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端对端的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52619.0      申请日:2020-11-26      公开号:CN114545888A      公开日:2022-05-27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严丽娟   梁海强   张蓝文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对端的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涉及汽车电控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故障标志位信息;根据预设故障检测条件和所述故障标志位信息,确定当前的故障校验状态;根据所述故障校验状态,执行预设故障处理机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差,需要对每一个控制单元独立完成故障诊断功能的问题,提高了端对端检测故障的效率和可移植性。

换电移动装置、换电站及用于监控落锁杆位置的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185845.4      申请日:2020-10-29      公开号:CN112345801A      公开日:2021-02-09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马建新   李玉军   张兆龙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电移动装置、换电站及用于监控落锁杆位置的方法。该换电移动装置包括:换电托盘;落锁杆,所述落锁杆设置在所述换电托盘上,且所述落锁杆具有将电池包锁止在所述换电托盘上的锁止位置以及使所述电池包能从所述换电托盘上拆下的解锁位置;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换电托盘上且用于检测所述落锁杆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落锁杆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或所述解锁位置。根据本发明的换电移动装置,通过位置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便可掌握落锁杆是处于锁止位置,还是处于解锁位置,由此便于换电站掌握电池包在换电移动装置上的锁止和解锁情况。

一种车载充电机功能的测试平台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144473.0      申请日:2020-10-23      公开号:CN114487632A      公开日:2022-05-13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邢志川   刘立志   蒋荣勋   苏伟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机功能的测试平台,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所述测试平台包括:输入端口,输入端口用于获取测试脚本,并将测试脚本的指令信息发送至处理模块,测试脚本包括多种用于测试车载充电机功能的预设指令信息;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对车载充电机的故障判断、确定车载充电机的测试项目、和,根据接收输入端口发送的指令信息,对车载充电机发送给定指令信息;测试模块,测试模块用于分析车载充电机反馈的信号和预设信号的差异,生成测试结果;其中,处理模块分别与输入端口和测试模块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测试平台可对车载充电机进行全自动测试;可实现多个测试项目的组合与批次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007006.3      申请日:2020-09-23      公开号:CN114256893A      公开日:2022-03-29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沈帅   冯莉原   梁海强   张骞慧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在对动力电池充电时,根据用户设置的用户设定充电时长和以当前充电电流充电至用户设定电量所需要的计算充电时长,确定允许延长时长;根据允许延长时长,确定第一调节充电电流;控制以第一调节充电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充电。通过用户设定充电时长和以当前充电电流充电至用户设定电量所需要的计算充电时长,确定允许延长时长,并根据所述允许延长时长,确定对动力电池充电的第一调节充电电流。在确定第一调节充电电流时,综合温度补偿时间、充电桩补偿时间以及SOC影响等因素,使得根据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间更加精确的实时调节充电速度,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车内环境控制方法和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002976.4      申请日:2020-09-22      公开号:CN114248593A      公开日:2022-03-29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旭   谷丰   李奇   马学骞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内环境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启动环境监测传感器,采集车内外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当前指令信息;根据当前指令信息,对车内循环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应用本发明提供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可以根据采集车窗内外的环境信息进行判断,若车外的环境受污染,可以直接对车内的循环系统进行调节,以达到净化车内空气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提高了行车的驾驶体验。

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966111.3      申请日:2020-09-15      公开号:CN114179644A      公开日:2022-03-15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晓媛   刘立志   范春鹏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关机指令,控制地端充电电路断开与地端电源的连接;闭合两个所述控制开关,控制地端补偿电容内的高压电释放;若所述地端补偿电容内的电压达到设定条件,则控制两个所述控制开关断开,关机完成。本发明方案,通过在充电完成,进行关机的过程中,闭合两个所述控制开关,使所述车端充电电路短路,所述地端补偿电容内残余的高压电可以迅速释放,增加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967297.4      申请日:2020-09-15      公开号:CN114179645A      公开日:2022-03-15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晓媛   刘立志   范春鹏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端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预测值以及所述车端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实际值;对比所述充电电流预测值与所述充电电流实际值,获取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控制所述两个控制开关的开闭状态,使所述充电电流实际值跟随所述充电电流预测值变化。上述方案,通过两个控制开关的开闭状态,使所述充电电流实际值跟随所述充电电流预测值变化,有利于避免由于通讯延时导致充电电流失控,造成对动力电池的损伤的问题,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966118.5      申请日:2020-09-15      公开号:CN114179647A      公开日:2022-03-15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晓媛   范春鹏   苏伟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端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将所述输出电压值与所述预设电压值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控制两个所述控制开关的开闭状态。上述方案,当输出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时,能够通过控制两个控制开关的开闭状态,来调整车端充电电路的能量是否能输出至车辆的动力电池,有利于避免由于通讯延时导致充电电压失控,造成对动力电池的损伤的问题,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快换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960196.4      申请日:2020-09-14      公开号:CN114179638A      公开日:2022-03-15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志远   高新杰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换电池包和电动汽车,设计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快换电池包括蓄电池包模组,以及与所述蓄电池包模组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快换电池包还包括:高压滤波模块,与所述蓄电池包模组通过高压线束连接;低压滤波模块,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低压线束连接;高压直流接触器,设置在所述高压滤波模块和所述蓄电池包模组之间,且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蓄电池包壳体,所述高压滤波模块、所述低压滤波模块、所述蓄电池包模组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均设置在所述蓄电池包壳体的内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换电池包避免了解决应用快换电池包时,导致部分电池包出现电磁兼容性的问题,提升了电动汽车的抗扰性。

车门和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871709.4      申请日:2020-08-26      公开号:CN112009218A      公开日:2020-12-01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高志良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门和车辆,所述车门包括: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沿前后方向延伸;腰线加强板,所述腰线加强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窗框加强板至少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上铰链加强板和门锁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前端分别与所述腰线加强板的前端和所述上铰链加强板相连,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腰线加强板的后端和所述门锁加强板相连。本申请的车门,通过将窗框加强板、腰线加强板、上铰链加强板和门锁加强板相连,从而在车门的上部区域的窗口周边形成环形的加强结构,由此,可极大地提高车门上部的结构强度,保证车门在受到外部的撞击力时,撞击能量能够有效地扩散,从而防止车门的局部位置发生严重的变形,提高车门安全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