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中南大学专利

0

一种多运动模式可重构水陆空机器人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093491.0      申请日:2020-10-14      公开号:CN114368253A      公开日:2022-04-19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钟国梁   曹菁林   柴析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运动模式可重构水陆空机器人,它由控制单元、四足行走单元、四旋翼飞行单元三部分组成。行四足行走单元包括四条可以实现行走运动的机械腿,每条腿有两个关节:大腿与小腿关节。通过舵机连接和控制,小腿可以实现折叠。另外在关节连接处安装滚轮,小腿折叠后可以实现轮子着地运动;四旋翼飞行单元包括,前后两个旋翼固定安装在机体之中,称为固定旋翼。左右两个旋翼的安装支架可以沿轴线实现90度旋转,称为转向旋翼。在水中和空中运动时,固定旋翼提供向上的动力,转向旋翼提供机器人的前进动力,并控制前进方向。在陆地上时小腿折叠时采用轮子接触地面运动,动力由可转向旋翼提供,小腿不折叠时机器人可以利用腿部行走。

一种可实现跳跃和飞行运动的多栖机器人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093581.X      申请日:2020-10-14      公开号:CN114368254A      公开日:2022-04-19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钟国梁   柴析迎   曹菁林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跳跃和飞行运动的多栖机器人,它包括跳跃运动单元、可转向飞行单元、机体、驱动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跳跃单元由两条反曲的三关节机械腿构成。可转向飞行单元主体由四个旋翼组成,其中一侧两个旋翼的安装支架固定,直接与机体进行连接;另一侧旋翼安装支架可以活动,改变旋翼提供动力的方向。旋翼安装架活动范围不超过90度,同样安装限位装置进行限位。通过跳跃运动和四旋翼飞行运动的结合,该多栖机器人能够自主实现从陆地状态到空中飞行状态的多栖运动状态的转换。

一种水陆空多栖机器人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093718.1      申请日:2020-10-14      公开号:CN114368255A      公开日:2022-04-19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钟国梁   柴析迎   曹菁林   窦炜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空多栖机器人,它包括支撑臂、起落架、外壳、底座、轮翼机构和控制系统。每个支撑臂包括大臂、小臂、腕部三个关节,通过双连杆结构进行限位,关节处安装舵机提供运动动力;起落架包括支撑体和电机推杆,电机推杆直线运动完成支撑体的展开和复位;轮翼机构包括轮子和螺旋翼;底座和外壳作为机器人主体起到支撑作用;控制系统控制机器人支撑臂的形态,便可实现机器人实现水陆空多栖功能。

一种制备极薄铜箔的复合带材梯度深冷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088285.0      申请日:2020-10-13      公告号:CN112371723B      公告日:2021-12-28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喻海良   吴雨泽   余飞龙   刘娟   崔晓辉

摘要:一种制备极薄铜箔的复合带材梯度深冷轧制方法,将原始厚度为9‑12μm的退火轧制铜箔分成两卷,对厚度为0.5‑1.5mm的刚性层带材进行低温退火,确保刚性层带材中残余应力分布均匀,按照铜箔/刚性层带材/铜箔的顺序进行组合得到复合层状带材;冷却使铜箔温度为‑40℃~‑100℃,防止铜箔与刚性层带材之间的界面发生机械结合或者冶金结合;开启冷轧机,轧辊辊缝设置为刚性层带材厚度的95~99%,将深冷处理的复合层状带材通过轧辊辊缝,进行小压下率轧制,压下率为1‑5%;将轧制后的铜箔进行真空退火将铜箔软化;重复上述步骤,制备出厚度为3~5μm的铜箔,所得铜箔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可实现单面粗糙单面光亮,具有在电路板、电池、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智轨车辆的转向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871042.8      申请日:2020-08-26      公告号:CN111976726A      公告日:2020-11-24     

申请人:中南大学,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彭勇   王兴华   曲双   余伟锋   姚松   张成铭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轨车辆的转向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转向辅助系统包括:转向辅助装置;轨迹识别装置,采集路面预设标线图像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转向辅助装置;障碍物识别装置,采集其它道路使用者及障碍物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转向辅助装置;车体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智轨车辆的运动参数,并将运动参数发送至转向辅助装置;碰撞风险预警装置,在智轨车辆的碰撞风险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时发出预警信息。该转向辅助系统及控制方法考虑了驾驶员操作的介入及潜在碰撞风险的影响,可避免自动循迹功能与驾驶员根据自己的意识对车辆进行的操作产生冲突,可提高智轨车辆的交通安全性,避免驾驶员未及时采取避撞措施导致的交通事故。

一种基于边缘服务器的血液透析方舱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806346.6      申请日:2020-08-12      公告号:CN111959372B      公告日:2022-06-21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李志勇   曹光静   肖湘成   王成志   贺正旺

摘要:

一种新型电源管理器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021146353.X      申请日:2020-06-19      公告号:CN212708973U      公告日:2021-03-16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付正男   张志宇   黄伟   边照龙   蒋河林   许晨越   李展亮   徐梧炯   任彦合   武新朋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源管理器,包括主体,主体的一边侧分别设置有负载输出端口、超级电容端口和电池输入端口,主体另一侧分别设置有3.3V转换模块、5V转换模块和12V转换模块,3.3V转换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微处理器,靠近于超级电容端口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电流检测模块、防倒灌模块和滤波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嵌入式微处理器和JTAG调试模块。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源管理器,可以实现恒功率充电,锂电池组的最大放电电流更小,电流变化更加平稳,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超级电容的最大放电与充电电流都更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瞬时加速度,进而提升动力性。

一种智能列车空调机组在途识别与诊断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558477.7      申请日:2020-06-18      公告号:CN111546854A      公告日:2020-08-18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李燕飞   杨宇翔   施惠鹏   刘辉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列车空调机组在途识别与诊断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空调机组分别在多种预设的环境参数下、按正常工况运行时的内部运行参数,构建正常参数数据库;获取列车空调机组分别在多种预设的环境参数下、且不同故障工况运行时的内部运行参数,构建异常参数数据库;在正常参数数据库中找到与每组异常参数和正常参数相匹配的正常参数,并计算相应的残差作为训练样本;以所有训练样本和对应的工况类型,训练获得故障预测模型;以相同方法获取实时的残差时间序列,输入至故障预测模型,得到多个工况类型预测结果,并综合评估得到最终的实时工况类型。本发明可以提高故障预测精度。

面向汽车车身轻量化结构设计中求解响应不连续昂贵优化问题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524685.5      申请日:2020-06-10      公开号:CN111881931A      公开日:2020-11-03

申请人: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发明人:王勇   林剑清   刘角   孙光永   庞通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汽车车身轻量化结构设计中求解响应不连续昂贵优化问题的实现方法及装置。通过区域划分策略,通过对结构设计中响应不连续的定位,将初始带有响应不连续的设计域划分成若干个响应连续的子区域。然后针对每一个子区域,分别使用差分进化算法作为搜索引擎生成子代种群并使用代理模型对生成的子代种群进行模型评价找到较有前途的方案。最后,再通过一个局部代理模型辅助搜索得到更优的方案。本发明解决了在汽车车身轻量化结构设计中由于响应不连续现象的存在导致代理模型的模型精度降低以及优化算法无法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对汽车车身轻量化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大断面分部开挖隧道渣土运输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021017389.8      申请日:2020-06-05      公告号:CN212716644U      公告日:2021-03-16     

申请人: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发明人:李磊   陈刚   黄定著   艾国平   阳军生   游广   陈林成   熊文   鲁朝阳   谢亦朋   梁雄   黄靓钰   张聪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断面分部开挖隧道渣土运输装置,包括集合槽、运输滑槽、放置于隧道内上导洞的上基座和放置于隧道内下导洞的下基座,上基座上设置有下料口,集合槽的上端与下料口连接,该集合槽的下端与倾斜设置的运输滑槽的上端连接,运输滑槽的下端通过下基座支撑。本实用新型将隧道上导洞的渣土运输至下导洞过程中,无需动力设备,无需专门的施工人员在渣土运输处操作,上导洞的渣土运输至本装置处便可直接倾泄至集合槽,通过运输槽运输至下导洞,装载汽车也可以直接在运输槽出口端直接装载,避免二次装卸渣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