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

0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容错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347331.1      申请日:2019-12-24      公告号:CN111002840B      公告日:2022-07-12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郭烈   郑晓妮   陈俊杰   岳明   赵一兵   李琳辉

摘要: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波形设计系统 [发明 ]失效

申请号:CN201911290035.2      申请日:2019-12-16      公开号:CN110971157A      公开日:2020-04-07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张元良   咸宏伟   宫迎娇   贾海生   丁明超   杨贺   葛志鹏   李泽新   胡宁

摘要:本发明一种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波形设计系统属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领域,涉及到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波形的设计。该系统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由电源管理模块,隔离模块,数模转换控制模块,运算放大模块,三相六桥驱动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构成。电源管理模块的数字输出端与微控制器和隔离模块相连,模拟输出端分别与隔离模块、数模转换控制模块、运算放大模块、三相六桥驱动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相连。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隔离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输入端与隔离模块的输出端相连,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模转换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不仅满足现今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也可用于各种工业场合,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北斗的触发式汽车防盗追踪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1252399.1      申请日:2019-12-09      公开号:CN110850444A      公开日:2020-02-28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傅文谦   郑仁成   申国哲   郭俊杰   于淼尧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的触发式汽车防盗追踪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模块以及数据输出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包括热释电人体感应模块、北斗导航定位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包括GPRS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中央计算模块;中央计算模块分别连接热释电人体感应模块、北斗导航定位模块、GPRS无线传输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当系统检测到有人在车辆驾驶位置时,触发热释电人体感应模块接收信号,并传递给中央计算模块,同时触发北斗定位模块,北斗定位模块启动后发出车辆所处的位置信息,并且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车主所持的设备上,中央计算模块处理位置信息,并将汽车的位置信息输出到显示模块。

城市综合能源网统一平台潮流计算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1232750.0      申请日:2019-12-05      公开号:CN111030120A      公开日:2020-04-17

申请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巍   吴港   马俊   隋佳新   申家锴   董吉超   胡幸集   高维奇   任岷   李卫东   阴晓光   林春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综合能源网统一平台潮流计算方法,主要的步骤包括:了解综合能源系统中各类异质能源并建立各类能源耦合至系统中的相应模型,包括热电联产、燃气轮机组、换热器、电蓄热、电制氢和电动汽车等;把所述多种异质能源的模型统一纳入电力系统的分析决策体系中,建立综合能源网统一至电平台的同质化等效模型;采用前推回代法分析计算同质化等效模型并得到潮流计算结果,同时考虑由于模型简化而带来的PV节点以及弱环网对传统前推回代算法的影响与改进方法。本发明更贴近于调度层面便于可视化展示,同时也可以体现电力系统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核心地位,该方法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分析与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换电站动力电池的容量配置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232748.3      申请日:2019-12-05      公告号:CN111177637B      公告日:2023-06-02     

申请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栾敬钊   吴港   李巍   张明泽   隋佳新   温可瑞   董吉超   周臣   高维奇   李卫东   阴晓光

摘要: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型汽车安全驾驶方法及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942251.4      申请日:2019-09-30      公告号:CN110588623B      公告日:2021-06-29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赵一兵   马振强   郭烈   杨宇   周一飞   吕彦卿   于丰宁   韩治中   刘昌华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型汽车安全驾驶方法及系统,属于大型汽车电子控制领域,为解决现有大型汽车的安全驾驶问题,包括环境感知模块、汽车控制器、安全语音提示模块、安全驾驶辅助操控模块,环境感知模块采集环境信息和汽车行驶的状态信息,将其作为输入信息发送至汽车控制器,判断汽车状态以及环境信息再将其输出给安全语音提示模块;根据汽车驾驶状态信息设置两个安全距离信息,在汽车接收到将要发生危险状况的距离信息后,汽车控制器输出信息给安全语音提示模块,提醒驾驶员作出反应;若驾驶员做出反应,将驾驶安全避让的驾驶行为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反之,则在达到规定的可安全避让最小危险距离后,安全驾驶辅助操控模块做出辅助驾驶操控。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电池盒铺放成型模具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796858.6      申请日:2019-08-27      公告号:CN110385864B      公告日:2021-02-23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王一奇   靳晓博   邵珠剑   崔广朋   于佳利   张晓斌   鲍永杰   高航   肖睿恒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电池盒铺放成型模具,模具包括内模具、外模具及紧固装置。内模具包括内翻边、内侧板‑前、内侧板‑中、内侧板‑后、内底面中心板及内底面四角。外模具包括外侧板‑前、外侧板‑中、外侧板‑后及外底面。所述的紧固装置包括侧板紧固装置和上下紧固装置,由螺栓、螺母及侧面围板及上下围板组成。本发明设计的内外组合模具可充分保证电池盒的几何精度和结构精度;本发明设计的可拆分模具很好地克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复杂脱模困难的问题;本发明设计的可开合外模具克服了电池盒加强结构形成的凹凸平面对外模具安装的影响。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箱体碳纤维预浸料铺放成型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797920.3      申请日:2019-08-27      公告号:CN110509570B      公告日:2021-02-19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王一奇   邵珠剑   崔广朋   靳晓博   于佳利   张晓斌   鲍永杰   高航   肖睿恒

摘要: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所用的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及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箱体碳纤维预浸料铺放成型方法,对电池盒箱体三维模型进行展开,获得所需碳纤维预浸料的平面形状及原始尺寸;对碳纤维预浸料原始尺寸进行进一步优化补充;根据电池盒不同部位设计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碳纤维预浸料;在电池盒箱体模内具上进行碳纤维预浸料铺放,内部加强筋预浸料缠绕;设计碳纤维预浸料铺层顺序;布置电池盒外模具并将内外模具包真空袋抽真空进行固化处理;拆除模具。本发明的工艺方法适用于多种型号及尺寸的碳纤维构件的制作,具有制作效率高,构件成型质量好,对模具材质无要求等优点,同时,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对自动化成型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一种汽车前脸品牌家族化分析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786819.8      申请日:2019-08-24      公开号:CN110533093A      公开日:2019-12-03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李宝军   孙旭生   王晨   董颖   宋明亮   胡平

摘要:一种汽车前脸品牌家族化分析方法,创建用于汽车品牌分类的前视图初始训练图像库1;创建对应的车标移除汽车前脸品牌分类数据集2;合并数据集为新的汽车前脸品牌分类数据集3;分别对三个数据集,选取ResNet8分类方法进行汽车前脸分类训练及测试,针对测试集记录网络结构各层计算及分类结果;针对某一品牌可进行多级特征的可视化分析,采用类别激活映射方法对品牌前脸家族化造型进行分析,展示对应品牌在不同训练集下的CAM热图,并跟踪各级网络结构下显著特征;利用混淆矩阵方式可视化由步骤2生成的数据库的测试结果,进行品牌间的关联性分析;利用t-分布领域嵌入方法可视化数据集2的测试结果,并根据需要显示分类错误的车型图片。

一种汽车前脸品牌分类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786822.X      申请日:2019-08-24      公告号:CN110533034B      公告日:2023-03-17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李宝军   陈峰蔚   孙旭生   胡平

摘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