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

0

一种电动汽车双轴全轮分布式驱动动力系统构型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2379231.9      申请日:2019-12-26      公告号:CN212098423U      公告日:2020-12-08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林程   曹放   高翔   时军辉   董爱道   梁晟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双轴全轮分布式驱动动力系统构型,包括两前轮(1)和两后轮(3),两前轮(1)轮轴之间、两后轮(3)轮轴之间均装有减速器(5),两前轮(1)轮轴之间、两后轮(3)轮轴之间均装有轮间电磁离合器(6),两前轮(1)轮轴与两后轮(3)轮轴之间装有轴间电磁离合器(7)。本实用新型既能发挥分布式独立驱动的技术优势,又能在复杂工况如一侧车轮打滑、前轴或后轴两侧车轮打滑等情况下实现前后轮间动力耦合以及前后轴间动力耦合,从而充分利用全部车轮的附着力和驱动电机的驱动力,进一步提高车辆在复杂工况下的通过能力。

一种汽车组合式座椅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2170195.5      申请日:2019-12-06      公告号:CN211075636U      公告日:2020-07-24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发明人:周靖   谭晓妍

摘要: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水平放倒并组合使用的汽车组合式座椅。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和靠背,所述靠背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靠背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板件的底部后端与所述第一板件的顶部铰接配合,所述第二板件的底部设置有浮动卡块,所述第一板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浮动卡块配合的第一锁紧结构,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浮动卡块配合的第二锁紧结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座椅的技术领域。

一种主动悬架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2114506.6      申请日:2019-11-29      公告号:CN210911933U      公告日:2020-07-03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徐彬   项昌乐   樊伟   杨海洋   艾田付   刘春桃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它包括:安装于车辆的感知组件、主动悬架控制器以及底盘控制器;感知组件与主动悬架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主动悬架控制器与底盘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利用感知组件对对车辆达到前方路面具备平顺性所应保持的自身姿态进行预估,并根据当前车辆姿态补偿路面起伏,主动悬架控制器向底盘控制器发送悬架姿态指令,底盘控制器控制车辆悬架伺服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的车轮处车身做不同的适应性运动,实现不同路况下车身与地面基本平行,并针对不同行驶路况调整车身离地高度,保证车辆行驶的平顺性,提高乘坐舒适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履带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2051998.9      申请日:2019-11-25      公告号:CN211764924U      公告日:2020-10-27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李雪原   王益平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箱外壳,传动箱外壳内设有直驶电机,直驶电机经直驶减速排与A直驶齿轮机械连接;A直驶齿轮与B直驶齿轮相互啮合,B直驶齿轮左侧设定有左侧行星排,B直驶齿轮右侧设有右侧行星排,B直驶齿轮、左侧行星排和右侧行星排固定于同一传动轴上;左侧行星排与位于传动箱外壳外部的左侧侧传动输入端机械连接,左侧侧传动输出端与左侧主动轮机械连接;右侧行星排与位于传动箱外壳外部的右侧侧传动输入端机械连接,右侧侧传动输出端与右侧主动轮机械连接,传动箱外壳内还设有与直驶电机相对设置的转向电机。解决了履带车辆两侧电机输出转速不一致而难以保持直线行驶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能源汽车四轮独立驱动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1930437.X      申请日:2019-11-11      公告号:CN211032148U      公告日:2020-07-17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包头市传世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包头市传世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伟达   项昌乐   韩来胜   杨超   张渊博   彭浩楠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四轮独立驱动系统,涉及车辆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包括四个设置于车体上的动力电机,每个所述动力电机上均连接有一个前减速机构,每个所述前减速机构均连接有一个主减速箱,四个所述主减速箱分别与四个车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四轮独立驱动系统,解决了传统机械差速器四轮驱动汽车无法实现的四轮独立驱动问题,使车辆具备了四轮独立驱动、速差辅助转向、原地中心转向等先进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悬架系统、底盘以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1342211.8      申请日:2019-08-19      公告号:CN210881580U      公告日:2020-06-30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徐彬   项昌乐   樊伟   金健侠   马罡   刘子铭   刘春桃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架系统、底盘以及车辆,包括悬架导向机构、杠杆、减振器;以及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架系统工作时,当驱动机构在第一方向运行时,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向上推动主动端,从动端推动减振器向下运动,轮毂相对于车架的距离变大,从而增加了车架与地面的距离;当驱动机构在第二方向运行时,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向下拉动主动端,从动端带动减振器向上运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轮毂相对于车架的距离变小,从而减小了车架与地面的距离。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悬架系统,能够主动调整车架与地面的距离,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情况对应的调整悬架系统,从而拓展了悬架系统通过不同路面的适用性。

适用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无离合器式多挡位动力耦合机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1220507.2      申请日:2019-07-31      公告号:CN210234642U      公告日:2020-04-03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阮嘉赓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无离合器式多挡位动力耦合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发动机、多组齿轮对、输出轴一、中间轴、多组同步器和差速器;基于平行轴式齿轮对的,融合了多挡位变速器的无离合器式的动力耦合机构,该机构不使用昂贵复杂的行星盘,亦可实现电机对发动机工作点的大范围连续调节。同时,为驱动电机配备的多挡位传动系统可以对驱动电机工作点进行有效调节,提高了纯电驱动形式下的电机工作效率。此外,通过4个同步器与驱动电机的协同控制,实现了9种驱动形式和4个挡位之间的无动力中断的平顺切换。最终,本实用新型机构可有效地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综合效率和驾驶平顺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飞行器及陆空两栖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1202658.5      申请日:2019-07-26      公告号:CN210553993U      公告日:2020-05-19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徐彬   汪洋   项昌乐   甄鹏飞   孙博   刘子铭   刘春桃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及陆空两栖车,包括:主体结构;与所述主体结构连接,并位于所述主体结构四周的多个螺旋桨,全部的所述螺旋桨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并且,位于所述主体结构同一侧的、相邻设置的任意两个所述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此两者中任一者的旋转直径且小于此两者的旋转直径之和。上述结构的飞行器在保证具有充足飞行动力的同时,还令相邻螺旋桨之间的距离得到了减小,从而使得多个螺旋桨在分布时所占用的空间得到了减小,当采用该结构的飞行器组装陆空两栖车时,就能够使陆空两栖车的体积得到显著减小,令陆空两栖车不仅具有充足的飞行动力,而且也有利于在道路上的行驶,使得陆空两栖车的使用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一种汽车雷达用试验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1174858.4      申请日:2019-07-24      公告号:CN210835215U      公告日:2020-06-23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肖钰   朱凯强   王翊坤   毛彤   孙厚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雷达用试验检测装置,汽车雷达置于暗箱内,暗箱又放在温控箱内,暗箱可提供无杂波、无多径发射的电磁波环境;延时转发模拟器又提供了远大于温箱实际尺寸的距离甚至速度信息,因此汽车雷达的整个发射链路、接收链路、信号及信息处理功能全部可以在温控箱得到检验,并且可由数据分析单元根据配置信息,给出测试结果,因此可以解决在汽车雷达在高低温试验时,无配合稳定目标输出的问题;且该装置具有制造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提高了毫米波雷达测量的精度和一致性等优点。

一种驻车加热控制器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0085894.7      申请日:2019-01-18      公告号:CN209904484U      公告日:2020-01-07     

申请人:河北威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阿荣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河北威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阿荣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白金阳   管继富   高鹏举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驻车加热控制器,面板模块控制继电器吸合,驻车加热控制器得电后通过主控芯片模块输出控制继电器自锁从而保证继电器一直吸合,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汽车电气环境及驻车加热器产品季节性使用的特点来控制电源模块的上电和掉电,使主控芯片模块免受电源的各种冲击,驻车加热控制器的电路板上各原器件在驻车加热器不使用时不带电,最高限度提高了控制器的安全性保护,可以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使用继电器切换断电,当主控芯片模块检测到短路故障时,立刻切断继电器,从而进行快速安全的短路保护,体现了驻车加热控制器的高可靠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