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包括散热芯体、发动机、燃油液体加热器和暖风风扇,其中,发动机中的冷却管路的入口与散热芯体的出口串联连通;燃油液体加热器的出口与散热芯体的入口串联连通,其入口可选择地与散热芯体的出口串联连通或与发动机的冷却管路的出口串联连通;暖风风扇能够将散热芯体产生的热量传送至驾驶室。该加热装置,驻车时,采用燃油液体加热器为驾驶室供暖,不需要发动机介入,节油,省钱,舒适性高。行车怠速或低速时,燃油液体加热器辅助发动机进行驾驶室供暖,提高舒适性。冬季低温启动时,燃油液体加热器对发动机进行预热,提高发动机的启动成功率。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NVH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和汽车进气系统。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包括:直通管;共振腔,密封套设于直通管外,直通管上与共振腔正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直通管通过通气孔与共振腔连通;共振腔设置有多个,直通管沿轴向分为多个直通管段,每个直通管段外设置一个共振腔,相邻两个共振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汽车进气系统包括上述进气系统消声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系统消声装置通过直通管和多个共振腔组合,整体尺寸小且消声性能佳,直通管采用金属材质,共振腔采用合成耐高温塑料,解决了管路高温变形的问题,同时有效抑制了管路气流噪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进气系统采用上述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具有更小的噪声。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桥总成及汽车,电驱动桥总成包括减速器组件;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减速器组件上,且与所述减速器组件驱动连接;左桥壳,具有中空结构,且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组件的左端连接;右桥壳,具有中空结构,且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组件的右端连接;左轮毂,转动设置在所述左桥壳远离所述减速器组件的一端,且与所述减速器组件传动连接;右轮毂,转动设置在所述右桥壳远离所述减速器组件的一端,且与所述减速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左桥壳、所述右桥壳、所述左轮毂和所述右轮毂共轴线。汽车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电驱动桥总成。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壳体结构的复杂度,减少空间的占用。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桥用减速器及汽车,电驱动桥用减速器包括第一壳体,能够与驱动电机的壳体连接;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设形成中空腔;轴承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任一个连接;齿轮传动结构,位于所述中空腔中,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轴承座板对所述齿轮传动结构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减速器的壳体结构的复杂度,能够对齿轮传动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载货汽车驾驶室内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载货汽车驾驶室内的卧铺装置,包括主卧铺,还包括副卧铺,所述副卧铺铺设于所述主卧铺的前侧且与所述主卧铺共面,所述副卧铺铺设在乘客连体座椅的靠背的背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载货汽车驾驶室内的卧铺装置,通过设置可组装的副卧铺,使用时铺设在乘客连体座椅位置,空闲时收纳在驾驶座后方的后围骨架上,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组装副卧铺以增加主卧铺的宽度,从而实现在中卡载货汽车驾驶室在有限空间内下卧铺加宽,便于两个人同时休息。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连接于位于高位的第一踏板上,弹性件具有开口向下的凹槽;定位件,连接于第一连接支架总成和/或第二连接支架总成的顶端,定位件具有向上的凸起,凸起止抵在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定位件,定位件的凸起与弹性件的凹槽相互止抵配合,便于对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之间的相对摆动或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防止二者之间相对转动角度过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脚踏板晃动角度大、转动角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装夹具自适应压头结构,属于汽车焊接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压头臂、限位销、连接轴及压头;所述压头通过连接轴连接在压头臂的一端,压头可绕连接轴自由旋转,压头臂的另一端与夹具气缸铰链连接,通过气缸伸缩实现压紧作用;所述限位销位于压头臂上,用于限制压头的旋转。压头与压头臂之间通过连接轴进行连接,压头可绕连接轴自由旋转,从而保证了高度、宽度方向存在尺寸差异的制件的压紧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柔性化焊装夹具的设计中,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好的特点。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差速器总成及汽车,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安装孔;长行星齿轮轴,其两端均固定于安装孔中;第一短行星齿轮轴及第二短行星齿轮轴,分别设于长行星齿轮轴的径向的两侧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短行星齿轮轴与第二短行星齿轮轴的一端与长行星齿轮轴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孔中;第一短行星齿轮轴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短行星齿轮轴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锁销,其一端与第一固定孔插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孔插接,以锁紧第一短行星齿轮轴及第二短行星齿轮轴。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锁紧短行星齿轮轴,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差速锁结构及汽车车桥。该电磁差速锁结构包括:减速箱,在减速箱的内壁上凸设有导向轴;固定齿套,其设置于减速箱内;滑动齿套,其能够啮合于固定齿套,在滑动齿套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拨叉,其设置于减速箱内,拨叉能够伸入环形凹槽内并与导向轴滑动配合;电磁机构,其设置于减速箱内,电磁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吸附拨叉,使拨叉沿导向轴滑动;复位件,其套设于拨叉上,复位件的两端能够分别抵接于拨叉和减速箱;差速锁开关,其穿设于减速箱,拨叉选择性抵接于差速锁开关。该电磁差速锁结构采用电磁作为动力,减少了活塞、活塞缸结构,节约了布置空间,提升了差速锁的可靠性。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速器结构及汽车车桥。该减速器结构包括:减速器壳体,在减速器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在减速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齿轮轴,其穿设于安装孔;主动锥齿轮,其设置于减速器壳体内并连接于齿轮轴;从动锥齿轮,其设置于减速器壳体内并啮合于主动锥齿轮;封堵组件,其套设于齿轮轴上并密封封堵于安装孔;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其设置于安装孔内并套设于齿轮轴上,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封堵组件之间形成油道,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油孔,油孔分别连通于进油口和油道,油道连通于出油口。该减速器结构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代替原来的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满足轻量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