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

0

一种电动公交车无人自动充电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397933.3      申请日:2018-11-22      公告号:CN109532530B      公告日:2020-03-31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当前权利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发明人:吴勇   伍旭东   王东   张金生   陈兴   檀生辉   卫祥   何滇   张玉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公交车无人自动充电系统,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防雨棚、充电桩、充电组件、停车平台以及受电装置,所述充电桩安装于防雨棚的一侧,所述充电组件安装于防雨棚的底面,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电极、充电座、横向电机、丝杠、丝杠螺母、定位板以及收纳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充电稳定性好,受电装置能够与充电组件自动对接,整个充电过程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且停车方便,误差小。

一种自动对位充电连接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397929.7      申请日:2018-11-22      公告号:CN109638563B      公告日:2020-09-11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当前权利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发明人:吴勇   伍旭东   王东   张金生   陈兴   檀生辉   卫祥   何滇   张玉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对位充电连接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直线导轨、滑块、导引板以及充电组件,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直线导轨上,滑块的下端通过连接件与导引板连接,导引板的前端设有条形槽,所述充电组件安装于条形槽内,本发明通过设置条形槽以及充电组件,省去了传统的充电线+充电头的充电结构,利用导引板和车自身的动力完成充电接头的自动对位和联接,实现自动充电。

一种电动公交车无人自动充电平台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397932.9      申请日:2018-11-22      公告号:CN109532529B      公告日:2020-09-01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当前权利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发明人:吴勇   伍旭东   王东   张金生   陈兴   檀生辉   卫祥   何滇   张玉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公交车无人自动充电平台,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防雨棚、充电桩、充电组件以及停车平台,所述充电桩安装于防雨棚的一侧,所述充电组件安装于防雨棚的底面,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电极、充电座、横向电机、丝杠、丝杠螺母、定位板以及收纳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充电稳定性好,采用可移动式的充电组件,可以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及时调整充电电极所处的位置,同时,在不使用时,也能收至收纳腔内,减少外界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能减少触电危险,整个充电过程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且停车方便,误差小。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机动目标状态预测优化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371984.9      申请日:2018-11-16      公告号:CN109472418B      公告日:2021-07-27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向丽   王策   李海娇   李赞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机动目标状态预测优化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卡尔曼滤波对目标状态预测结果误差大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设定离散时间线性随机动态系统参数;根据设定的系统参数,计算卡尔曼滤波系统状态一步提前预测值和增益矩阵;根据设定的系统参数,计算系统状态误差预测值和系统量测误差预测值;根据系统误差预测值,计算系统误差的增益阵;根据系统误差的增益阵,计算系统状态预测误差的估计值,从而对系统状态预测值进行修正。本发明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使得预测的结果能够更加接近目标运动状态的真实值,可用于对飞机、舰船、汽车这些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

考虑用户行为的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优化调度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332993.7      申请日:2018-11-09      公告号:CN109713696B      公告日:2020-09-01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罗平   程晟   陈潇瑞   姜淏予   闫文乐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行为的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优化调度方法,也就是只有当购电电价高于车载蓄电池放电损耗时,电动汽车才给电网供电。为此,本发明根据实测数据,利用B样条曲线经过初步拟合和局部修正两个步骤分别建立了放电深度和环境温度对蓄电池循环寿命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放电深度因子和温度因子综合考虑两者对蓄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从而得到车载蓄电池每次放电行为所对应的放电损耗。在此基础上,以储能系统的出力和与大电网的交互功率为优化变量,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该系统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自适应遗传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本发明对延长电动汽车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一种检测玻璃可装配性装置、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821819027.3      申请日:2018-11-06      公告号:CN209013914U      公告日:2019-06-21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郝卫东   侯平   曹冬旺   颜京森   王瑞卿   韦善贵   李旭   乔宇杰   龙斌   韦照升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玻璃合格性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玻璃可装配性的装置,包括定位部分、电器容纳部分和线路框架;定位部分,用于被测玻璃的正确安放,和用于检测位点数据正确性采集;电器容纳部分,用于容纳检测触头;线路框架,用于对检测线路的正常安放的保障,并屏蔽外界信号干扰。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框架的线路框架部分利用金属框架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电磁干扰,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数据稳定性强;采集单元的电源电路采用分离式的设计方法,分为STM32电源、AD采集电源、传感器电源三个部分,确保各个部分供电的充分供给以及保障各个部分之间信号能够互相屏蔽而不干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汽车雷达数据的实时增量与自适应聚类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287954.X      申请日:2018-10-31      公告号:CN109447161B      公告日:2021-07-13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蒋留兵   温和鑫   车俐   盘敏容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雷达数据的实时增量与自适应聚类方法,提出将EKF与DBSCAN算法结合来实现汽车雷达数据实时聚类,目的是解决工作在多目标复杂坏境下的汽车雷达数据聚类效率低的缺点,以及无法应对数据密度簇不均匀问题。本发明方法考虑到汽车雷达在对目标进行跟踪预测时常会用到EKF的特点,改进DBSCAN算法,改进的DBSCAN算法可以很大限度上保证聚类结果不受航迹重合的影响;还可以使得卡尔曼滤波参数在同一目标中可以持续迭代,节省了从初始参数迭代需要的时间,提高了聚类效率。本发明方法同时实现增量和自适应DBSCAN聚类,可以保持较低时间内存开销,并且可以用来解决汽车雷达数据簇密度不均匀的情况。

硒化锌作为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139119.1      申请日:2018-09-28      公告号:CN109360986B      公告日:2020-10-13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颜东亮   刘伟岷   徐华蕊   朱归胜

摘要:本发明涉及硒化锌作为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属于铝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将硒化锌用作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仅具有高的放电平台,还具有大的比容量,其中,放电电压平台约为1.8V,在200mA/g电流密度下首圈比容量为164mAh/g左右,使得铝离子电池可更好地被应用于众多领域,如电子工业、通讯产业、电动汽车等。同时,硒化锌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车辆信息采集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026245.6      申请日:2018-09-04      公告号:CN109448160B      公告日:2021-04-06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蔡文郁   郑雪晨   张军   盛庆华   李竹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信息采集系统。现有智能汽车领域中,用户通过各种终端设备享受车联网提供的服务,而这一过程中车内各电子设备的数据交互十分重要。本发明包括核心板、供电电路、双路CAN接口电路、实时时钟电路和双路以太网电路。所述的供电电路为双路CAN接口电路、实时时钟电路和双路以太网电路供电。实时时钟电路为核心板实时同步时间信息。双路CAN接口电路将车内传输速率低于1Mbps的各电子设备输出的信息传输给核心板。双路以太网电路将车内传输速率高于1Mbps的各电子设备输出的信息传输给核心板。本发明将高速传输的数据和低速传输的数据分开采集,提高了车内数据采集的效率。

一种收缩在汽车门板内部的折叠脚托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0958050.9      申请日:2018-08-22      公告号:CN109318778B      公告日:2019-10-22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李志华   柴宇君   许县忠   江德   樊志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缩在汽车门板内部的折叠脚托。脚托通常安放在前排座椅的椅背或底下,影响后排的乘坐空间。本发明脚托框固定在后排门板的脚托安置槽内;卡扣作用块中部铰接在脚托框顶部,顶部与脚托框通过按键复位弹簧连接;脚托释放按键与脚托框构成滑动副,并与卡扣作用块顶部固定;滑轨与脚托框通过铰链一铰接,调角器实现滑轨的角度调节;限位块对滑轨进行限位;滑块与滑轨构成滑动副,脚托一与滑块固定;脚托一设有一体成型的卡扣;卡扣开设有锁销插孔;脚托一与脚托二通过铰链二铰接;脚托二开设有销孔和弹簧安置槽;锁销穿过销孔;锁销的轴肩设置在弹簧安置槽内,并与脚托二通过锁销复位弹簧连接。本发明不影响后排腿部空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