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双电机车辆的扭矩分配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528203.0      申请日:2019-06-18      公开号:CN112092639A      公开日:2020-12-18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洋洋   位跃辉   惠杰   岳艳波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机车辆的扭矩分配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整车需求扭矩,将整车需求扭矩与主电机额定扭矩、主电机和辅电机的总额定扭矩进行比较;当整车需求扭矩低于主电机额定扭矩时,控制车辆采用主电机驱动模式,控制整车需求扭矩全部由主电机承担;当整车需求扭矩大于主电机额定扭矩小于主电机和辅电机的总额定扭矩时,控制主电机维持主电机额定扭矩工作,控制辅电机承担剩余需求扭矩;当整车需求扭矩大于主电机和辅电机的总额定扭矩时,控制主、辅电机共同承担需求扭矩。该方法整车需求扭矩增大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一个电机扭矩增大,另一个电机扭矩减小的现象,因此不会出现总扭矩波动而导致车辆抖动的现象。

一种车辆输出扭矩控制方法及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483323.3      申请日:2019-06-04      公开号:CN112026529A      公开日:2020-12-04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宗剑   杨学青   夏天星   王烁   李涛   苏常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输出扭矩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获取需求扭矩和实时车速;然后当需求扭矩达到设定扭矩分界值时,判断实时车速是否达到目标车速,若未达到目标车速,则控制车辆的输出扭矩使车辆从经济模式切换至动力模式;其中,所述设定扭矩分界值为经济模式和动力模式之间相互切换的扭矩值。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在因道路坡道或车辆载荷较大而使车速增加缓慢,进而使车辆实时车速并没有达到目标车速的情况下,使车辆的输出扭矩将会越过经济模式进入到动力模式中,实现经济模式到动力模式的自动切换,保证了车辆足够的动力输出。

一种车辆及其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477494.5      申请日:2019-06-03      公告号:CN112026590A      公告日:2020-12-04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任正新   闫晓云   曹卓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在散热器的风扇开启后,根据当前环境温度、燃料电池散热出水口冷液温度和需求散热量等确定散热器的需求进风量或者风扇的需求转速,由于在车辆行驶中自然风会对散热器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因此,根据车速确定自然风的进风量或者与自然风等效的风扇转速,以自然风的进风量或者等效转速对上述的需求进风量或者需求转速进行修正,进而得到风扇的实际控制转速,使得控制更加精确,降低了风扇能耗,提高了风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燃料电池冷却液入口与出口温度波动,提高燃料电池寿命。

一种驾驶行为监测方法及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444617.5      申请日:2019-05-27      公告号:CN112078590A      公告日:2020-12-15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闫晓艳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行为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车辆驾驶监测技术领域,监测方法包括:采集驾驶区域的声音信息,提取声音信息的声纹特征,判断是否包含有驾驶员的声音;当检测到有驾驶员的声音时,判断所采集到的声音信息中是否还包含有他人信息;若包含,则判断驾驶员声音的急促程度,并根据急促程度进行相应报警和/或控制车辆进行紧急制动,防止因驾驶员说话分心造成的交通事故,保障驾驶安全。

一种双电动系统的动力分配方法及车辆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444624.5      申请日:2019-05-27      公告号:CN111993901A      公告日:2020-11-27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赵宁   刘超凡   阎备战   张晓伟   王纪福   张天奇   李殊予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动系统的动力分配方法及车辆,在整车需求功率较大,大于两个电机额定功率之和时引入温升速率对两个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修整,再进行分配输出,在保证整车动力性的同时,防止其中一个电机提前过温导致的整车动力性下降,保证在极限工况下两电机状态动态平衡,这种功率分配的方式更加合理,能够保证安全同时满足驾驶需求。

一种车辆、激光雷达的跛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419496.9      申请日:2019-05-20      公告号:CN111959522A      公告日:2020-11-20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肖守辉   苏常军   刘振楠   位跃辉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激光雷达的跛行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结合激光雷达旋转电机或者激光雷达中央处理器的温度值和对应的温升值来对激光雷达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根据激光雷达温度值和激光雷达温升值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包括:控制激光雷达降频、控制收缩激光雷达的扫描角度或者控制激光雷达关机等操作,以从根本上解决激光雷达温度过高造成的激光雷达无法工作、甚至车辆无法工作的问题,从而在保证激光雷达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及其驱动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406872.0      申请日:2019-05-16      公告号:CN111942169B      公告日:2022-05-24     

申请人: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烁   李瑞苛   吴帅刚

摘要:

车辆及多动力系统中转矩解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399021.8      申请日:2019-05-14      公告号:CN111942368A      公告日:2020-11-17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黄琨   苏常军

摘要:本发明涉及车辆及多动力系统中转矩解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参考输入量经过参考模型得到参考输出量,实际控制量经过被控系统得到实际输出量,参考输出量与实际输出量经过模型预测控制器得最优虚拟控制量,最优虚拟控制量经过最优控制分配得到实际最优控制量,根据实际最优控制量控制相应的执行机构。通过在控制方法中设置一个参考模型,要求被控系统模型的动态特性与参考模型的动态特性一致;模型预测控制器和控制分配可以预见并消除前馈和反馈扰动的影响,所获得的在线控制参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不同工况下能够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可有效地解决离合器传递转矩的不连续性所造成的冲击与滑摩损失的问题。

一种基于障碍物高度的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348817.0      申请日:2019-04-28      公告号:CN111845730A      公告日:2020-10-30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国荣   苏常军   黄琨   王辉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障碍物高度的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采集单元、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执行单元包括报警模块,采集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检测模块,各组检测模块均包括第一测距雷达和第二测距雷达,根据该组中第一测距雷达和第二测距雷达之间安装距离的高度差、两个测距雷达检测到的障碍物距离确定障碍物与车辆顶端的高度差或者障碍物与车辆前端的距离;当车辆距离障碍物的高度差或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控制执行单元中的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该系统通过上下两个对应的测距雷达即可实现对障碍物高度的检测,使得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利用这两个测距雷达的融合信息进行判断,数据处理简单。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349046.7      申请日:2019-04-28      公开号:CN111845749A      公开日:2020-10-30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振锋   彭能岭   李钰锐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自动驾驶领域。在车辆驾驶过程中判断驾驶员的身份合法且驾驶员的姿态信息满足第一设定姿态时,控制车辆由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人工驾驶模式;在人工驾驶模式下,实时检测驾驶员的手势信息,根据驾驶员的手势信息确定驾驶员的控制意图;根据车身周围情况和车辆运行参数判断驾驶员控制意图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按照自动驾驶控制逻辑进行车辆控制,若正确,则结合驾驶员的控制意图进行车辆控制。由于只有驾驶员的身份合法且其姿态信息满足第一设定姿态,才切换到人工驾驶模式;且在人工驾驶模式下,车辆的控制是车辆周围情况、车辆运行参数及驾驶员控制意图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行车安全得以提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