各温度控制参数下的控制时长及进出水口的温差;启动热管理策略解析,通过解析分析电池液冷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控制的优劣,从而改善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舒适性及热管理能耗,进而提升整车的续航能力。

车辆周边警示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510008485.7      申请日:2025-01-03      公告号:CN119389107B      公告日:2025-04-01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宋华   李清波   杜家胜   丁伯林   雷波   周伟   吴成东

摘要: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交互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510000887.2      申请日:2025-01-02      公告号:CN119389229B      公告日:2025-03-28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项兴初   何梦颖   丁钊   岳丽姣   任彬彬   庞岚宝   范智勇   朱忠华   于蓓   周志雄

摘要:

一种车辆后排座椅用装饰板结构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1940418.0      申请日:2024-12-26      公开号:CN119489759A      公开日:2025-02-21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黄志亮   张露平   陈伟   朱忠华   于蓓   周志雄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排座椅用装饰板结构,其包括左柱下护板、左后围饰板、中间储物盒、中间储物盒盖板、左储物盒饰板、右储物盒饰板、右后围饰板、右柱下护板,所述中间储物盒设置在后排座椅中央扶手的后侧,所述中间储物盒盖板与所述中间储物盒的上端相连;所述左储物盒饰板和所述右储物盒饰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储物盒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柱下护板和所述右柱下护板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储物盒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柱下护板通过所述左后围饰板与所述左储物盒饰板相连,所述右柱下护板通过所述右后围饰板与所述右储物盒饰板相连。本发明能够具有更好地装饰效果;同时,其还具有储物功能,增加了装饰板的功能。

一种轮胎磨损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1917471.9      申请日:2024-12-24      公开号:CN119567765A      公开日:2025-03-07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叶海舰   陈国三   叶飞   董良   吴海波   高波   孙琼   苏媛   朱忠华   于蓓   周志雄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轮胎磨损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接收车辆的运动传感信号和四个轮胎的轮速信号;依据车辆的运动传感信号判断车辆的当前工况是否为轮胎磨损检测的有效运动工况;若是,则判断有效运动工况的累计时间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则依据四个轮胎的轮速信号估算四个轮胎的磨损情况;依据四个轮胎的磨损情况确定四个轮胎的磨损等级;输出四个轮胎的磨损等级及对应的提示信息。本申请通过车辆的液压增压单元在车辆的有效运动工况下依据车辆的轮速信号自动确定四个轮胎的磨损等级并为驾驶员提供提示信息,无需在车辆静态下检测,同时避免手动检测带来的精准度低以及安装橡胶厚度传感器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为车主提供很高的便利性。

一种沉浸式车载虚拟娱乐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1905873.7      申请日:2024-12-23      公开号:CN119734653A      公开日:2025-04-01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宋华   薛雨桐   何逸达   李兵   蒋成栋   陈思雨   崔婷   应霞   陶波   朱忠华   于蓓   周志雄

摘要: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沉浸式车载虚拟娱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AR设备、车外信息采集装置、车内乘员状态采集装置和座舱系统。座舱系统分别与AR设备、车外信息采集装置和车内乘员状态采集装置信号连接。车外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车外天气信息、道路信息、生物信息、建筑物信息和周边车辆信息,以得到车外动态数据。车内乘员状态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车内乘员的生理信息、行为情绪状态和声音信息,以得到车内乘员状态数据。座舱系统设置座舱大模型,座舱大模型根据车辆状态数据、车外动态数据和车内乘员状态数据生成虚拟图像、点云和深度图像,并传输给AR设备,以进行虚拟现实画面的重叠及座舱硬件的自动调节。本发明能提高乘员的沉浸式体验。

一种轮胎气压自动分配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1872850.0      申请日:2024-12-18      公开号:CN119567768A      公开日:2025-03-07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戴开宇   孙佩旭   胡光辉   金定伟   王海峰   李世豪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气压自动分配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属于车辆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胎压监测传感器总成、胎压监测控制器总成、力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控制阀以及执行机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胎压监测控制器总成的轮胎气压数据以及所述力传感器的轮胎载荷数据,并根据所接收的数据控制所述控制阀的打开或关闭。既能实时监测轮胎气压,又能快速响应实现自动充气/自动放气,使轮胎气压维持在厂家设定标准范围,延长轮胎使用寿命,降低车辆能耗,节能减排。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1872849.8      申请日:2024-12-18      公开号:CN119567928A      公开日:2025-03-07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苏松林   韩闯   吴雪   钱峰   王玉珏   崔国强   赵威锋   吴兆亮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PDU、充电插座、第一预充继电器、第一充电正继电器和第一充电负继电器。第一充电正继电器串接在PDU的正极输出端与充电插座的正极端子之间,第一充电负继电器串接在PDU的负极输出端与充电插座的负极端子之间,第一预充继电器与第一充电正继电器并联设置。在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插接充电时,动力电池充放电回路连通后,整车控制器先控制第一预充继电器和第一充电负继电器闭合,以通过PDU预充回路进行预充电,并在第一充电正继电器的两端电压差值小于设定值时控制第一充电正继电器闭合,且控制第一预充继电器断开,形成PDU主充回路。本发明能提高与充电桩的兼容性能和安全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