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同济大学专利

0

一种基于时空分布优化的汽车典型工况生成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99620.2      申请日:2024-05-31      公开号:CN118690478A      公开日:2024-09-24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赵瀛华   楼狄明   房亮   张允华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分布优化的汽车典型工况生成方法,具体包括数据库构建、工况生成、工况典型性检验及时空分布优化工况四个步骤,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收集历史车辆行驶数据或采集数据,形成特定需求的汽车工况数据库,采用短行程划分、特征提取、片段组合等方式随机生成汽车行驶工况;采用速度、加速度分布统计学检验对所生成工况的分布进行典型性要求,结合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时空分布优化,使得所生成工况能够充分代表数据库的特征的同时能够灵活拓展需求,最终实现兼顾通用性、随机性、典型性的一种基于时空分布优化的汽车典型工况生成方法。

一种高压抛负载工况下高压用电器保护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78186.X      申请日:2024-05-29      公开号:CN118544818A      公开日:2024-08-27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朱元   王东萃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抛负载工况下高压用电器保护方法及系统,方法步骤包括:当检测到母线电压的过压信号,进行硬件ASC保护并将ASC状态锁存;进入硬件ASC保护后,对电机转速进行判断;若转速大于等于转速阈值,且硬件过压已经解除,则解除ASC状态锁存,并切换至软件ASC控制;若转速小于转速阈值,且硬件过压已经解除,则解除ASC状态锁存,并切换至PWM电压控制,将三相电流控制到0A附近;当PWM电压控制执行时间超过执行时间阈值,执行FW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避免在从ASC到FW状态切换过程中出现电流回灌母线的问题,实现从ASC到FW控制的软切换,达到保护高压用电器的功能。

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质心侧偏角估计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36680.X      申请日:2024-05-22      公开号:CN118545069A      公开日:2024-08-27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孟德乐   高炳钊   褚洪庆

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质心侧偏角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车辆主动激励控制输入曲线,构建Transformer神经网络工况高覆盖度的离线训练数据集;S2、将步骤S1中的数据集输入Transformer神经网络中,获得车辆质心侧偏角伪测量值及其相对误差预测值;S3、基于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S4、基于S2中质心侧偏角伪测量值和相对误差预测值自适应S3中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过程和测量噪声的均值及方差,实现车辆质心侧偏角的估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基于模型估计算法的鲁棒性和基于神经网络估计算法的泛化性,对于提高质心侧偏角估计的准确性同时保证其鲁棒性具有重大意义。

车辆行驶路径控制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31167.1      申请日:2024-05-20      公开号:CN118545088A      公开日:2024-08-27

申请人:同济大学,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袁洪良   王东旭   徐立鸿   付强   陈智勇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行驶路径控制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基于自动驾驶时车辆的状态数据和预测控制器,输出第一转向角,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车辆的横向误差变化率、横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横摆角加速度,所述预测控制器用于预测控制所述车辆的车轮转向的转向角;将包含所述第一转向角和所述状态数据的样本数据输入到转向角补偿模型,以得到用于补偿所述第一转向角的第二转向角,所述转向角补偿模型基于人类驾驶和自动驾驶对应的车辆的状态数据以及转向角训练得到;基于所述第一转向角和所述第二转向角控制所述车轮的转向,以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路径。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汽车拆解线低碳拆解优化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03348.3      申请日:2024-05-15      公开号:CN118586266A      公开日:2024-09-03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徐立云   肖丽珍   商港   周灼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汽车拆解线低碳拆解优化方法,包括:根据汽车拆解线的实际工况构建汽车拆解线的几何模型、物理模型、数据模型和行为模型,并仿真拆解流程;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碳排放特征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机制,并设计虚实双向映射规则;采集并存储碳排放特征数据;对碳排放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并确定目标拆解优化工位;构建拆解序列优化数学模型;建立DBOM转化模型,并建立目标拆解优化工位的产品拆解混合图模型;基于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拆解序列优化数学模型和产品拆解混合图模型对目标拆解优化工位进行优化以获取拆解序列优化结果;根据优化结果对目标拆解优化工位进行拆解。本发明提高了汽车拆解的绿色化与智能化水平。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健康状态的能量管理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502052.2      申请日:2024-04-24      公开号:CN118544893A      公开日:2024-08-27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宋珂   黄兴   李炎举   马浩然   黄鹏宇

摘要:本专利涉及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健康状态的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1.燃料电池健康状态估计:基于采集的参数数据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对燃料电池的健康状态SOH进行估计。2.燃料电池系统效率曲线更新:根据估计的SOH值更新燃料电池系统的效率曲线,以准确反映燃料电池性能衰减情况。3.能量分配方案计算:结合外部功率需求和更新后的效率曲线,利用优化算法确定燃料电池系统及锂电池的输出功率方案,考虑硬约束条件。本方法是将燃料电池的健康状态纳入能量管理策略,以优化多源系统的功率分配,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和效率,应用范围涵盖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促进清洁能源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一种基于协同仿真的L3级自动驾驶接管绩效解耦测试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152053.9      申请日:2024-02-02      公开号:CN119025403A      公开日:2024-11-26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柴晨   翁士璇   李佳欣   刘韬

摘要: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协同仿真的L3级自动驾驶接管绩效解耦测试方法。通过SCANeR驾驶模拟软件、ROS系统和Matlab中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协同仿真平台,实现L3级自动驾驶接管判定提示和控制权切换。本发明结合场景要素聚类采样生成的交通风险场景测试用例集,基于协同仿真平台开展接管实验,从而判别影响接管绩效的关键致因,将关键要素对接管绩效的影响进行解耦表征,分析单一要素对绩效的解耦调控效果;并开展可迁移性验证,采用克里金法进行预测,进一步验证解耦关系在未知场景下的信效度。本发明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L3级自动驾驶接管测试,提升了测试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自动驾驶测试需求。

基于主动安全报警数据的客运车辆驾驶风险源识别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149270.2      申请日:2024-02-01      公开号:CN118701079A      公开日:2024-09-27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李林波   王万亮   高华健

摘要:本申请提出了基于主动安全报警数据的客运车辆驾驶风险源识别方法,包括步骤:围绕驾驶员的行为特征及其风险表现分别设计多种潜变量;基于主动安全系统预警数据、车辆轨迹数据定义潜变量的测量指标;构建客运车辆驾驶风险结构方程模型;利用车辆运行数据拟合模型求解路径系数及因子载荷;根据路径系数及因子载荷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贡献权重,依据风险权重识别风险源。本发明丰富了驾驶风险识别的数据维度,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风险源数据体系;利用各因素的风险权重识别驾驶风险更加科学合理,也为客运车辆驾驶风险的精细化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打破简单粗放的风险源识别模式,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客运车辆的驾驶风险;具有较强的实时性。

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私家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时空分布量化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007263.9      申请日:2024-01-03      公开号:CN118396212A      公开日:2024-07-26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王宁   田航奇   尚凯   聂辽栋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私家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时空分布量化方法,首先基于POI兴趣点分布和正六边形网格划分方法对城市功能区进行划分,可以准确反映城市各区域的实际功能情况;接着基于蒙特卡洛仿真获取私家电动汽车集群的全天时空状态分布;进而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间可平移特性,量化评估私家电动汽车在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全天可上调潜力和可下调潜力;能够为电力调度部门制定车网协同互动策略提供定量参考和支撑。

一种考虑空气质量的电动汽车车舱热管理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492170.1      申请日:2023-11-10      公开号:CN117944424A      公开日:2024-04-30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郭露露   麻宝林   孙萌鸽   陈虹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空气质量的电动汽车车舱热管理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的电动汽车的状态反馈数据、驾驶数据和环境信息,基于泰勒一阶展开获得预测时域内车舱内部质量估计温度轨迹和壁面估计温度轨迹;设置上层空调系统优化问题,上层控制器最小化上层优化目标,求解得到上层最优温度序列和上层最优新风速率序列;建立下层空调系统优化问题下层控制器最小化下层优化目标,求解得到下层最优温度序列;将上层最优新风速率序列和下层最优制冷量序列第一个值作为输出控制电动汽车车舱空调暖通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平衡空调系统热负荷和降低HVAC系统能耗等优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