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同济大学专利

0

一种结合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终止寿命诊断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236318.X      申请日:2021-03-03      公开号:CN113156324A      公开日:2021-07-23

申请人:同济大学, 上海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上海大学

发明人:尹德友   倪计民   吴广新   戚正刚   石秀勇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终止寿命诊断方法。本方法包括测试并建立寿命末期电池包环境温度与内阻之间关系的表格、将待诊断的电池包充满电并采用脉冲放电法测试得到待诊断电池包的内阻、寻找并使用插值法得到待诊断的电池包充电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寿命末期电池包的内阻以及通过末期电池包和待诊断的电池包之间的内阻比较以判断待诊断电池包是否达到终止寿命步骤。本发明寿命末期电池包的内阻测试由制造厂家进行,而待诊断的电池包的内阻测试在用户的每次充电结束时刻进行,故操作简单方便,适用性广,且诊断方法科学合理,准确可靠。

一种目标识别方法、训练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214677.5      申请日:2021-02-25      公开号:CN112801036A      公开日:2021-05-14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朱元   徐瑞东   陆科   安浩   吴志红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识别方法、训练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汽车。所述目标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多组二维点云,所述多组二维点云包括一目标对象的点集;获取所述多组二维点云中各点的空间信息和特征信息;根据一目标区域以及所述多组二维点云中各点的空间信息和特征信息,将所述多组二维点云映射为多幅特征图;利用一目标识别网络对所述多幅特征图进行处理,以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目标识别网络为一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目标识别方法能够根据二维点云对车辆周围物体进行识别,从而有效提升辅助驾驶系统和无人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共享网约车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637914.0      申请日:2020-12-31      公开号:CN112734066A      公开日:2021-04-30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沈智勇   黄弘勇   李晔

摘要:一种共享网约车系统,该系统包括,共享汽车网约平台,用以给用户提供共享汽车的互联网预约管理平台;多台共享汽车,接收所述共享汽车网约平台的管理,提供用车服务。所述共享汽车,仅针对特定人提供共享服务。所述的特定人是指对共享汽车拥有部分产权的用户。所述的共享汽车为无人驾驶汽车。

一种降低汽车后侧窗风振噪声的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575800.8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号:CN112550492A      公开日:2021-03-26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沈哲   贺银芝   余昊晟   王毅刚   杨志刚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汽车后侧窗风振噪声的装置,其包括:盖板,设置在汽车的车身立柱的外侧面上,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车身立柱相链接,所述盖板的另一侧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立柱进行旋转;驱动机构,与汽车后侧窗的升降玻璃相连接,所述升降玻璃通过升降滑轨与所述车身立柱相连接,复位机构,与所述盖板和车身立柱相连接,当所述升降玻璃上升时,所述复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向内旋转,使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与所述车身立柱外表面相齐平。本发明能引导气流的方向,使得气流不直接作用到汽车后侧窗上,其降低风噪声和车内风振声,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降低开汽车后侧窗时的空气阻力,且无需额外控制系统,其成本低、结构简单。

一种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及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473776.7      申请日:2020-12-15      公开号:CN112465395A      公开日:2021-03-09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陈君毅   熊璐   陈磊   蒙昊蓝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及装置。具体包括:在自动驾驶ODD范围内筛选测试场景集;基于测试的场景特征计算得到测试场景环境复杂度得分和测试场景任务复杂度得分;基于场景测试结果计算得到车辆行驶自治性评价结果、车辆交通协调性评价结果和车辆学习进化性评价结果;最后结合测试条件评价模块和测试结果评价模块输出的结果,计算得到自动驾驶汽车“一体化”智能性综合表现结果。本发明能够综合的反映出自动驾驶汽车在不同复杂度环境下的不同维度智能性表现的优劣,克服“人‑车‑环境‑任务”复杂系统高度不确定条件下自动驾驶汽车多维度评价问题,为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一种铝合金零件和包含该零件的汽车及零件的制备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447453.0      申请日:2020-12-09      公开号:CN112708836A      公开日:2021-04-27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闵峻英   卢嘉昕   林建平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零件的制备方法,将铝合金板料依次进行固溶处理、淬火处理、冲压成形、第一次时效处理及第二次时效处理获得铝合金零件,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复杂形状铝合金零件的冷冲压成形,且对成形设备和成形过程的控制精度要求较低,可大幅降低零件制造成本;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作的铝合金零件,强度和塑性得到改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也可用于制作汽车中复杂的结构件,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

一种具备失效回正功能的汽车后转向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66064.5      申请日:2020-11-29      公开号:CN112373559A      公开日:2021-02-19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王阳阳   邓航云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失效回正功能的汽车后转向桥系统,该系统包括转向电机、备用电机、传动机构和齿轮齿条减速器,所述的转向电机和备用电机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至齿轮齿条减速器,该系统还包括主控制器和失效控制器,所述的转向电机连接主控制器,所述的转向电机、备用电机和主控制器均连接至所述的失效控制器;所述的主控制器输出理想后轮转角并控制转向电机运作控制后轮转向;所述的失效控制器获取转向电机转角以及理想后轮转角,进行失效判断,若失效则控制主转向电机断电,同时启动备用电机控制后轮回正,回正后,备用电机断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保证四轮转向汽车在任何驾驶情况下发生线控后转向桥控制故障时实现及时回正。

一种履带式吊车用整体式多功能电动空调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161980.5      申请日:2020-10-27      公开号:CN112223982A      公开日:2021-01-15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张春路   张莹莹   曹祥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吊车用整体式多功能电动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机、室内风机、室内换热器、热水‑制冷剂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相互连接的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热水‑制冷剂换热器并联于室内换热器两端,所述热水‑制冷剂换热器回收来自发动机舱热水的热量,整体上构成双热源制冷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效高、结构紧凑、便于安装、系统稳定性高、能够实现化霜模式、冷却发动机模式、制热量大以及经济性高等优点,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传统履带式吊车空调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升整个空调系统以及吊车的工作效率。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充电-冷却过程规划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140436.2      申请日:2020-10-22      公开号:CN112329336A      公开日:2021-02-05

申请人:同济大学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发明人:魏学哲   陈思琦   戴海峰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充电‑冷却过程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形成初始的充电‑冷却过程设计方案并进行试验测定目标参数,形成训练数据集;2)基于训练数据集分别构建以三个目标参数作为输出的三个神经网络回归子模型;3)分别进行神经网络回归子模型的训练;4)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回归子模型对扩展的充电‑冷却过程设计方案进行目标参数预测;5)基于目标参数要求和充电速率在扩展的充电‑冷却过程设计方案中筛选得到最优方案;6)验证最优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行车使用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改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冷却效率,在保证充电速度的同时确保电池组单体间温度分布均匀性,并使冷却过程功耗得到控制。

多路并行超声波传感器驱动结构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109207.4      申请日:2020-10-16      公开号:CN112255944A      公开日:2021-01-22

申请人:同济大学, 上海创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上海创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平   余卓平   张志峰   杨飞   平新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并行超声波传感器驱动结构,包括:微控制器,其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所需的驱动信号生成对应的电平状态变化时序序列,其根据每一路超声波传感器的电平状态变化时序序列以及扩展输入输出芯片通信协议要求,生成对应的控制命令序列,并将控制命令序列周期性的发送至扩展输入输出芯片;扩展输入输出芯片,其将微控制器输出的控制命令序列输出至各多路并行超声波传感器。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能减少对MCU引脚资源的占用,能实现多路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控制同步,能降低微控制器中央处理单元的计算负荷,节约系统资源,提高处理效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