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

0

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膜的电能产生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975331.0      申请日:2017-10-16      公告号:CN107863905B      公告日:2020-01-07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曲良体   许同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膜的电能产生方法,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所述方法为:将两片相同材质的导电材料分别安放在氧化石墨烯膜上,并确保紧固安装,组成发电器件;通过向发电器件间断施加湿气,改变氧化石墨烯膜的湿度环境,即可产生电能;所述导电材料为金属导电材料或非金属导电材料;所述氧化石墨烯膜的厚度为100nm‑100μm。本发明所述方法自发产生电能,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充电过程,且不同于太阳能电池等能源器件受到外界环境限制的缺点,本发明所述方法只需要改变湿度即可实现发电过程。发电过程只涉及氧化石墨烯膜与水分湿度变化过程,过程也完全绿色环保,可以应用于从汽车尾气中获取能量,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行驶工况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车辆能量管理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909210.6      申请日:2017-09-29      公告号:CN107909179B      公告日:2021-12-17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彭剑坤   何洪文   曹剑飞   卢兵   罗佳毅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行驶工况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以及基于该预测模型构建方法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实现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能量管理策略的在线应用。基于模型预测的基本原理,通过改变预测的车辆未来行驶工况的时间尺度来实现对未来车速预测精度的控制,并将该变化预测时域的原则和动态规划算法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的构架中,形成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变时域模型预测能量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对模型预测控制在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运行可能出现的工况缺失问题的解决方案,实时预测过程预测精度的定义方式,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构成的预测时域变换原则以及如何将上述原则和动态规划算法一并引入模型预测控制构架,形成基于变时域模型预测能量管理方法。

一种双源无轨电车电电耦合控制方法及动力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905263.0      申请日:2017-09-29      公告号:CN107933326B      公告日:2020-09-04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何洪文   闫梅   田野   彭剑坤   李梦林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源无轨电车电电耦合控制方法及动力装置,利用小波变换功率分流策略将汽车的需求功率分解为高频和低频两部分,充分利用超级电容在提供瞬时的大电流和高频功率的优势,将汽车需求功率的高频部分让超级电容提供,汽车需求功率的低频部分由动力电池或供电线网提供,制动过程利用超级电容的特性首先给超级电容充电。整个系统将动力电池不擅长提供的高频部分能量由超级电容来提供,同时当处于在网工作模式时供电线网可以根据实际行驶状况以及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来实时调整能量分配,即给汽车行驶需求提供能量以及给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充电情况,而在脱网工作模式时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协同工作,提供汽车行驶的功率需求。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压力能驱动氢气循环泵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710870161.X      申请日:2017-09-22      公开号:CN107634245A      公开日:2018-01-26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康慧芳   那晓雨   孙柏刚   韩恺   施新   张虹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压力能驱动氢气循环泵装置,包括:膨胀-压缩一体机(7),所述膨胀-压缩一体机(7)包括氢膨胀机(1)和氢气泵(4)。高压氢气进入膨胀机(1)降压,同时对外输出膨胀功W,此膨胀功W直接驱动氢气泵(4);燃料电池(3)中未反应完全的氢气在氢气泵(4)的驱动下循环再利用;本发明提出膨胀-压缩一体机(7)利用高压氢气所储存的压力能驱动氢气循环泵,克服了传统电机驱动氢气循环泵泄露和润滑油污染问题,同时回收利用了高压氢气的压力能,提高了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能量利用率。

电动车桥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853682.4      申请日:2017-09-20      公告号:CN108016288B      公告日:2024-03-05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张军   王朝   林程   王文伟

摘要:

低地板模块化电动车桥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849710.5      申请日:2017-09-20      公告号:CN108016287B      公告日:2023-08-18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张军   王朝   林程   王文伟

摘要:

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综合型换挡规律实现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828944.1      申请日:2017-09-14      公告号:CN107600066B      公告日:2019-05-10     

申请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裘剡   刘辉   陈洁婧   陆季波   李训明   王伟达   张志鹏   闫正军

摘要: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综合型换挡规律实现方法,通过统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特定循环工况下加速踏板开度分布情况后,对不同加速踏板开度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分析,确定出不同加速踏板开度范围对应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分布;再根据加速踏板统计规律确定各行驶模式下的升挡规律制定方案,计算得到不同模式下的具体升挡规律,经组合和修正后得到对应的升挡规律Map图;最后确定不同模式下的降挡规律制定方法,并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综合型升挡规律和降挡规律组合得到综合型换挡规律。

一种基于汽车振动的俘能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797618.9      申请日:2017-09-06      公告号:CN107465324B      公告日:2020-05-08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刘海鹏   高世桥   金磊   周潇雅   路俊虎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汽车振动的俘能装置,所述俘能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弹性装置,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根据汽车车身、发动机以及地面轮胎反馈的振动而振动;电磁俘能组件,与弹性装置相连,根据弹性装置的振动而振动,并产生电磁俘能;压电俘能组件,设置在壳体上,与电磁俘能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电磁俘能组件的振动激励下产生压电俘能;能量管理电路,设置在壳体上,分别与电磁俘能组件、压电俘能组件相连,接收并分配电磁俘能和压电俘能。本发明通过设置压电俘能组件和电磁俘能组件构成压电‑电磁结构,根据汽车反馈的振动而产生电能用于ETC电子标签等低功耗装置供电,以实现自主不间断供电、安全、高效、低成本。

一种电动轮的力传递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车辆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749620.9      申请日:2017-08-28      公告号:CN108128141B      公告日:2020-11-17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孙逢春   李军求   张承宁   王志福   李和言   杨国栋

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轮的力传递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车辆,轮毂电机转矩由电机转子轴传递给太阳轮,然后由行星架传递给轮辋,整车施加在悬架的力,依次经过转向节端盖、轮毂电机外壳、电机轴身端盖法兰、轮毂组件传递至轮辋。本发明实现了电动轮轮胎地面载荷与电机动力、机械制动力在轮毂内合理传递,实现承载和动力传递独立,减少了电动轮体积和重量,提高了传动可靠性,该装置集成度高、结构紧凑,尤其适合大转矩、重载荷的重型特种车辆应用。

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毂轮辋结构、电动轮及车辆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749810.0      申请日:2017-08-28      公告号:CN108128142B      公告日:2020-08-18     

申请人: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李军求   王成桥   朱学斌   孙逢春   李强   李向国   韩欣欣

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毂轮辋结构、电动轮及车辆,电动轮包括轮毂电机、行星减速器、轮毂组件和轮辋;轮毂轮辋结构在轮辋法兰圆周上均布两组相间的螺栓,分别用于电动轮的轮辋连接和电动轮的轮辋、行星减速器行星架、轮毂的连接,实现了电动轮电机动力、机械制动力和轮辋载荷的可靠传递,以及大变比行星减速器、轮毂和轮辋的集成安装。结构紧凑,维修方便,适合采用电动轮驱动的重型车辆应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