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

0

一种基于崎岖度量化的特种车辆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045222.0      申请日:2023-08-18      公开号:CN117184106A      公开日:2023-12-08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汪首坤   牛天伟   王亮   王帅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崎岖度量化的特种车辆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属于自动驾驶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动驾驶车辆作业的稳定性和乘车舒适度,提供一种基于崎岖度量化的特种车辆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地形特征进行时频变换后的幅频特性以及功率谱密度,提供一种地形崎岖度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迭代搜索的方法建立了崎岖度和车速之间的连续数学模型,从而实现了车速的自适应控制,大大提高车辆在崎岖地形下的平稳行驶能力。

一种基于云边协同多模型融合的动力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002320.6      申请日:2023-08-09      公开号:CN117272783A      公开日:2023-12-22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发明人:贺劲松   王震坡   刘鹏   刘慧斌   雷宇涵

摘要:本发明涉及电池寿命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边协同多模型融合的动力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基于汽车网联大数据平台收集的全量电动乘用车运行数据,从车型数据特性角度、单车全生命周期数据角度与单车电芯数据角度三个层面分别建立云端预测模型和边缘端预测模型,通过多模型多层次融合方法逐层深入具体地实现动力电池寿命的预测,同时对现实环境中样本数据缺少标签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半监督学习技术获取车辆动力电池RUL;为了更进一步地研究电芯的RUL情况,提出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采用迁移深度学习方法在较短时间内计算出电芯RUL,为电芯健康的预测利用提供方法。

一种基于提升技术的驾驶机器人车速跟踪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890030.3      申请日:2023-07-19      公开号:CN116968740A      公开日:2023-10-31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于灏   陈涛   马立玲   汪首坤   王军政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提升技术的驾驶机器人车速跟踪方法,将复杂的车辆速度控制过程近似为一阶连续单输入、单输出模型进行研究,采用近似拟合的方式估计出模型中未知的车辆参数,使得参数估计和建模难度降低;然后考虑车辆大惯性系统的特点,考虑过往的踏板输入对于当前车速的影响,并采用提升技术建立了考虑过往控制量对实时速度响应影响的增广系统模型;因此,本发明能够在保证速度精度的前提下,解决车速响应延时带来的平滑性变差的问题,以及由于刹车、油门踏板的踩踏频繁导致的车辆抖动问题,从而提升车速控制的平滑性。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多目标优化能量管理策略加速训练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861693.2      申请日:2023-07-13      公开号:CN116861790A      公开日:2023-10-10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何洪文   黄汝臣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多目标优化能量管理策略加速训练方法,利用A3C算法设计多进程并行计算能量管理架构,并通过CPU的多个核心实现这种并行计算,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计算资源并发挥多核CPU的优势,使对深度强化学习神经网络的训练明显加速,极大地缩短了训练时间、提高了训练效率;同时,本发明的方法在提升能耗经济性的基础上还兼顾了功率源寿命的优化,有助于降低燃料电池汽车的行驶总成本。

一种基于增强型TD3算法的节能减排能量管理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862588.0      申请日:2023-07-13      公开号:CN116861791A      公开日:2023-10-10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何洪文   黄汝臣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型TD3算法的节能减排能量管理方法,其结合多种不同的标准循环工况设计了一种随机训练环境,在训练过程中尽可能全面覆盖混合动力汽车可能的驾驶场景,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能量管理策略的工况适应性;利用辅助训练和优先经验回放机制设计增强型TD3算法,能够有效地增强算法智能体的探索能力并提高采样效率,帮助智能体平稳快速地度过“冷启动”阶段,从而明显加快能量管理策略的收敛速度;方法通过构建多目标优化能量管理问题,将节能、减排和电量稳持同时纳入优化目标中,能够在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同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将电量始终稳持在初始值附近。

基于乘用车充电意愿的公共快慢充电量分布预测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606001.X      申请日:2023-05-26      公开号:CN116882540A      公开日:2023-10-13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发明人:胡晓松   王震坡   刘鹏   贺劲松   雷小诗   王艺苏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乘用车充电意愿的公共快慢充电量分布预测方法,包括S1、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中纯电动乘用车的充电数据,按照年份将所述充电数据进行分组;S2、判断所述纯电动乘用车的公共快慢充类型;S3、判断所述纯电动乘用车有无慢充配套设置;S4、根据所述公共快慢充类型和慢充配套设置构建所述纯电动乘用车的充电服务选择意愿模型;S5、基于所述充电服务选择意愿模型预测未来公共快慢充趋势。本发明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中纯电动乘用车的充电数据作为分析样本,确保了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对未来的公共快慢充趋势进行预测,为充电桩运营商建立公共快慢充桩,进行充电网络布局规划时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577404.6      申请日:2023-05-22      公开号:CN116865459A      公开日:2023-10-10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邓钧君   张保坤   王震坡   袁晓冬   缪惠宇   王明深   韩华春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该系统中PFC模块将自电网的工频交流电压变换为中间级直流电压;高频逆变器对中间级直流电压进行逆变;可投切拓扑结构包括:辅助电感Lf1、主电感L1以及开关K1;辅助电感Lf1与主电感L1并联,主电感L1与开关K1串联;辅助电感Lf1和主电感L1为正交解耦线圈;可投切拓扑结构根据车载端设备的构型控制开关K1的通断,进而实现通过辅助电感Lf1传能或主电感L1传能;接收线圈在交变磁场的影响下,感应出高频交流电压,并与副边补偿网络形成谐振,进而将高频交流电压通过整流模块以及斩波模块传递至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能够实现多车型设备的智能适配。

一种基于分层协调的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403069.8      申请日:2023-04-17      公开号:CN116767030A      公开日:2023-09-19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魏中宝   宋若旸   张财志   李奇   何洪文   潘凤文   王彦波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层协调的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上层多目标能量管理策略确定燃料电池车辆瞬时功率;S2.通过下层高效协同热管理策略实现对瞬时功率的高效热管理。本发明通过分层耦合协调的方法,实现燃料电池车辆系统的高效热管理,在满足多目标能量管理的同时,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高效散热需求,并保障系统的经济性、安全性与高效性。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快充策略效益评估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341635.7      申请日:2023-03-31      公开号:CN116401860A      公开日:2023-07-07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发明人:王震坡   刘鹏   贺劲松   石友义   雷宇涵   卢青云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快充策略效益评估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充电数据,对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数据进行数据提取和数据清洗,得到快充特征数据;所述充电数据包括车型和充电片段;根据所述快充特征数据及快充策略模型,得到快充策略;根据所述快充策略进行快充策略效益评估。本发明能够利用海量电动汽车大数据,识别各车型的实际快充策略,并对其快充策略的安全与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将有利于车企优化充电策略,在保证充电安全、电池健康的情况下,寻找最大充电速度,实现安全前提下的速度最优,同时还可间接帮助车主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

一种记忆合金弹簧式自适应温度热管理结构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321912.8      申请日:2023-03-29      公开号:CN116512900A      公开日:2023-08-01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当前权利人: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宋孟杰   江正勇   张旋   张龙   邵苛苛   高润淼   甄泽康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忆合金弹簧式自适应温度热管理结构,该热管理结构的保温金属板与器件外壳平行设置;支撑筒的第一端部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于器件外壳朝向保温金属板的一侧表面,中部与保温金属板的通孔间隙配合,第二端部位于保温金属板背离器件外壳的一侧;绝热可伸缩地套设于支撑筒的外周侧,一端通过法兰压接于支撑筒与器件外壳之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保温金属板;记忆合金弹簧位于支撑筒内,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筒的第二端部内壁,另一端与保温金属板固定连接,用于实现器件外壳与保温金属板的分离或贴合。上述热管理结构能够通过记忆合金弹簧实现自适应式的保温、散热一体化,提高复杂温度变化极端环境中工作器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