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

0

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电磁干扰分级抑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928901.2      申请日:2020-09-07      公告号:CN112061047B      公告日:2022-02-01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南通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电子科技大学, 南通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勇   周世濂   尹浩然   陈章勇   李龙芳   贲树俊   顾乡   张颖   李楠   宗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电磁干扰分级抑制方法,包括电动汽车主要电磁干扰源的分级、电磁干扰分级抑制。本发明针对电动汽车主要电磁干扰源,进行了分级,分为器件层,模块层,系统层。针对整车的电磁干扰,设计了分级抑制方法,包括器件层一级抑制:器件‑线抑制方法;模块层二级抑制:多级滤波器抑制方法;系统层三级抑制:混合接地优化抑制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的多源电磁干扰问题,并针对性设计分级抑制方法,保证电动汽车正常、稳定工作。

一种汽车座椅机械滑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930597.5      申请日:2020-09-07      公开号:CN111907384A      公开日:2020-11-10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赵亮亮   吴强   刘夫云   杨运泽   伍建伟   陈雪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机械滑轨,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滑轨、锁止件和解锁件,锁止件与滑轨滑动连接,并位于滑轨的内侧,解锁件与锁止件相互配合,每组滑轨均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上滑轨和下滑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上滑轨包括止位栅和外滑条,止位栅位于上滑轨相对靠近锁止件的一侧,外滑条位于上滑轨相对远离锁止件的一侧,且外滑条沿滑轨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滑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机械滑轨的结构,利用栅齿与锁止件相互配合,实现对滑轨的位置的固定,又利用滚珠组与锁止件的配合,实现提升机械滑轨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机械滑轨的使用体验。

一种景区旅游用智能电动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913207.3      申请日:2020-09-03      公开号:CN111845972A      公开日:2020-10-30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唐荣江   顾昱彬   郑伟光   鲍家定   何水龙

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及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区旅游用智能电动汽车,通过配置有高精度定位装置、智能巡航装置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智能AI的智能电动汽车,可以实现根据景区的路况和人员状况适时自动调整车辆或提供最佳方案供驾驶员参考,使得景区的人员流动有序进行,对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游客舒适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870719.6      申请日:2020-08-26      公告号:CN111976497B      公告日:2022-07-22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郑伟光   马晓楠   许恩永   冯高山   辛伟伟   李燕青   徐小红   覃记荣   郭葵   马秋香   韦尚军   吉春宇

摘要:

一种高效智能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854928.1      申请日:2020-08-24      公告号:CN111942226B      公告日:2021-10-22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当前权利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发明人:檀生辉   朱岳松   吴勇   陶振   王东   伍旭东   刘恒   王凯   吴二导   孙鸿健   姜敏   何志维   齐红青   王铭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智能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水箱、电动机冷却系统、水暖PTC、冷水机、电池冷却系统、汽车机舱散热器、前舱盖散热组件以及后备箱盖散热组件,本发明利用汽车前后盖板的空间,并配合整车热管理系统,实现了既能高效散热又能高效利用热量的目的,不仅利用了太阳能,也利用了雨雪天气以及低温的散热特性,并配合汽车前后盖板,实现了高效控温。

一种能及时灭火并自动断电的新能源充电桩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0837736.X      申请日:2020-08-19      公告号:CN111942196B      公告日:2021-09-21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当前权利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发明人:檀生辉   陶振   吴勇   王东   朱岳松   伍旭东   刘恒   王凯   吴二导   孙鸿健   姜敏   何志维   齐红青   王铭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及时灭火并自动断电的新能源充电桩,涉及新能源领域,包括罐体、熔断阀一、熔断阀二、充电桩以及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设于固定盒内。采用熔断阀作为失火监测的装置,与传感器不同,此阀门无需连接控制器,遇到高温自动打开,避免控制系统故障带来的影响,熔断阀打开,罐体内的二氧化碳自动释压喷出灭火,高压二氧化碳喷出时,带动挡板转动,将动力通过转动件以及连杆传给活塞缸,再由活塞缸进一步提升作用力,并驱动陶瓷刀切断电源线,电源线在弹簧作用下弹开分离,避免电源断开不及时带来的触电危险。整套装置无需电信号控制,属于被动灭火以及断电,无电信号控制所以不受火情影响,故障率低,安全性较高。

一种纯电动汽车单轴串联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812312.8      申请日:2020-08-13      公开号:CN111873807A      公开日:2020-11-03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郑伟光   马晓楠   许恩永   冯高山   辛伟伟   李燕青   黄蕾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单轴串联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及系统,包括,制动踏板信号传感器将制动信号传送给所述整车控制器以判断是否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所述液压制动主缸根据制动踏板力对前后轴制动力按比例进行分配;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电池特性、电机特性和车速等限制条件判断是否启动电机制动;当SOC值满足20%10km/h时启动所述电机制动,并计算出所述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力Fmax;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电机参与制动的制动力并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完成单轴串联制动能量回收。本发明在前轴液压制动回路安装调压阀以实现对前轴液压制动力的控制,制动时优先采用电制动,提高制动回收效率。

安全带紧急斩断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792038.2      申请日:2020-08-08      公开号:CN111959431A      公开日:2020-11-20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当前权利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发明人:李树强   郭晓燕   李帅   邓桂扬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紧急斩断器。包括壳体、刀架和刀片;壳体中安全带通道;该刀片固定地安装于刀架上;该刀架安装于壳体上,壳体与刀架之间设有使刀架在一待命位置和一斩断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限位机构;刀片于刀架处于待命位置时抽离安全带通道;该刀片于刀架处于斩断位置时呈拦截安全带通道状地插入安全带通道;该壳体与刀架之间设有使刀架具有始终回到待命位置的趋势的弹性复位机构;该刀架具有可供拍击的外端部。本发明能够通过拍击刀架即可实现斩断安全带,便于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通过设置的弹性复位机构能够实现重复使用,尤其是可以重复多次拍击刀架,当一次拍击未能斩断安全带的情况出现时,可以进行多次拍击以最终斩断安全带。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787174.2      申请日:2020-08-07      公开号:CN111835125A      公开日:2020-10-27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当前权利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发明人:夏百战   杨亮   戚远航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包括有外壳,在所述外壳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在所述前端盖上设有轴孔,在所述外壳内壁是设有吸热环,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直径比外壳的直径大,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设有转动散热环,所述转动散热环前后分别活动连接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上,所述转动散热环、前端盖、后端盖和外壳形成环型散热腔,在所述吸热环的外壁上均布有散热柱,在所述外壳上均布有散热孔,所述散热柱穿过散热柱延伸至环型散热腔内,在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能向环型散热腔内输送冷却液的循环冷却组件,在所述转动散热环上均布有向外凸起的散热凸起部,在所述散热凸起部内设有散热腔。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电动汽车防侧翻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0776388.X      申请日:2020-08-05      公开号:CN111891118A      公开日:2020-11-06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权利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景晖   安伟彪   刘溯奇   刘飞   匡兵   黄春跃   王刚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电动汽车防侧翻控制方法,基于车辆平面动力学模型数据和车辆侧倾动力学模型数据建立车辆状态观测和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基于车辆的横向运动和横摆运动动力学方程实时计算轮胎的侧偏刚度;同时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车辆状态量进行实时估算;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车辆防侧翻控制器,包括建立预测模型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并对其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处理;建立目标函数;对输入和输出进行约束;将目标函数转化成标准二次规划的形式进行求解,能根据当检测到车辆的翻车指数与设定阈值的比较结果进行对应的操作,以降低四轮独立驱动车辆在某些极限工况下的侧翻风险,提高车辆的驾驶安全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