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

0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能的两相浸没式电池液冷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799883.2      申请日:2020-08-11      公开号:CN111864304A      公开日:2020-10-30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李羽白   李洋

摘要: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能的两相浸没式电池液冷装置。通过在翅片内部填充相变材料,使得电动汽车在短途行驶时,仅仅依靠翅片内部的相变材料就可以吸收动力电池所放出的热量,无需打开冷却系统,节省了电动汽车短程行驶时的冷却能耗。当电动汽车处于长途行驶时,可以先利用翅片内部的相变材料来吸收动力电池产热,当该相变材料全部融化时再打开冷却系统对电池以及相变材料进行降温,整个过程实现了冷却能耗最小化,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在长途行驶过程中的续航里程。

基于车辆频域响应的路面不平度识别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769710.6      申请日:2020-08-04      公告号:CN111976731B      公告日:2023-06-13     

申请人:大连民族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深圳市深风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大连民族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深圳市深风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青霞   侯吉林   段忠东   姜蕾蕾

摘要:

一种复合改性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762301.3      申请日:2020-07-31      公开号:CN114054075A      公开日:2022-02-18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刘家旭   贺宁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脱水预处理后的载体沸石分子筛置于梯度变化的改性溶液中多步浸渍。该制备方法可调控金属的载量和物种,以达到调配催化活性中心数量和存在状态。得到的复合改性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温度窗口宽、热稳定性高特点,在汽车尾气脱硝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车路协同环境下非信控交叉路口控制方法 [发明 ]失效

申请号:CN202010719390.3      申请日:2020-07-23      公开号:CN111884850A      公开日:2020-11-03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史彦军   刘元卓   韩俏梅   沈卫明

摘要:本发明属于车联网和智能交通领域,涉及一种车路协同环境下非信控交叉路口控制方法。本发明中解决由网络往返延迟和交叉路口管理器处理时间不确定性而引起的交通事故问题,在非信控交叉路口管理方法中,智能网联汽车行为将是确定性的,并且IM的调度也是安全的。对于未知的RTD,本发明避免考虑额外的安全缓冲区,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吞吐量。本发明考虑了控制器的参数,使CAV的行为更加精确。鉴于一些突发紧急状况,本发明所提出的紧急故障模型以及紧急故障恢复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方法可以将位置不确定性降低15%,并使吞吐量提高多达36%,可减少发生在交叉路口的故障及拥堵现象。

基于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的自动驾驶汽车配送路径规划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694644.0      申请日:2020-07-17      公告号:CN111798067B      公告日:2021-06-25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郭艳红   杨艳艳   陈信新   蒋帅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的自动驾驶汽车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生成单独采用轿运车配送自动驾驶汽车的车辆路径作为初始解;采用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选择邻域算子对可行解进行操作形成新的可行解;对新可行解的质量进行评估进而对邻域算子进行评估;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控制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的可行解是否被接受、直到算法达到终止条件后将自动驾驶汽车与轿运车协同配送的路径规划方案输出。该方法对自动驾驶汽车这种可以自行移动位置的特殊货物配送进行配送路径规划,提炼出数学模型在Removal算子、Insertion算子的基础上加入拆分算子、融合算子来对该问题进行求解。

一种基于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学习技术的自动化智能风机管理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639058.6      申请日:2020-07-06      公开号:CN111752199A      公开日:2020-10-09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赵宇   杨皖凝

摘要:本发明属于污染物排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学习技术的自动化智能风机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污染物检测模块、模数转换模块、经验模块、机器学习模块、单片机、数模转换模块和执行模块。一种基于实时监测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智能隧道风机管理系统可以使隧道内的风机系统实现自动化变频,系统可以根据隧道内污染物实时浓度调整风机功率,同时根据隧道内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历程的变化规律在车流量较大时提前提高风机功率。该系统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减少由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隧道排风不畅的可能性,降低人力成本;根据车流量实时调整风机功率,减少能源浪费;根据车流量规律提前调整风机功率,提高隧道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种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组等效模型建模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638273.4      申请日:2020-07-06      公告号:CN111856285B      公告日:2021-06-08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胡姝博   孙辉   高正男   刘新宇   张亮   孙宝硕   杨帆   周通   范轩轩   王誉颖   周玮   顾宏

摘要:一种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组等效模型建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中电池储能领域。首先,提出适用于电网运行的退役电池单体等效电路模型。其次,分析退役电池放电过程各阶段特点及相应的影响因素。再次,提出退役电池单体等效模型。再次,针对退役电池组,基于信息熵计算串联支路电池间的一致性,修正退役电池组等效电动势模型及等效内阻模型。最后,得到考虑一致性的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组等效模型。本发明针对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组再利用参与电网运行问题提出退役电池组的等效模型,计及退役电池的串联支路单体电池间的差异,基于退役电池间的一致性对等效模型进行修正,保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等效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其剩余价值,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基于列生成框架的纯电动公交车充电功率分配及优化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617835.7      申请日:2020-07-01      公告号:CN111845426B      公告日:2021-09-24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刘锴   高虹   李成   彭新潮   李晓菲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列生成框架的纯电动公交车充电功率分配及优化方法,在综合考虑不同时段电价波动性、电动公交车辆的电量需求,运营时刻,充电连续性充电枪的个数,充电站的总功率等一系列限制条件下,以充电站日充电费用最小为最优目标,构建基于列生成框架的电动公交车充电功率分配策略及优化模型。主问题中明确考虑了充电站的资源限制,子问题中考虑了电动公交的运营需求、充电需求、充电功率的连续性控制。该模型计算效率极高,能够针对大规模电动公交车的运营方案快速制定相应的最优充电策略,在满足电动公交车充电需求的同时,兼顾不同时期的动态电价和系统运营资源限制等客观条件,旨在为充电站的充电运营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绿灯延长请求区利用率的单点全感应式信号配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529377.1      申请日:2020-06-11      公开号:CN111785038A      公开日:2020-10-16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徐洪峰   张栋   陈虹瑾   章琨   郑启明

摘要:一种基于绿灯延长请求区利用率的单点全感应式信号配时方法,属于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机动车安全扩展长度、绿灯延长请求区、绿灯延长请求区利用率的概念。在网联汽车渗透率达到100%的道路交通环境中,面向单个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当前绿灯机动车相位,根据导向车道的长度和数量以及当前时刻绿灯延长请求区内的机动车的数量、位置、实体长度和速度,建立绿灯延长请求区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利用绿灯延长请求区利用率,定义绿灯主动切断条件,设计单点全感应逻辑。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网联汽车的运行状态数据,精准刻画当前绿灯机动车相位的交通需求,最大程度地减少绿灯浪费现象和绿灯不足现象,提升单个信号控制交叉口的性能。

一种氢负荷预测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466243.X      申请日:2020-05-28      公开号:CN111652424A      公开日:2020-09-11

申请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冉亮   孙传帅   袁铁江   王进君   李国锋

摘要:一种氢负荷预测的方法。所述方法首先调研工业领域合成相关产品用氢量的经验系数,相关产品以月份为单位的产量时间序列,采用SVM回归算法进行预测,完成数学建模;然后调研供热领域以年为单位时间为序列的城市天然气年用量,查找国外天然气管道掺氢比,构建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结合新陈代谢模型结合,替换旧数据、填补新数据,构建天然气中掺氢负荷量预测模型;其次,调研交通领域氢能汽车分类,参考国家政策,经济增长情况,预测氢能汽车增长趋势,预测交通领域的氢能需求。最后,将得到的三种氢负荷预测叠加,构建氢负荷预测的数学模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