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清洁系统和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1150669.X      申请日:2023-05-12      公告号:CN219838537U      公告日:2023-10-17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金中   李健   苏筱   王立堂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清洁系统和汽车,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车载激光雷达清洁系统,包括: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的镜头表面覆盖有镜头保护膜;设置于所述激光雷达上方的清洁装置;在所述清洁装置的清洗状态下,所述清洁装置向所述镜头保护膜喷射清洁液,通过所述清洁液对所述镜头保护膜进行清洁。本实用新型方案,可以实现对车辆的激光雷达的自清洁。

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1153410.0      申请日:2023-05-12      公告号:CN219769687U      公告日:2023-09-29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朱浩明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至少一个调节结构,每个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表面与所述座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移动组件铰接,所述连接件通过支撑臂与第一固定件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其中,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组件运动,带动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产生角度变化以及带动所述支撑臂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调节结构能够提升汽车座椅舒适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底盘监测系统和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1149943.1      申请日:2023-05-12      公告号:CN219584101U      公告日:2023-08-25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亚蒙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盘监测系统和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底盘监测系统包括:底盘;伸缩监测装置,设置于底盘上;电子控制单元,与伸缩监测装置电连接;车轮姿态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向电子控制单元发送车轮检测信号;其中,在车轮检测信号表征的车轮为静止状态的情况下,伸缩监测装置接收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伸缩监测装置伸出预设部件检测底盘下是否存在障碍。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通过伸缩监测装置在车辆静止时监测底盘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静止状态无法查看车辆底盘情况的问题。

车辆舱外前风挡玻璃的除霜方法及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539089.8      申请日:2023-05-12      公开号:CN116572894A      公开日:2023-08-11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林建   庞权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舱外前风挡玻璃的除霜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所处位置的温湿度、风速、光照强度、用户预约用车和/或用车习惯统计信息,识别目标车辆的第一前风挡结霜风险等级,并结合根据当前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和远程用车开启时间信息识别的第二前风挡结霜风险等级,得到车辆的最终前风挡结霜风险等级;在满足预设除霜条件时,控制目标车辆的雨刮每隔预设时长执行除霜动作,直至达到预设除霜时长,从而完成对舱外前风挡玻璃的除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使用一键备车或者远程空调功能时,无法解决除霜等待,远程错估开启除霜概率较高、降低除霜速率和用车体验等技术问题。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369519.6      申请日:2023-04-07      公开号:CN116409210A      公开日:2023-07-11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梅银成   唐磊   梁海强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汽车,方法包括:整车充电过程中,获取至少一种高压附件补偿功率;根据所述至少一种高压附件补偿功率,得到总补偿功率;根据所述总补偿功率,得到补偿电流;将所述补偿电流和电池需求电流的和发送至供电设备,以指示所述供电设备根据所述补偿电流和所述电池需求电流的和,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控制。本发明能够在实时高压附件功率补偿基础上,增加对补偿电流控制,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控制,减少电池过充情况。

一种加速踏板误触控制方法及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324304.2      申请日:2023-03-29      公开号:CN116135583A      公开日:2023-05-19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琳琳   郑海亮   储琦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速踏板误触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车辆的加速踏板误触识别模式由非激活状态切换至激活状态的情况下,对采集到的车况数据进行识别,所述车况数据包括加速踏板信号数据和车速数据;在识别到所述车况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输出的驱动扭矩值小于所述加速踏板信号数据对应的驱动扭矩值。通过识别车况数据中的加速踏板信号数据,以解析驾驶员驾驶意图,然后结合车况数据中的车速数据,判断当前加速踏板信号数据是否为驾驶员的误操作行为触发的数据,若车况数据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车辆输出的驱动扭矩值小于加速踏板信号数据对应的驱动扭矩值,从而减少了驾驶员误操作加速踏板导致的安全事故。

一种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0539359.0      申请日:2023-03-20      公告号:CN220009566U      公告日:2023-11-14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楼巧笑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门安装骨架、消毒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车门安装骨架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消毒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消毒组件连接,以带动所述消毒组件伸出或缩回所述容置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对车辆内部进行消毒杀菌,导致乘员进入车内之前手部未进行消毒杀菌的问题。

驾驶室空气调节系统和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0548739.0      申请日:2023-03-20      公告号:CN219505819U      公告日:2023-08-11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梅方伟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驾驶室空气调节系统和汽车。该驾驶室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氧气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室的内部,且与控制器连接,用于采集驾驶室内的氧气浓度;制氧结构,设置在驾驶室的外部,且与控制器和氧气传感器分别连接;吸氧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制氧结构连接;净化装置,通过第二管路与制氧结构连接;其中,控制器接收氧气传感器发送的氧气浓度信号,在氧气浓度信号表征的氧气浓度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向制氧结构发送开启信号,在氧气浓度信号表征的氧气浓度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向制氧结构发送关闭信号。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驾驶室外的制氧结构能实现改变驾驶室氧气浓度,设置的吸氧装置具有单人吸氧功能。

车辆及其智能加热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0552830.X      申请日:2023-03-17      公告号:CN220053735U      公告日:2023-11-21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志兴   孔金彪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智能加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于待加热部件中,以对待加热部件进行加热;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组件相连,以在室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室外环境温度阈值时,控制加热组件对待加热部件进行加热。由此,能够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是否需要对待加热部件进行加热,以确保车辆在低温环境中的行车安全性,同时不需要通过传统按键形式打开加热功能,提高车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便利性。

一种车辆侧顶灯结构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0491532.4      申请日:2023-03-15      公告号:CN219505922U      公告日:2023-08-11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宛家国   笪琦   姜玥   卢广亮   冯宇飞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侧顶灯结构及车辆,其中,所述结构包括:滑动机构,设置于车辆顶部的侧边部分;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滑动机构上,并沿所述车辆行进方向移动。光源设置于位于车辆顶部的侧面部分的滑动机构,通过滑动机构实现光源在车辆行进方向的移动,从而满足不同身高、不同坐姿的用户对其照明位置的不同需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