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

0

一种家用汽车专用的安全座椅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0303655.4      申请日:2019-03-11      公告号:CN209833429U      公告日:2019-12-24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姚嘉   卢伟   匡兵   李剑英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汽车专用的安全座椅,包括头枕和主杆,所述头枕与侧板一体成型,且侧板上粘贴有第一头部护垫,同时第二头部护垫粘贴在头枕的中部,头枕通过连接杆插接在第一靠背的内部,且连接杆设置为两组,第一靠背上端中部粘贴有颈部垫,且第一靠背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侧保护垫,同时第一靠背右下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杆的尺寸相适配,且第一靠背左下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同时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杆的尺寸相适配。该家用汽车专用的安全座椅,通过旋转调节旋钮,来改变第一靠背与第二靠背之间的距离,从而适配不同年龄段的孩童等弱势群体,减少占地面积,易于携带等特点。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结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0303039.9      申请日:2019-03-11      公告号:CN209833328U      公告日:2019-12-24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姚嘉   卢伟   张颖   肖应辉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防撞结构,包括车门、外底框和内底框,所述车门的内侧面设置有窗框和外底框,且窗框和外底框的外圈环设有橡胶套,所述车门的边缘设置有门边框,所述外底框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防撞层,所述第一防撞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防撞层,所述第二防撞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三防撞层,所述第三防撞层的内侧设置有内底框,所述内底框的中心设置有门把手。该汽车车门防撞结构,整体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多层防撞结构,分别进行防撞和抗冲击,更好的保护好乘客安全,同时也能更好的防护好车门框架,提高车门的变形稳定性和碰撞吸收性能,减小冲击荷载的波动性的作用,使整个车门更加的牢固,使用更安全可靠,保障使用寿命。

行驶模式下电动汽车充馈电匹配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175629.2      申请日:2019-03-08      公告号:CN109740974B      公告日:2021-01-12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冷甦鹏   陈田田   刘浩   吴耘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驶模式下电动汽车充馈电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请求信息和馈电请求信息,确定充电电动汽车和馈电电动汽车的行驶计划,确定动态馈电位置,计算电动汽车参与馈电的动态馈电成本和馈电收益,以最大化馈电总收益为目标函数,匹配充电电动汽车和馈电电动汽车。本发明基于充电电动汽车和馈电电动汽车各自的行驶计划,动态选择馈电位置,优先匹配行驶路线相似的充馈电电动汽车,并且以最大化馈电总收益为目标函数,在电量与电价的约束下,使得电量需求量较大的电动汽车和富余电量较多的馈电电动汽车优先匹配,提升了系统总馈电电量成交量,减小了电动汽车的额外馈电时间代价和馈电电量开销。

一种停车场车位与电动汽车充电联合调度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128819.9      申请日:2019-02-21      公告号:CN109727482B      公告日:2020-06-09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冷甦鹏   熊泽尹   毛玉明   刘浩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停车场车位与电动汽车充电联合调度方法,属于车联网领域。本发明在停车场充电场景上,把停车场车位按照用户需求分类,形成充电车位和停车车位;且从停车场的角度出发建立优化目标,在保证停车场车位利用率的同时最大化停车场利益,把闲置可用的车位尽可能地分配给合适的预约用户;在停车预约用户和充电车位匹配中,引入概率Pc预测后续充电预约用户到来情况以及该匹配成功率,不仅满足了电动汽车的停车和充电服务需求,还充分利用了城市停车场资源,着力解决城市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

一种网联汽车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114406.5      申请日:2019-02-14      公告号:CN110018678B      公告日:2021-05-14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陈勇   朱培坤   李猛   陈章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联汽车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将网联汽车控制系统分为信息层和控制层,其中信息层采用基于遗传粒子群滤波进行信息节点的输出状态参数估计,计算与实际输出状态参数的残差,据此进行故障诊断;控制层采用多层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控制节点的输出状态参数估计,计算与实际输出状态参数的残差,据此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为网联汽车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故障诊断方法,为网联汽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种网联汽车控制系统的故障容错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115535.6      申请日:2019-02-14      公告号:CN109981339B      公告日:2021-03-30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陈勇   朱培坤   李猛   陈章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联汽车控制系统的故障容错控制方法,将网联汽车控制系统分为信息层和控制层,其中信息层容错控制采用网络信息冗余实现,当信息节点发生故障时,采用网络拓扑变结构理论对其他正常的信息节点进行重组恢复通信,基于空间几何理论对故障节点的状态进行估计;控制层容错控制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实现,对于每个控制节点,为每个输出参数训练一个径向基神经网络,当控制节点故障时,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代替其工作,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本发明可以保证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行驶。

一种智能汽车多层立体网联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115418.X      申请日:2019-02-14      公告号:CN109921924B      公告日:2021-07-13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陈勇   朱培坤   李猛   陈章勇   周世濂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多层立体网联控制系统建模方法,首先用网络控制系统理论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理论对智能网联汽车中的智能车、车与路、车与车、车与网络的信息交互和网联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获取各个节点间信息交互数据,基于以上数据建立以智能车本身信息、车与路信息、车与车信息、车与网络信息为输入的多层立体网联控制系统模型,对该系统模型的耦合信息进行解耦,对相应的矩阵进行稀疏表达,得到解耦后的系统模型。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无人汽车的控制。

一种V2X环境下弯道区域无缝通信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111713.8      申请日:2019-02-12      公告号:CN109767651B      公告日:2021-05-25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赵红专   梁栩嘉   尹惠瑾   薛恺   李文勇   周旦   周奕捷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V2X环境下典型弯道区域的无缝通信方法,属于交通信息感知和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提取弯道中人、车、路、环境信息,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汽车弯道避撞安全距离方程和吸引力因子模型;判断前后车相对距离Dr是否小于安全距离,判断安全度的评价等级,并根据判断决定是否切换通信模式及是否启动避撞系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多因素对驾驶员驾驶操作的影响,为无缝通信的判决提供参考依据并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基于ORB-SLAM的高精度车辆定位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075818.2      申请日:2019-01-25      公告号:CN109631855B      公告日:2020-12-08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余航   赵乐   许录平   赵恒旺   冯冬竹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RB‑SLAM的高精度车辆定位方法,主要解决当前ORB‑SLAM经典定位算法定位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为:选取标定板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并对摄取到的图像进行立体校正;检测校正图像中的ORB特征点并完成特征点提取;利用双目稀疏特征匹配方法将提取到的特征点进行匹配,再利用相邻帧特征跟踪的方法获取当前相机位姿信息,构建局部地图;对建立的局部地图进行闭环检测与全局优化,以完成视觉地图的建立,并保存视觉地图;根据图像中匹配特征点数量选择车辆定位方案,并通过读取视觉地图确定出目标车辆的最终位置。本发明提高了车辆定位精度和鲁棒性,可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管理及安全处置。

既可上台阶又可平地行驶的多用途轮胎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038176.9      申请日:2019-01-16      公告号:CN109677206B      公告日:2020-09-01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李志华   傅东金   樊志华   李广   王叶民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既可上台阶又可平地行驶的多用途轮胎及其使用方法。传统轮胎不具备攀爬能力。本发明滑槽板设有沿轴套周向均布的n个滑槽和弹簧挂柱一;每个滑槽与一根连接件内端的弹簧挂柱二构成滑动副;每个弹簧挂柱二与对应的弹簧挂柱一通过一根弹簧连接;连接件外端固定刚性架;连接刚性架与连接件的销轴上通过轴承支承有滚子;凸轮与所有滚子均构成凸轮副;滚子在凸轮的回程段上运动时,弹簧的拉力将连接件、滚子和胎体沿着轮辐的滑槽拉向轮辐中心;滚子在凸轮的推程段上运动时,连接件、滚子和胎体沿着轮辐的滑槽远离轮辐中心。本发明可供轮椅、婴儿车之类载具在平地上使用,且上台阶时相比传统轮胎翻转的角度更小,更稳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