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中南大学专利

0

一种中强耐热镁合金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410021998.3      申请日:2014-01-18      公告号:CN103774016B      公告日:2016-04-06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刘楚明   蒋树农   肖宏超   万迎春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强耐热镁合金。合金质量百分成分为:铝:7.5-9.0%,银:0.02-0.80%,锌:0.35-0.55%,稀土:0.01-0.10%,钙:0.001-0.020%,锰:0.05-0.20%,其余为镁及不可去除的杂质元素。添加稀土元素能显著提高镁合金的强度;适量添加银、钙能有效改善合金的高温性能。该合金在T5态室温抗拉强度≥350MPa,屈服强度≥210MPa,伸长率≥6%;150℃抗拉强度≥240MPa,屈服强度≥180MPa,伸长率≥18.0%,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领域要求高温服役条件的结构件,满足航空、航天及汽车工业的要求。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汽车起重机三维仿真路径规划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310426717.8      申请日:2013-09-18      公告号:CN103496632B      公告日:2015-04-08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安剑奇   舒世龙   吴敏   陈芳   何勇   唐修俊   熊永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汽车起重机三维仿真路径规划方法,将云计算应用于三维吊装仿真系统中,用一台计算机主管主节点运算,多台计算机主管从节点运算,从而构成基于云计算的三维吊装仿真平台。在此平台上,运用云计算的并行计算优势,将主节点按其自由度进行从节点划分,各个从节点之间形成逻辑上的云并行计算,在得到最优路径的同时,使路径规划方法的计算实时性得到保证。提高了系统寻径速度,解决了复杂场景导致的汽车起重机三维吊装仿真过程计算实时性差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空间二维映射的汽车起重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310152931.9      申请日:2013-04-27      公告号:CN103278153B      公告日:2016-01-13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安剑奇   吴敏   唐修俊   何勇   曹卫华   王令   朱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二维映射的汽车起重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针对汽车起重机的三维路径规划问题,将三维空间转化为带有高度信息的二维地图,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搜索算法和回退策略。本发明为汽车起重机的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提高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

近地环境运动物体空气动力特性实验平台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310153177.0      申请日:2013-04-27      公告号:CN103207059B      公告日:2014-06-25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田红旗   梁习锋   杨明智   周丹   张健   刘堂红   熊小慧   王中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环境运动物体空气动力特性实验平台,近地环境运动物体包括汽车、列车和飞机;实验平台包括回流式风洞装置、模型、模型加速装置、模型制动装置,风速仪和配置有计算机的中央控制台,中央控制台与回流式风洞装置的电控部分和风速仪电连接;模型上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在回流式风洞装置的气流回路中设置侧风实验段,侧风实验段由面对面布置的出风口和集风口组成;在出风口和集风口之间设置轨道,轨道分为加速段、无侧风实验段、侧风实验段和制动段;模型在加速段被加速到设定速度后自由滑行,依顺序通过无侧风实验段、侧风实验段和制动段,期间,传感器、天平等测试仪器获取压力、气动力等信息,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起重机吊装仿真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210113107.8      申请日:2012-04-17      公告号:CN102663196B      公告日:2014-04-16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吴敏   安剑奇   唐修俊   曹卫华   熊永华   龚源   王令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起重机吊装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新建工程并为新工程设定一个工程名;步骤2:建立起重机模型;步骤3:添加吊装物和障碍物;步骤4:设置吊装目标点;步骤5:通过键盘操作来实现吊装模拟操作,直到吊装物到达吊装目标点,吊装结束,保存从吊装起始点到吊装目标点的操作过程。吊装模型的建立采用自定义配置模式或基于工况查询并添加的模式。该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起重机吊装仿真方法易于实施、能准确地模拟起重机吊装作业过程。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吊臂挠度的仿真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210113409.5      申请日:2012-04-17      公告号:CN102662331B      公告日:2014-03-12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吴敏   安剑奇   周斌   何勇   王巍   刘庆生   林艺辉   魏风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吊臂挠度的仿真方法,包括利用Pro/E软件建立起重机模型和环境模型,根据工况对挠度形变进行计算,对模型进行节点设置及管理,在起重机模型中将挠度形变添加至吊装过程中的起重机模型上,对起重机进行挠度驱动,使吊装仿真过程的起重机产生挠度形变,提高了吊装操作的仿真精度,对吊装方案的制定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提高了实际操作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避免了重复操作,加快了工作效率。

一种无树脂全陶瓷基汽车刹车片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110092152.5      申请日:2011-04-13      公告号:CN102229493B      公告日:2013-07-10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刘咏   逯峙   刘伯威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树脂全陶瓷基汽车刹车片,其材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羟基磷灰石20-40,铜纤维10-30,碳纤维3-5,钛酸钾纤维2-5,石墨5-10,FeCr2O42-10,硫化锑5-10,云母10-20,重晶石2-10。其制备方法包括:按设计的各组分配比配料、混合;然后在1050~1150℃热压成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脱模,得到无树脂全陶瓷基汽车刹车片胚体;按设计要求,将汽车刹车片胚体进行机加工,得到无树脂全陶瓷基汽车刹车片。本发明组分配比合理、制备工艺简单、高温稳定性好,适用于高速运行车辆刹车制动用;性价比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其制备方法简单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玻璃陶瓷基汽车刹车片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110092163.3      申请日:2011-04-13      公告号:CN102229467B      公告日:2012-11-07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刘咏   逯峙   刘伯威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陶瓷基汽车刹车片,其材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氟金云母6~32,氟磷灰石4~28,铜纤维10~30,碳纤维5~10,钛酸钾纤维2~5,云母5~15,硫化锑5~10,FeS22~5,氧化锆3~6,石墨5~10,FeCr2O42~5,重晶石5~10。其制备方法包括:按设计的各组分配比配料、混合;然后在900℃左右热压成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脱模,得到玻璃陶瓷基汽车刹车片胚体;按设计要求,将汽车刹车片胚体进行机加工,得到玻璃陶瓷基汽车刹车片。本发明组分配比合理、制备工艺简单、高温稳定性好,适用于车辆高速运行时的刹车制动;性价比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其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多相颗粒增强的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110077104.9      申请日:2011-03-29      公告号:CN102102156B      公告日:2012-06-06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肖代红   袁铁锤   欧小琴   王薪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颗粒增强的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硼化钛、碳化钛、硅化钛、钛硅碳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按照各组元的重量百分比称取一定粒度的钛粉、碳化硼粉、碳化硅粉、合金化元素粉。采用混合法将粉末混合均匀。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生坯。将生坯放入真空热压烧结炉中进行烧结,随炉冷却后得到原位自生多相颗粒增强的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在混料时同时添加不同比例的碳化硼粉和碳化硅粉,原位反应生成含硼化钛、碳化钛、硅化钛、钛硅碳等多相颗粒弥散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适用于航空航天、先进武器系统、汽车发动机等高比强、高比刚性及耐磨耐腐蚀性能的要求。

一种铜硅合金改性炭/陶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010300558.3      申请日:2010-01-21      公告号:CN101818048B      公告日:2012-09-19     

申请人:中南大学      当前权利人:中南大学

发明人:肖鹏   李专   周伟   李鹏涛

摘要:一种铜硅合金改性炭/陶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炭纤维预制体进行高温热处理;2、将热处理后的炭纤维预制体进行化学气相渗透和(或)树脂浸渍/炭化致密化处理,得到低密度炭纤维增强基体炭(C/C)多孔体材料;3、Cu、Si熔渗粉配制;4、将Cu、Si熔渗粉置于石墨坩锅中,将C/C多孔体材料平铺于石墨坩锅中的粉末上,于高温真空炉中进行非浸泡式熔融浸渗,通过Si与C及Si与Cu的反应复合成一体制得铜硅合金改性C/C-SiC摩擦材料。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易控,制备成本低,制备的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可控、导热性能优异;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在飞机、高速列车和汽车等军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