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进气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沿纵向方向伸长且设置有用于进气的开口;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以公共旋转轴线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到所述框架,且能够从关闭位置通过彼此远离的方式运动到打开位置以打开所述开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进气组件以较低的成本具有增强的进气调节能力,同时,通过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以对开的方式打开开口,主动进气组件具有不同于现有进气格栅的特定外观。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主动进气组件的机动车辆。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进气格栅(1)及电机支座(5),所述主动进气格栅(1)包括:框架(2),包括框架主体(21)和叶片安装口(22);电机支座(5),用于接收所述电机(4)并能够将其固定至所述框架(2);其中,所述框架主体(21)上设置有卡孔(3),所述电机支座(5)具有卡扣(6),所述卡扣(6)延伸通过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21)上的卡孔(3),以将所述电机支座(5)固定连接到所述框架(2)。通过电机(4)的电机支座(5)与主动进气格栅(1)的框架(2)的卡接,实现了电机(4)与主动进气格栅(1)之间的无螺钉固定,避免了螺钉固定造成的组装时间长、耐腐蚀性差、成本较高等问题。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及其主动进气格栅与主动进气格栅的传动连杆,以避免叶片在工况下的窜动,提高叶片旋转开合的结构稳定性。所述车辆主动进气格栅的传动连杆包括: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沿所述车辆主动进气格栅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杆本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以连接所述车辆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以连接驱动模块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杆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用以压靠所述车辆主动进气格栅的固定杆,以吸收所述叶片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窜动。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和车辆前端模块。所述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框架,限定进气通道;叶片,设置于进气通道中,各具有旋转轴线且配置为能够绕各自的旋转轴线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以改变进气通道的进气量;连杆摇臂机构,包括连杆和摇臂,摇臂的一端固定于相应叶片且另一端铰接至连杆;以及致动机构,包括能够在第一致动位置和第二致动位置之间直线往复运动的可动部分,可动部分可滑动地接合至连杆,其中,在可动部分从第一致动位置移动至第二致动位置时,连杆驱动摇臂以使得叶片从关闭位置旋转至打开位置,以及其中,在可动部分从第二致动位置移动至第一致动位置时,连杆驱动摇臂以使得叶片从打开位置旋转至关闭位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散热器支架的预装组件,包括防撞梁和散热器支架,防撞梁具有防撞梁主体部和第一挂接部;散热器支架具有支架主体部和第二挂接部;其中,第一挂接部用于挂在第二挂接部上,以使支架主体部与防撞梁主体部相抵。也就是说,预安装过程中,将防撞梁挂在散热器支架上就能实现防撞梁和散热器支架的预装过程,并且相挂接的防撞梁和散热器支架也适于进行相对位置的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散热器支架的预装组件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性较佳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前端模块。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调节装置和车辆前端模块。气流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叶片;叶片可动地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叶片包括叶片主体和蜂窝结构;叶片主体具有主表面,主表面上设置有蜂窝结构。由于蜂窝结构连接在主表面上,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得叶片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能够更有效地抵御开裂和异物撞击,抗扭转和弯曲的能力也得到加强。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和装有该主动进气格栅组件的车辆前端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动进气格栅,导向件与驱动器滑动配合,以限制驱动器沿导向件滑动,由于导向件具有导向功能,使得驱动器易于与主框架装配;此外,通过弹性卡扣件与驱动器弹性卡接,来避免驱动器从导向件上滑落,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前端模块,包括上述的主动进气格栅。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