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电池系统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聚类分析的电池系统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基于获取的电动汽车的运行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电动汽车电池系统中的电池单体进行簇分类,然后依据分类得到的两种电池单体簇间的欧式距离,快速、准确的确定异常的电池单体,并进行电池单体序号的输出,以降低实车中电池单体故障监测的难度。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5G实时传输的电动汽车驱动试验系统,所述基于5G实时传输的电动汽车驱动试验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安装在车辆上,用于实时采集车辆的运行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连接,用于传输所述运行数据;控制单元,与所述传输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数据产生控制信号;模拟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模拟车辆的运行情况。通过数据采集单元、传输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模拟单元的配合可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真实工况以及外部因素对驱动系统的影响,提高了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运行情况的各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测试效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包括综合传动装置箱体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与转向机构,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前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动力通过两侧输出,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内部传动由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和转向机构三部分组成,本发明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采用双泵双马达驱动控制技术,实现了转向的连续可调和小半径转向功率循环控制,同时布置方案更先进,集成化程度提高,吨功率可上升至280kW/t,传递功率360kW,综合传动重量1285kg,同时基于双泵双马达驱动的多泵源的复杂液压系统,进行了流量平衡与传动润滑的重新分配,集成化程度高。
摘要:本发明涉及合成碳酸二乙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催化剂和制备工艺。催化剂包括镁基氧化物和分子筛,以最终催化剂的总质量计,镁基氧化物为5~30wt%,其余为分子筛;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将分子筛在马弗炉中400~800℃下煅烧2~6小时进行预处理;将镁基氧化物的盐酸盐或硝酸盐或醋酸盐溶液采用过量浸渍法浸渍到分子筛载体上,然后于100~120℃下干燥2~24小时,干燥后于空气气氛中400~600℃下煅烧2~10小时,得到最终连续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催化剂。本发明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后结合本发明的生产工艺能够将成本较低的氨基甲酸乙酯和乙醇的原料溶液进行催化反应和分离,能够得到高选择性的碳酸二乙酯。
摘要:一种具备无线功率接入的可双向能量流动的车载充电机,无线充电模式下无线接收和补偿模块通过产生交变磁场而输出交流电,有线充电模式下交流输入端输出交流电网上的交流电,并通过第一切换模块对无线接收和补偿模块和交流输入端之间进行切换,第一调节电路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还能够将直流电逆变转换为交流电,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无线充电模式下将母线与蓄电池连接,还用于在有线充电模式下将母线与直流调节电路连接,通过直流调节电路将母线上的电压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压后输出至蓄电池,直流调节电路还能够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的电压转换为第二预设电压,使得车载充电机满足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两种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功率流的双向流动。
摘要:本发明涉及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员状态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实时获取驾驶员的多个预先标定的身体部位的位置以及座舱的位置;根据多个身体部位的位置以及座舱的位置,分别计算每个预先标定的身体部位与座舱之间的角度关系;再采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检测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由于考虑了多个身体部位与座舱之间的角度关系,使得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另外,该方法和现有的手握式检测方法相比,对现有的车辆改造更小;和现有的眼镜、面部跟踪式方法相比,无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且解决了驾驶员不能佩戴口罩和眼镜的技术问题,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摘要:一种用于废旧锂电池拆解的预处理系统,涉及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加热恒温装置和液氮冷却装置,加热恒温装置用于将置于绝缘板上的待处理废旧锂电池按一预设升温速度进行加热,并当待处理废旧电池的温度达到一目标温度时,对待处理废旧电池进行保温。其中,目标温度不小于130℃。液氮冷却装置用于当待处理废旧电池的保温时间达到一预设保温时间时,对待处理废旧电池进行液氮冷却。由于先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加热至130℃以上,再恒温预设保持时间后进行液氮冷却,使得废旧锂电池因内部短路而充分失电,进而提高废旧锂电池在拆解过程中的安全性。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跨越垂直障碍的路轨两用机动平台及其越障方法,属于路轨两用车辆及越障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路轨两用机动平台行越障能力差、上轨操作复杂且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车辆主体(1)、履带及摆臂驱动组件(2)、轮胎驱动组件(3)和轨道轮驱动组件(4),履带及摆臂驱动组件(2)、轮胎驱动组件(3)和轨道轮驱动组件(4)均设在车辆主体(1)上;履带及摆臂驱动组件(2)用于跨越障碍,轮胎驱动组件(3)用于在平整路面行驶,轨道轮驱动组件(4)用于铁路轨道行驶。本发明在执行抢险救援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较佳的行驶模式,从而节约抵达事故现场的时间成本,提高了救援效率。
摘要:一种从废旧钴酸锂电池中回收再生正极材料的方法,对废旧钴酸锂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获得正极片,并进行高温煅烧,收集正极片上的粉末状钴酸锂;将钴酸锂粉末浸入配置好的氢氧化锂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施加超声波辐射并加热数小时,再通过清洗、过滤、干燥,即得修复后的钴酸锂材料。通过上述方法可有效去除钴酸锂晶体表面的有机物,使溶液中的锂离子补充进入到失效钴酸锂晶体中,使修复后的钴酸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再生。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正极片的回收方法及其应用。本申请回收方法包括,将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片放入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采用超声磁场震荡,使正极材料与箔片分离,获得含磷酸铁锂的黑色混合溶液;对黑色混合溶液过滤,获得磷酸铁锂膏体;用去离子水洗涤磷酸铁锂膏体,干燥,获得贫锂的磷酸铁锂,将其加入氢氧化锂溶液中,超声条件下60℃~120℃恒温0.5h~6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获得修复的磷酸铁锂。本申请回收方法,操作简单、过程易控制、能耗低、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物;不仅能避免大量废旧电池浪费,而且能缓解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压力;回收的磷酸铁锂可直接作为正极材料使用,并具有良好的容量保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