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口运动调节机构、出风口结构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出风口运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包括转轴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转轴部的周向侧壁连接,且在垂直于转轴部的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第一连接部的投影和第二连接部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非平角;第一传动件的一端用于与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沿垂直于转轴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第三传动件的一端用于与风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沿垂直于转轴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改善了出风口结构的X向尺寸较大的问题。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储物盒、仪表盘总成及车辆,其中,该储物盒,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所述储物盒包括:骨架,用于连接所述车身,所述骨架具有一侧开口的收纳腔;盒体,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盒体具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内的关闭位置以及位于所述收纳腔一侧的打开位置;导轨,设于所述骨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驱动件,设于所述盒体且与所述导轨转动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件的转动驱使所述盒体相对所述导轨滑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车辆驾驶室抽屉操作不便捷的技术问题。
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包括:氢燃料电堆总成、储氢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及所述储氢系统均设置于汽车地板下方,所述氢燃料电堆总成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前侧,所述储氢系统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后侧;所述储氢系统包括若干第一氢罐,所述若干第一氢罐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共同位于车辆前轴与车辆后轴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将第一氢罐与动力电池系统布置于车辆前轴与车辆后轴之间,提升车辆空间利用率及车辆续航,同时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
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堆总成、空气系统、氢气系统、排气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空气系统与氢气系统分别与电堆总成及排气系统相连接;空气系统与电堆总成分体设置,空气系统与电堆总成通过管道相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通过将空气系统与电堆总成分体设置,相较于将空气系统集成于电堆总成,本申请的氢燃料电池系统能够满足不同车型的布置需求,充分合理地利用车内空间,布置灵活。
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及车辆。车用空调系统包括:后背门,具有容纳腔,所述后背门设有用于与车厢的后部区域连通的出风口;后部空调装置,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后部空调装置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用于通过所述出风口向车厢的后部区域输送空调风。本申请提供的车用空调系统能够在不影响车辆整体设计的前提下,提高车厢后部区域的空调效果。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安装结构和车辆。激光雷达安装结构用于车辆,激光雷达安装结构包括横梁组件、雷达模组和雷达罩,横梁组件形成有贴合面、第一凹台和第二凹台,贴合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台,第一凹台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凹台,贴合面用于与车辆的外饰件贴合连接,雷达模组固定连接在第二凹台,雷达罩固定连接在第一凹台并遮蔽雷达模组。如此,在横梁组件上设置多层台阶深坑结构,以将安装点分别设置在第一凹台和第二凹台上,以减少第二凹台的安装孔,在遭遇极端降雨时,雨水可以汇聚至第二凹台并从通过排水槽排出,不会对第一凹台的安装孔造成影响。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出风口总成。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出风口总成,包括出风口壳体以及设置在出风口壳体内的叶片组件,叶片组件包括长条形且设置在出风口壳体前端的第一叶片,以及设置在风口壳体后端的第二叶片,第一叶片上开设有导向孔;出风口总成还包括穿过导向孔与第一叶片传动连接的薄片状的拨扭、与第二叶片传动连接的拨叉、连接拨扭与拨叉的拨扭底座,拨扭包括条形的手持部、垂直地连接在手持部上的拨扭连接部,拨扭底座装设在导向孔靠近第二叶片的一端,拨扭用于改变第一叶片的方向,以及通过拨叉改变第二叶片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提高出风效果,并且安装方便。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式蓄电池托盘和车辆,其中集成式蓄电池托盘包括托盘组件和风道组件,托盘组件用于安装蓄电池;风道组件设于所述托盘组件的下方,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底托,所述底托与所述托盘组件的底壁合围成风道空腔,以供空调系统输送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驾驶室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车辆的使用舒适性。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链加强板、行李箱盖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铰链加强板包括加强板主体,加强板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加强板主体还向后方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远离加强板主体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安装孔。铰链加强板可以提高铰链与行李箱盖连接处的刚度与强度,同时,还可以提供行李箱盖后侧其他结构,例如提高尾翼的稳定性及行李箱盖与尾翼连接处的强度与刚度。
摘要:一种车用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第二换热出口位于第一换热入口和第一换热出口之间,压缩机具有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和排气出口,第二吸气口位于第一吸气口和排气出口之间,排气出口依次连通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二换热器和第一吸气口以构成第一回路,排气出口依次连通第一换热入口、第二换热出口以及第二吸气口以构成第二回路。由于本申请中的热泵系统设置有第二吸气口,第一换热器的部分温度较高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二吸气孔进入压缩腔内,进而提高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压力,低温环境时在提高压缩机转速的情况下也能避免压缩机液击,增加系统制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