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绝缘检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818087.9      申请日:2020-08-14      公开号:CN114076878A      公开日:2022-02-22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胡泽明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检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汽车,绝缘检测方法,应用于车辆的绝缘检测电路,所述绝缘检测电路包括与车辆的电源连接的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和高压母线对地绝缘电阻,还包括绝缘检测继电器和用于绝缘检测的分压电阻,所述绝缘检测方法包括:根据车辆的工况,控制车辆进入相对应的采样模式;其中,工况不同,相对应的采样模式不同;控制绝缘检测继电器依据采样模式周期性地闭合与断开,并采集电压数据;根据电压数据计算高压母线对地绝缘电阻。上述方案,针对车辆的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电压采样策略,可以快速上报绝缘故障;增强了车辆绝缘检测功能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整车绝缘电阻计算的准确性,上报时间快,可以防止误报。

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制作方法、悬架系统及汽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811161.4      申请日:2020-08-13      公告号:CN112009566B      公告日:2023-08-29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田博士   蒯振   葛俊   武胜军

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制作方法、汽车零部件和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811134.7      申请日:2020-08-13      公开号:CN112045189A      公开日:2020-12-08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葛俊   蒯振   田博士   武胜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制作方法、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涉及制作工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汽车零部件的三维数字模型,并导入至3D打印设备终端;设置3D打印设备终端的打印参数,并获取预设铝合金粉末材料,其中预设铝合金粉末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9%‑11%的硅,0.2%‑0.45%的镁,小于或等于0.55%的铁,小于或等于0.05%的铜,余量为铝;利用预设铝合金粉末材料在基板上打印汽车零部件样件;对汽车零部件样件和基板进行热处理和后续加工工序。本发明利用3D打印采用上述预设铝合金粉末材料,实现了汽车各零部件在满足轻量化的同时又满足其强度的要求。

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制作方法、悬架系统和汽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815328.4      申请日:2020-08-13      公告号:CN111976831B      公告日:2023-08-22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田博士   蒯振   葛俊   武胜军

摘要:

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制作方法、悬架系统及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811155.9      申请日:2020-08-13      公开号:CN111994168A      公开日:2020-11-27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田博士   蒯振   葛俊   武胜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制作方法、悬架系统及汽车,其中具有轴孔连接座和连接臂的3D打印后转向节包括:设置于连接臂上的加强筋,沿受力路径形成为不等厚的且不规则的加强筋连接至少部分连接臂与轴孔连接座和/或另一连接臂;设置于连接臂上的镂空减重结构;中空结构;部分中空结构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沿中空结构的内壁面的受力方向布置支撑板。本发明的3D打印后转向节通过在连接臂上设置沿受力路径的加强筋,并结合具有支撑板中空结构和镂空减重结构的设置,在保证3D打印后转向节具有足够的受力强度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3D打印后转向节的重量,有利于实现悬架系统以及汽车的轻量化,并保证汽车的操纵性和舒适性。

一种车辆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805728.7      申请日:2020-08-12      公告号:CN114074556B      公告日:2024-04-26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石金蓬   门昌伟   张小帅   代康伟   梁海强   储琦

摘要:

人体模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808118.2      申请日:2020-08-12      公开号:CN111985051A      公开日:2020-11-24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蔡振宇   郭云冲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体模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人体参考点在整车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结合人体参考点的坐标信息以及人体模型策略,生成人体模型在整车坐标系中的姿态信息,所述姿态信息包括:尺寸信息和角度信息;根据所述姿态信息展示所述人体模型,和/或,展示所述姿态信息。由此,简化了人体模型控制过程,提高了人体模型的控制效率,且节省了设计人员的时间及精力。

一种车辆的电流采集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794071.9      申请日:2020-08-10      公开号:CN114074574A      公开日:2022-02-22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骞慧   陆彦   梁海强   贺中玮   唐磊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电流采集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汽车,所述电流采集方法,包括:获取可采集电流信号的所有通道的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对所述通道进行优先级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目标通道;输出从所述目标通道采集的电流信号。上述方案,充分利用了BMS内部和外部的电流信息,并对电流信息进行了充分校验,有效地保证了电流信号采集的健壮性,配置方便,可靠性强。

用于车辆的制冷系统和车辆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783886.7      申请日:2020-08-06      公告号:CN112009198B      公告日:2022-06-24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金鹏   谷丰

摘要:

热管理系统及具有该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 [发明 ]失效

申请号:CN202010778335.1      申请日:2020-08-05      公开号:CN112009196A      公开日:2020-12-01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金鹏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具有该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该热管理系统包括:与液冷冷凝器连通的制冷剂支路和散热支路,制冷剂支路上设置有压缩机,散热支路包括:散热主支路、充电散热支路及动力总成散热支路;散热主支路上设置有三通阀,三通阀具有使散热主支路与充电散热支路连通的充电散热状态以及使散热主支路与动力总成散热支路连通的动力总成散热状态,散热主支路上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可选择地与充电线束或动力总成散热附件串联。根据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可在现有成熟的动力总成散热支路上扩展用于对充电线束进行冷却的充电散热支路,而不必单独设置充电线束的散热系统,由此使得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结构简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