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充电枪及充电桩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0797303.6      申请日:2021-04-19      公告号:CN214542755U      公告日:2021-10-29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柴宏根   白健   代康伟   蒋荣勋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枪及充电桩,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所述充电枪包括:壳体,包括连接部外壳和握持部外壳,连接部外壳与握持部外壳呈预设夹角设置;设置于连接部外壳一端的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插接端子和锁止结构,锁止结构包括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结构处于锁止状态时,锁定插接端子与充电座的连接;在锁止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解除对插接端子与充电座的连接的锁定;连接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锁止结构连接的传动结构;在连接部外壳与握持部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解锁结构,解锁结构与传动结构连接,在解锁结构被触发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锁止结构运动至解锁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使用时,解锁省力,操作顺畅。

一种唤醒监测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389162.9      申请日:2021-04-12      公告号:CN114661022B      公告日:2024-10-08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郭俊飞   郑轶   张兆龙

摘要:

一种倒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378660.3      申请日:2021-04-08      公告号:CN114670816B      公告日:2024-08-23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杨海宾   张玉乐   郭俊杰

摘要:

一种汽车底盘平台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367489.6      申请日:2021-04-06      公告号:CN114676492B      公告日:2025-03-25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郭家伟   李波   李凯   吴然   王勇   李彦伟   于海龙   高超

摘要:

一种电驱动总成及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0691791.2      申请日:2021-04-06      公告号:CN215601142U      公告日:2022-01-21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克军   廖涛   苏正杲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驱动总成及汽车,涉及电驱动总成技术领域。该电驱动总成包括,电驱动总成壳体;水套,所述水套嵌套于所述电驱动总成壳体内;其中,所述水套与所述电驱动总成壳体之间为过渡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驱动总成,将水套与电驱动总成壳体的配合关系设置为过渡配合,降低了电驱动总成壳体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产生的噪声,提高了电驱动总成壳体在各种温度下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工艺简单,且无需增加成本即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驱动总成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水套与集成壳体之间间隙的存在,容易激发电机壳体的椭圆模态和呼吸模态,而产生较大的噪声的问题。

摆臂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0686045.4      申请日:2021-04-02      公告号:CN216861108U      公告日:2022-07-01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波   于洋   杨子发   李国红   谷云飞   陈文娟   姜熙宇   丹尼斯·科西霍夫   罗曼·科西霍夫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臂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摆臂,包括:本体和端头,所述本体呈“L”形;所述端头为三个,三个所述端头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的三个端点上,所述端头包括:螺套以及设置在所述螺套外的套筒;其中所述本体以及所述套筒构造为碳纤维件,所述螺套构造为金属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摆臂,通过设置端头以及本体,并使端头构造为套筒与螺套的分体式结构,进而使螺套构造为金属件,套筒以及本体构造为碳纤维件,在满足轻量化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工艺步骤,提高摆臂的精度的同时,使摆臂的产品质量更高。

摆臂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0685621.3      申请日:2021-04-02      公告号:CN215826416U      公告日:2022-02-15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金帅   于洋   杨子发   李国红   谷云飞   陈文娟   田宇黎   史蒂芬·凯普福斯伯格   丹尼斯·科西霍夫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臂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摆臂,包括:碳纤维本体和端头,所述碳纤维本体呈“L”形;所述端头为三个,三个所述端头分别连接在所述碳纤维本体的三个端点上;其中所述碳纤维本体构造为碳纤维件,所述端头构造为金属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通过设置构造为金属件的端头以及构造为碳纤维件的碳纤维本体,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简化摆臂的结构,降低工艺步骤,提高生产精度,使摆臂的产品质量更高。

一种前后轴扭矩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325524.8      申请日:2021-03-26      公告号:CN114655029B      公告日:2024-03-26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蕊   储琦   梁海强   代康伟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后轴扭矩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前后轴扭矩分配方法通过获取电动汽车当前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驾驶模式信号、加速踏板信号、挡位信号、车速信号、加速度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电子稳定系统状态信号、电机参数信号以及整车传动比;在满足第一条件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扭矩分配比对应关系表,获取整车总扭矩与所述车速信号对应的第一扭矩分配比;所述第一条件为: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弯道扭矩分配比调节激活标志为预设值;将所述第一扭矩分配比,作为目标扭矩分配比输出。本发明的方案对双电机四驱电动汽车的扭矩分配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前后电机的工作效率。

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110324957.1      申请日:2021-03-26      公告号:CN114655146B      公告日:2024-03-26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马浩馨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的用电状态;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本发明方案,通过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整车的用电状态及时判断,并控制整车的用电需求,既能达到满足用户需求进行用电控制的目的,还能达到保证蓄电池能够满足长期停放的需求。

车辆的空调系统和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120624893.2      申请日:2021-03-26      公告号:CN215826432U      公告日:2022-02-15     

申请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臧福江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和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前空调箱总成、后空调箱总成、B柱出风管道和C柱出风管道,前空调箱总成包括第一换热器;后空调箱总成包括后风道壳体、第二换热器、后PTC加热器和后风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媒管道连通,第二换热器、后PTC加热器和后风机设于后风道壳体内,后风道壳体具有第一出风口;B柱出风管道与第一出风口连通,B柱出风管道设有位于B柱的第二出风口;C柱出风管道与第一出风口连通,C柱出风管道设有位于C柱的第三出风口。由此,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的出风可以吹向第二排座椅以及第二排座椅以后的乘客,满足第二排座椅以及第二排座椅以后的乘客的吹风需求,增强车辆内乘客的舒适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