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专利

0

轮毂轴承单元和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3431934.5      申请日:2021-12-30      公告号:CN216812509U      公告日:2022-06-24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杨保利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毂轴承单元和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内法兰、半内圈、外法兰以及钢球;内法兰开设有摆碾槽,半内圈与摆碾槽配合;外法兰套设于半内圈及内法兰;钢球位于外法兰的内周壁、内法兰的外周壁及半内圈的外周壁之间;其中,内法兰的端面与外法兰的端面平齐。轮毂轴承单元的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质量轻。

汽车座椅及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2384434.4      申请日:2021-09-29      公告号:CN217705576U      公告日:2022-11-01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杜春阳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涉及汽车领域。旨在提高座椅的体压保持能力。其包括座椅骨架、气袋以及坐垫;坐垫设置在座椅骨架上,气袋设置在座椅骨架与坐垫之间,气袋用于充气后对坐垫进行支撑;气袋具有位置相对的前端以及后端,气袋的前端固定在座椅骨架上,气袋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座椅骨架。汽车包括汽车座椅。气袋的前端与座椅骨架固定,气袋的后端与座椅骨架转动连接,座椅骨架为气袋提供了可靠的刚性限位,结构和功能更加可靠,具有更为可靠的体压位置保持能力。

高位刹车灯安装结构及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2389225.9      申请日:2021-09-29      公告号:CN215752146U      公告日:2022-02-08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全伟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位刹车灯安装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高位刹车灯领域。旨在改善高位刹车灯安装结构位置相对较低且拆卸困难的问题。其包括后尾门钣金总成、后挡风玻璃以及高位刹车灯;后尾门钣金总成的顶部设置有凹陷部,后挡风玻璃与后尾门钣金总成连接,后挡风玻璃与后尾门钣金总成之间形成与凹陷部连通的开口,开口用于供高位刹车灯装入或者取出凹陷部。凹陷部开设于后尾门钣金总成的顶部,保证了高位刹车灯处于较高的位置,以有效发挥高位刹车灯的指示作用。安装时,可以通过开口将高位刹车灯装入凹陷部中,拆卸时,也可以通过开口将高位刹车灯取出,拆装维修便利。改善高位刹车灯安装结构位置相对较低且拆卸困难的问题。

车身B柱加强板及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2384302.1      申请日:2021-09-29      公告号:CN215752655U      公告日:2022-02-08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雪亮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B柱加强板及汽车,涉及汽车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轻量化的车身B柱加强板。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首段、第四等厚段、第二等厚段、第一等厚段、第三等厚段、第五等厚段以及尾段,首段的厚度小于第四等厚段的厚度,第四等厚段的厚度小于第二等厚段的厚度,第二等厚段的厚度小于第一等厚段的厚度。第四等厚段以及第五等厚段沿预设方向的长度相等,第二等厚段以及第三等厚段沿预设方向的长度相等。汽车包括车身B柱加强板。车身B柱加强板的厚度从中部到两端逐渐减小,满足侧碰需求的情况下,节约材料,实现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板设置七段区域,减小相邻两段之间的厚度变化差值,厚度变化更加均匀,也有助于实现轻量化。

一种通风装置及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2217655.2      申请日:2021-09-14      公告号:CN216268836U      公告日:2022-04-12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杜春阳   华志伟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通风领域。空气调节组件用于供风;外风道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出风端用于与座椅坐垫连通,进风端与空气调节组件连通,集成风道发泡用于设置在座椅坐垫内,且集成风道发泡与出风端连通,控制器组件包括电连接的控制器和执行器,控制器与外风道和空气调节组件电连接,且控制器用于与座椅坐垫的控制面板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控制面板的调节信号,以控制空气调节组件供风并对流体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控制执行器对外风道内的流体的速度进行调节,该通风装置避免了后排座椅坐垫在通风过程中出现过热现象,同时提高使用舒适感。

一种前纵梁及车身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815212.7      申请日:2021-08-05      公告号:CN216301224U      公告日:2022-04-15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杨振波   付东旭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纵梁及车身,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纵梁及车身,前纵梁包括前纵梁本体和固定块,前纵梁本体为空腔梁体结构,前纵梁本体上设有供与悬置模块装配的安装部,固定块设置于空腔内且对应于安装部;其中,固定块与前纵梁本体构成空腔的至少两个侧壁连接,能够提高汽车前纵梁悬置安装点的强度,满足车辆NVH性能的要求。

一种雨刮器及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823275.7      申请日:2021-08-05      公告号:CN215244743U      公告日:2021-12-21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韩伟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刮器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雨刮器,包括雨刮器输出轴、轴套、密封套以及锁扣件,雨刮器输出轴通过挡风玻璃的安装孔伸出挡风玻璃的外侧,轴套套设在雨刮器输出轴上,密封套套设于轴套且对应于安装孔以密封安装孔,锁扣件位于挡风玻璃的外侧且卡接于轴套,锁扣件还抵持于密封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刮器,能够固定输出轴,进而减少输出轴不稳定带来的异响,抖动。

一种支架结构和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742807.4      申请日:2021-07-29      公告号:CN215154329U      公告日:2021-12-14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丁波   付东旭

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架结构和汽车,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本体和多个支腿,支架本体具有架面,架面包括支撑区以及供装配待安装件的安装区,安装区由支撑区向外延伸出,多个支腿由支撑区向下延伸出。应用于前置雷达安装时,支腿和支撑区构成支架结构的支撑部分,而安装区的投影方向上没有用于支撑的结构,安装区悬置在前防撞梁的前方,当行人触碰前置雷达时,安装区具有一定的缓冲,受力后具有向前防撞梁靠近的状态,不致使前置雷达碰伤行人;同时,支撑区通过支腿固定于前防撞梁上,因此也可保证支架结构的整体强度,避免支架结构受力损坏,使支架结构具有一定的疲劳耐久性,避免因碰撞而影响前置雷达的使用性能,使前置雷达能正常工作。

横梁悬置装置和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737183.7      申请日:2021-07-28      公告号:CN216268638U      公告日:2022-04-12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秀叶   唐扬扬   牛时光   卢欣夕   林征

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横梁悬置装置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横梁、第一主动支架和第二主动支架,横梁的相对两端连接至车辆的纵梁,第一主动支架和第二主动支架的一端分别连接横梁,第一主动支架和第二主动支架的另一端部则配合夹持动力总成,如此,通过在车辆的纵梁之间增加强度较高的横梁,使得第一主动支架和第二主动主架分别设置于横梁上,且在配合夹持动力总成时,利用横梁形成强度较好的连接结构,从而使得第一主动支架和第二主动支架在连接有动力总成时,能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长期耐用性。

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及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1489706.0      申请日:2021-07-01      公告号:CN215752666U      公告日:2022-02-08     

申请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恩仕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车身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占用空间更小,加强效果更好的仪表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其包括车身内板、车身外板、导向套筒以及加强支架;车身内板用于安装仪表板管梁端板;车身外板间隔设置在车身内板远离仪表板管梁端板的一侧;导向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车身内板以及车身外板,以对同时连接仪表板管梁端板、车身内板以及车身外板的紧固件进行导向;加强支架同时连接导向套筒、车身内板以及车身外板。汽车包括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加强支架同时连接导向套筒、车身内板以车身外板,采用三点连接,加强效果更好;占用空间小,无需改善原有车身内外板之间的空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