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同济大学专利

0

一种基于水气分离结构的单板三腔式燃料电池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221008158.X      申请日:2022-04-27      公告号:CN218160475U      公告日:2022-12-27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明平文   吴浩宇   杨代军   李冰   张存满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水气分离结构的单板三腔式燃料电池,包括串联堆叠的单板三腔式燃料电池双极板和膜电极组件,还包括两组氧化气体接口、燃料气体及冷却液一体接口,用于燃料电池中气体、液体的通入和导出,所述的氧化气体接口、燃料气体及冷却液一体接口设置在燃料电池的同一侧端板上,所述的氧化气体接口通过端板上的氧化气体通道连通双极板上的氧化气体流道,所述的燃料气体及冷却液一体接口通过水气分离结构将燃料气体和冷却液分流后分别连通至双极板上的燃料气体流道和冷却液流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减小了燃料电池的整体体积,同时与汽车本身的内部结构相配置协调,方便在车上的布置与安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公交车内置折叠式多功能隔板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2757900.9      申请日:2021-11-11      公告号:CN216734002U      公告日:2022-06-14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沈煜   劳欣芸   蓝天   茆昕玥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内置折叠式多功能隔板装置,包括置于两椅背之间的固定槽、可折叠多功能隔板、用于控制可折叠多功能隔板折叠和展开的控制按钮以及控制电路;所述固定槽与可折叠多功能隔板连接;所述可折叠多功能隔板上设有电源插座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阻碍病毒传播,并为乘客提供充电便利。

一种固定式氢燃料电池光伏混合发电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2408290.1      申请日:2021-09-30      公告号:CN216929916U      公告日:2022-07-08     

申请人:同济大学,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周苏   樊磊   胡哲   翟双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式氢燃料电池光伏混合发电装置,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多个氢燃料电池堆,用于将氢气所含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以为负载终端供电;氢气供应子系统,用于为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氢气;空气供应子系统,用于为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空气;水循环管理系统,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相连,用于管理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水循环;光伏系统,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以为负载终端供电。本实用新型分别将氢气所含的化学能和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车上携带的动力电池充电或为其它用电设备供电,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问题,同时,由于氢气和太阳能均属可再生清洁能源,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一种移动式氢燃料电池光伏混合发电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2408300.1      申请日:2021-09-30      公告号:CN216268712U      公告日:2022-04-12     

申请人:同济大学,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周苏   樊磊   胡哲   翟双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氢燃料电池光伏混合发电装置,包括:移动式车体;装设于所述移动式车体内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相连的氢气罐和电负载;装设于所述移动式车体外部上且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所述电负载相连的光伏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车载式的氢燃料电池和光伏系统,二者分别将氢气所含的化学能和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车上携带的动力电池充电或为其它用电设备供电,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问题,同时,由于氢气和太阳能均属可再生清洁能源,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再者,本实用新型中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产生一定量的纯净水,该纯净水可为居民提供必要的饮用水。

引导式自动驾驶可伸缩连接机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2295692.5      申请日:2021-09-18      公告号:CN215621233U      公告日:2022-01-25     

申请人:德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德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发明人:钟志华   胡展溢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导式自动驾驶可伸缩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一车体连接的两个铰接点;与第二车体连接的一个铰接点;两根伸缩杆,所述两根伸缩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车体的两个铰接点可转动连接;所述两根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车体的铰接点可转动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前车可以拖动后车跟着前车。可以缓冲两车之间的碰撞。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引导无人驾驶汽车。

基于相变蓄热的多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596391.X      申请日:2021-07-14      公告号:CN216048480U      公告日:2022-03-15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郑钦月   鲍国   赵兰萍   杨志刚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多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在动力总成散热管路内增设了相变蓄热单元,克服了能量在供需上存在的数量、形态和时间的差异,可以实现电动汽车高效制热及制冷,此外,采用空气源热泵结合水环热泵的方式,在极端低温工况下,切换成水环热泵模式运行,可以避免由空气源热泵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将三个电动汽车热管理子系统进行有机整合,阀门控制可操作性强、组成部件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其中,乘员舱热管理采用水冷冷凝器作为制冷回路的放热装置,可以解决目前使用冷凝器普遍存在的体型较大、占用空间较多的问题;另外,相变蓄热器可以减小前端散热器面积,从而可以减小迎风面积、降低风阻、提高续航里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多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596393.9      申请日:2021-07-14      公告号:CN216048481U      公告日:2022-03-15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郑钦月   鲍国   赵兰萍   杨志刚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仅通过控制五个简单阀门,即可以满足六个温度工况及三个行驶工况的全工况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空气源热泵结合水环热泵的方式,由空气源、系统余热、少量电能提供低温热源,形成多热源热泵,可以实现不同低温工况的需求,并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极端低温工况下,切换成水环热泵模式运行,可以避免由空气源热泵造成的如无法运行热泵、结霜等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将乘员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动力总成热管理三个子系统进行有机整合,阀门控制可操作性强、组成部件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其中,乘员舱热管理系统采用水冷冷凝器作为制冷回路的放热装置,可以解决目前使用冷凝器普遍存在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相变蓄热的空气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596308.9      申请日:2021-07-14      公告号:CN216011331U      公告日:2022-03-11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郑钦月   鲍国   赵兰萍   杨志刚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空气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仅通过控制八个简单阀门,即可以满足五个温度工况及三个行驶工况的全工况需求。本实用新型在动力总成热管理子系统内增设了相变蓄热模块,可以高效回收系统中各部件产生的余热,并在合适的时候释放余热,克服了能量在供需上存在的数量、形态和时间的差异,可以实现高效制热及制冷。采用空气源热泵的方式,由空气源、系统余热、少量电能提供低温热源,可以实现不同低温工况的需求,并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将三个子系统进行有机整合,阀门控制可操作性强、组成部件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其中,相变蓄热模块的增设可以减小前端散热器面积,从而可以减小迎风面积、降低风阻、提高续航里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相变蓄热的水环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596353.4      申请日:2021-07-14      公告号:CN216011332U      公告日:2022-03-11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赵兰萍   郑钦月   鲍国   杨志刚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水环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采用相变蓄热技术和水环热泵技术耦合的方式,动力总成散热子系统的输出端连接至比例三通阀的输入端,比例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相变蓄热器的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至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相变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高效回收系统产生的余热,并在合适的时候释放余热,克服能量在供需上存在的数量、形态和时间的差异。相变蓄热单元的增设不仅可以实现低温下高效制热,避免在低温下使用空气源热泵造成的结霜、热效率低、甚至无法运行等问题,还可以实现高温下高效冷却,从而减小前端散热器面积、降低风阻、提高续航里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无人驾驶汽车的档位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532975.0      申请日:2021-07-06      公告号:CN216923146U      公告日:2022-07-08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王晓年   冯春雨   王峻   宋梦譞   郭亚锋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档位控制装置,包括换挡装置和控制换挡装置的控制器;换挡装置包括:换挡控制模块、电子手刹开关控制模块和档位解锁按键控制模块;电子手刹开关控制模块包括使电子手刹处于自动模式的线控开关,以及控制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进行切换的模式切换装置;线控开关基于从控制器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解除手刹;档位解锁按键控制模块包括档位解锁按键和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基于从控制器收到的第二电平控制信号模拟档位解锁按键被按下或松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档位控制装置能够以单一的换挡装置满足无人驾驶测试的要求,具备更完整的档位控制系统,并具有较高的扩展性与实用性,可应用于不同的车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