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专利

0

车载影像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091656.4      申请日:2023-08-28      公开号:CN117162915A      公开日:2023-12-05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郭明娜   韩彬   王关海   周智强   贾天阳   刘忠臣   王巍   马文聪   张磊   金勃潮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影像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车辆运行过程中,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在未检测到倒挡信号和转向信号且所述行驶速度小于速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视图配置信息;所述视图配置信息包括车轮区域视图的显示类型,所述显示类型分为显示和不显示;识别所述视图配置信息中车轮区域视图的显示类型;在所述车轮区域视图的显示类型为显示的情况下,根据视频流信号,生成包括所述车轮区域视图的第一车载影像。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复杂路况下的视野观测效率。

纯电动车用动力集成装置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088875.7      申请日:2023-08-28      公开号:CN117162987A      公开日:2023-12-05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乾汉   范海滨   王才新   陈泳竹   姚远   罗强广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纯电动车用动力集成装置及车辆。纯电动车用动力集成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和净化单元,第一动力单元设置于支架,第一动力单元传动连接于转向器;第二动力单元与第一动力单元设置于支架的同一侧,第二动力单元通过管路与制动器连接;净化单元设置于支架,且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二动力单元和制动器之间。通过净化单元对第二动力单元输出的制动气体进行干燥清洁,进而保证为制动器输送的是纯净无杂质的制动气体,有利于提高制动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将第一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和净化单元通过支架进行集中布置,使动力集成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有效地节省了布置空间。

车辆油表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054692.3      申请日:2023-08-21      公开号:CN117183732A      公开日:2023-12-08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赵文卓   韩彬   贾天阳   王关海   周智强   蔡伯松   刘忠臣   陈立霆   金勃潮   张磊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油表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系统,通过获取车辆发动机、变速箱以及燃油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并对获取的状态信息处理后进行判断,根据状态信息确定车辆处于非加油模式或者加油模式,在处于非加油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燃油信息控制车辆的燃油表以步进的显示方式从当前显示值变化至目标值,在处于加油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燃油信息控制车辆的燃油表以跳格跃变的显示方式从当前显示值变化至目标值,其中,目标值为燃油信息对应的显示值。通过判断车辆状态信息确定显示方式,从而以合适的显示方式由当前显示值变化为目标值,避免因油位不稳造成的车辆的燃油表出现不合理跳变的情况,提升了燃油表显示的准确性。

分时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054524.4      申请日:2023-08-21      公开号:CN117162770A      公开日:2023-12-05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赵文华   黄晶晶   李凯   郑文博   吴乃云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分时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包括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分时驱动机构、主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及离合机构;差速器与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且套设于第二传动轴上;离合机构包括固定齿及滑动齿,固定齿设置于差速器上,滑动齿滑动套设于第二传动轴上、且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主动圆柱齿轮套设于第一传动轴,且与差速器传动连接;分时驱动机构被配置为响应于主动圆柱齿轮的轴向力而驱动滑动齿与固定齿相互啮合或相互分离,本申请能够根据主动圆柱齿轮的轴向力,能够实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或动力切断,能够自动选择6×4驱动和6×2驱动两种形式的转换,能够起到分时驱动的效果,且保证结构强度,结构简单。

空气弹簧组件、悬架总成及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929380.6      申请日:2023-07-27      公开号:CN116857321A      公开日:2023-10-10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柳超   孙禹   王兆友   许长贺   胥艳明   吴晓涛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空气弹簧组件、悬架总成及汽车,此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空气弹簧、第一支架和固定件;空气弹簧包括底座和限位件,底座设有凹部,限位件设于凹部;第一支架和固定件彼此连接,固定件沿第一方向设有限位槽,第一方向和空气弹簧的轴线方向彼此平行;其中,固定件能够借助凹部与底座可转动连接;空气弹簧组件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固定件容置于凹部,且固定件与凹部彼此抵接,限位件限位于限位槽;在解锁状态下,固定件能够分离于凹部。通过将凹部和固定件适配,并将限位件限位于在限位槽内,使得空气弹簧的底座与第一支架可拆卸连接,降低了工人的装配难度,无需扳手或专用工具即可上手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自卸车卸货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840555.6      申请日:2023-07-10      公开号:CN117141331A      公开日:2023-12-01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季文博   刘洪延   曾泽泉   马力戈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卸车卸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在自卸车准备进行卸载物料的情况下,通过驻车取力控制器,控制举升液压缸伸长,并获取举升液压缸的位移信息;在举升液压缸到达行程终点的情况下,则控制启动多个应变传感器,并获取通过多个应变传感器测量得到的车厢底板的应变量;根据车厢底板的应变量,控制自动振动器执行卸货任务。采用本方法能够在举升液压缸到达行程终点的情况下,实现了通过车厢底板上部署的多个应变传感器测量的应变量,控制自动振动器执行卸货任务,从而实现了在保证人员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卸货效率。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840932.6      申请日:2023-07-10      公开号:CN117022319A      公开日:2023-11-10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猛   徐鑫   白宗昌   郑德双   岳树坤   程传河   师帅   李俊达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按照预设规划路径自动行驶过程中的第一行驶数据、图像数据、雷达数据和车辆按照预设规划路径手动行驶过程中第二行驶数据;将图像数据和雷达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实时地图数据;根据实时地图数据、第一行驶数据和第二行驶数据,建立驾驶员模型;控制车辆按照驾驶员模型进行自动行驶。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310819561.3      申请日:2023-07-05      公告号:CN116811522B      公告日:2024-07-30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赵子健   庞学文   王大中   王超   蔡文文   张钞达

摘要:

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燃料电池及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805321.8      申请日:2023-07-03      公开号:CN117154125A      公开日:2023-12-01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高梦阳   于力娜   张中天   刘江唯   唐柳   朱雅男   刘晓雪   王晶晶   赵拓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燃料电池及汽车,气体扩散层具有活性区和位于活性区两侧的分配区,气体扩散层的一侧表面在活性区与所述分配区之间具有厚度差。通过控制气体扩散层的一侧表面在活性区与分配区之间具有厚度差,将其用于膜电极中并与极板匹配后,使得燃料电池单体中,膜电极中气体扩散的活性区和分配区的压缩量基本一致,有效解决传统气体扩散层活性区过压缩或分配区达不到所需压缩量的问题,进而保证电阻不会增大上,同时实现气体的有效传输。

汽车前围结构和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770436.8      申请日:2023-06-27      公开号:CN117002627A      公开日:2023-11-07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陆思维   苏海顺   刘子辉   刘慧   胡兰龄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和汽车。汽车前围结构包括:盖板,盖板连接于汽车车身,且盖板能够相对汽车车身绕第一轴线转动,盖板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线;以及两个扰流件,两个扰流件分别设置于第一侧和第二侧,两个扰流件均与汽车车身转动连接,且能够相对汽车车身沿远离盖板的方向转动。通过可翻转的扰流件的设置,使得汽车前部的操作空间增大,便于汽车的维修和保养,同时扰流件相对盖板单独翻转设置,使得扰流件可适用于不同的盖板,使得该汽车前围结构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