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携带智能电源的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720289.1      申请日:2023-10-10      公告号:CN220865364U      公告日:2024-04-30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雷达新能源汽车(浙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雷达新能源汽车(浙江)有限公司

发明人:于春满   杨魏伟   郑喜武   王立伟   徐鑫   郑通本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携带智能电源的车辆,包括:货箱(101);底盘(102);所述货箱的底部与所述底盘(102)之间包括容纳空间(1021);所述容纳空间(1021)设置有智能电源(10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避免执行户外任务时对该智能电源的频繁取放,从而在不影响车辆上用于装载的空间的前提下,提高执行户外作业的效率,同时,能够避免该智能电源丢失。

一种车载放电电路及电动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736096.5      申请日:2023-10-10      公告号:CN220874259U      公告日:2024-04-30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雷达新能源汽车(浙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雷达新能源汽车(浙江)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斌   陈辉   周林   张家畅

摘要: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车载放电电路及电动汽车。电池(100)的正极与快充正继电器(101)串联,电池(100)的负极与快充负继电器(102)串联。第一预充电路(103)与快充正继电器(101)并联,用于限制车载放电电路在上电时的电流大小。直流快速充电接口(104)的一端与快充正继电器(101)串联,直流快速充电接口(104)的另一端与快充负继电器(102)串联,用于接入放电设备。本方法可以在车载放电电路中的快充正继电器上并联一个预充电路,从而避免车载放电电路中的快充电路损坏。

一种车辆的动力装置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675866.X      申请日:2023-10-07      公告号:CN221188113U      公告日:2024-06-21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发明人:付吉亮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动力装置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之间,使得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能够形成三种传动关系。这三种传动关系分别为第一输出轴单向驱动第二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驱动第二输出轴转动或第二输出轴驱动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无传动关系。当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无传动关系时,平行轴结构中的发电机能够直接参与纯电驱动,发动机与发电机解耦,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发电机补偿驱动电机的功率扭矩,降低驱动电机成本,还能够显著提升纯电驱动的动力性。

一种电池及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663087.8      申请日:2023-09-28      公告号:CN220914294U      公告日:2024-05-07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金甫   左帆帆   肖翔   王丰   王鹏   田志松   余亮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及汽车,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电池包括壳主体、极柱和第一集流盘,极柱设置于壳主体的轴向一端,且极柱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主体的外部,极柱沿其轴向设置有与壳主体内部连通的极柱通孔,第一集流盘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主体内,第一集流盘向极柱通孔内延伸形成有插入部,且插入部的部分伸出极柱通孔并折弯形成贴合极柱轴向端面的翻边部,翻边部用于与极柱焊接。可以在壳主体的外部将翻边部与极柱的轴向端面焊接固定,焊接后的可探测性可极大地提高,进而可保证正极柱与正极集流盘电连接的可靠性,也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翻边部和与其贴合的极柱的轴向端面可均暴露在壳主体的外部,焊接方式的可选择性更多。

搭铁端子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655815.0      申请日:2023-09-28      公告号:CN220873925U      公告日:2024-04-30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发明人:鲁鹏   卢云   熊英男   路万里

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搭铁端子防护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三合一控制器的搭铁端子与搭铁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出现短路的技术问题;铁端子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套壳,防护套壳上设置有容纳腔、套接口和安装口;套接口和安装口与容纳腔连通;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卡固槽。使用本申请的搭铁端子防护装置时,将搭铁端子与搭铁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处位于容纳腔内,从而使得防护套壳对搭铁端子与搭铁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处起到了防护作用,从而降低了搭铁端子与搭铁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处出现短路和腐蚀的概率,解决了现有的三合一控制器的搭铁端子与搭铁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出现短路的技术问题。

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641713.3      申请日:2023-09-27      公告号:CN221213433U      公告日:2024-06-25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发明人:田振标   黄俊   王艳   张伟   周长雨   杨杨   刘康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车门结构包括车门内板、门锁加强件和门锁组件,门锁加强件设于车门内板的内侧壁,且与车门内板之间至少通过密封胶粘接固定,密封胶延伸为开口环形,以使车门内板、门锁加强件和密封胶之间限定出空腔且空腔的底部形成有开口,门锁加强件上形成有与空腔顶部连通的第一贯通口和与空腔连通的第二贯通口,第二贯通口间隔设于第一贯通口的下方;门锁组件固设于门锁加强件的背离车门内板的一侧,门锁加强件的一部分与门锁组件间隔设置,且门锁加强件的一部分的朝向门锁组件的一侧具有导水结构,导水结构向下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结构,可以提高车门结构的电泳覆盖面积和防水能力。

车身后角窗总成和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659470.6      申请日:2023-09-27      公告号:CN221188065U      公告日:2024-06-21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发明人:宋什娟   康红霞   邢桃艳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后角窗总成和车辆,车身后角窗总成适于安装于车身侧围总成且包括:后角窗玻璃、包胶框架和装饰件,后角窗玻璃适于与车身侧围总成连接;包胶框架设在后角窗玻璃的外周;装饰件设在包胶框架上,且装饰件位于后角窗玻璃的一侧且与后角窗玻璃间隔布置,其中,装饰件包裹包胶框架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后角窗总成,通过将装饰件设置在包胶框架上,使装饰件与后角窗玻璃间隔布置,可降低装饰件凸出后角窗玻璃的高度,以尽可能使装饰件的外表面与后角窗玻璃的外表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上,降低风阻和风噪。

一种车体结构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642319.1      申请日:2023-09-27      公告号:CN220865186U      公告日:2024-04-30     

申请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韩军   叶果   田方远   潘鸿   白鹭恒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结构及车辆,包括前车门组件和后车门组件,前车门组件和后车门组件均包括车门主体、内饰板和密封件;内饰板安装于车门主体的朝向车厢内部的一侧,两个车门主体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形状相互匹配,并共同围成车门缝隙;密封件连接于车门主体的朝向另一车门主体的一侧,且和内饰板的边缘抵接,前车门组件对应的密封件和后车门组件对应的密封件沿车门主体的厚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车门缝隙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体结构及车辆,车门连接处的缝隙较小,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及防撞性能。

零部件切废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615893.8      申请日:2023-09-26      公告号:CN221515779U      公告日:2024-08-13     

申请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侯东锋   王健   任敏   江忍   宋成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零部件切废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设置有与零部件本体靠近下模的一侧形状贴合的模座,所述模座用于托撑零部件本体,所述下模上对应零部件上的废料部位置处开设有切槽;上模沿第一方向向下模上的零部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模上对应废料部设置有切刀;其中切刀与切槽的槽壁构成针对废料部与零部件本体连接点处的剪切配合。上述方案中设置上模和下模,将零部件放置在上下模之间,然后上下模合模时,上模上的切刀便会将零部件上的废料部切除,从而实现废料部与零部件本体的分离,只需要一次合模便能切除零部件上的渣包、真空枝、料饼等废料。

手套箱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2636183.3      申请日:2023-09-26      公告号:CN221213743U      公告日:2024-06-25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石东坡   郑招顺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套箱及车辆,该手套箱包括箱座、箱体、限位器和阻尼器,箱座用于与车辆的仪表台连接,箱座上设有开口腔;箱体的下方转动连接于箱座上,以使箱体封闭或打开开口腔;限位器连接于箱体的侧壁上,限位器与箱座滑动配合,以限制箱体的转动开度;阻尼器与限位器挂接,以限制箱体的转动开启速度。本实用新型的手套箱,通过将阻尼器与箱体侧面的限位器设置为挂接,在需要有阻尼开启模式下,阻尼器通过限位器对箱体的开启进行限速,达到缓速打开效果。在无阻尼开启模式下,解除阻尼器与限位器之间的挂接,使阻尼器不再对箱体的开启进行限速,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对手套箱开启功能的多样化选择需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