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厦门理工学院专利

0

一种汽车落水安全逃生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0170623.1      申请日:2018-03-01      公告号:CN108248541B      公告日:2023-07-04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唐友名   张袁伟

摘要:

一种基于三维造型确定汽车转向角的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1473973.7      申请日:2017-12-29      公告号:CN108229002B      公告日:2021-03-23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刘金武   易子超   陈阿龙   吴新良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造型确定汽车转向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转向系统结构模型;步骤2,建立转向前右转向拉杆‑转向节几何模型;步骤3,建立右转向拉杆外端球铰中心绕主销中心线转动锥面轨迹三维模型;步骤4,建立右转向拉杆外端球铰中心绕右转向拉杆内端球铰中心转动球面轨迹三维模型;步骤5,基于步骤3和步骤4,获得右转向拉杆外端球铰中心的三维坐标;步骤6,计算转向角。此种方法采用AUTO CAD三维建模求“交集”的方法确定转向拉杆外球铰中心B点位置,从而确定转向角,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利用画法几何方法确定锥面三维模型和球面三维模型形状尺寸,有利于提高三维模型建模效率。

用于确定汽车转向角的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1298594.9      申请日:2017-12-08      公告号:CN108009367B      公告日:2021-04-06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刘金武   易子超   陈阿龙   梅丽芳

摘要:用于确定汽车转向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转向系统结构模型;S2,建立满载工况右转向拉杆‑转向节的几何模型;S3,基于满载工况右转向拉杆‑转向节的所述几何模型以及几何理论,在斜投影面的基础上建立转向节位置二维模型;并获得右转向拉杆外端球铰中心在斜投影面上的位置坐标;S4,模拟转向节与右转向拉杆的运动,根据获得所述右转向拉杆外端球铰中心在斜投影面上的位置坐标,建立转向角计算二维模型,获得转向角。本发明通过将转向节和右转向拉杆投影在斜投影面上,绘制两个相交的运动轨迹,确定右转向拉杆外端球铰中心在斜投影面上的位置。采用CAD二维建模方法确定转向节位置,从而确定转向角,具有直观性好、成本低、精度高的优点。

一种基于数字化接口矩阵的客车底架模块连接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710794600.3      申请日:2017-09-06      公开号:CN107633119A      公开日:2018-01-26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韩锋钢   刘胜   彭倩   潘怀杰   吴金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接口矩阵的客车底架模块连接方法,在模块划分的基础上确定主、次模块,并建立模块接口的数字化矩阵,通过提取模块结合面的结构特征参数并依照特定的排序组合而得到。所建立的模块接口矩阵能够反映模块的可变和不可变结构参数,同时设计人员能够通过接口矩阵间的母子关系,从而识别产品设计时模块间的可连接性前提。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对模块接口研究的缺口,有利于发展汽车行业的平台化和模块化设计。

一种汽车转向轮前束变化确定的三维造型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767290.6      申请日:2017-08-31      公告号:CN107685771B      公告日:2019-05-28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刘金武   易子超   陈阿龙   吴新良   许建民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轮前束变化确定的三维造型方法,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包括建立转向系统结构模型,建立满载工况转向拉杆‑转向节几何模型,然后分别建立转向节的转动锥面轨迹三维模型以及转向拉杆的转动球面三维模型。在上述基础上,获得转向节与转向拉杆的交点计算三维模型,通过确定载荷变化前后转向节与转向拉杆的交点位置,利用转向节与转向拉杆几何模型,获得转向节载荷变化前后的转动角度,确定汽车前束变化。本发明采用三维建模方法确定转向节与转向杆交点位置,即转向拉杆外端球铰中心,从而确定前束变化,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利用画法几何方法确定锥面三维模型和球面三维模型形状尺寸,建模效率高。

一种小型汽车清洗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528596.6      申请日:2017-07-01      公告号:CN107259778B      公告日:2019-08-02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邱亦睿   陈晓思   李晓云   刘鹏燕   巩子瑜   刘童

摘要:本发明一种小型汽车清洗装置,包括底座、传动齿轮件、链条传动件、导杆、伸缩单元、清洗毛刷、驱动电机和喷水单元;所述导杆的数量为两根且垂直于地面向上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相正对的两个侧壁上;所述伸缩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伸缩单元包括剪叉式连杆、若干个弹簧和若干个导滑套;所述导滑套包括主导滑套和设置于所述主导滑套两侧的两个分导滑套,所述导滑套均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主导滑套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分导滑套上;所述链条传动件可带动所述伸缩单元和所述清洗毛刷在导杆长度方向上做往复运动。本发明一种小型汽车清洗装置方便携带且清洗效果好。

安全带肩垫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456374.8      申请日:2017-06-16      公告号:CN107097748B      公告日:2023-08-15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韩勇   邢孔誉   王丙雨

摘要:

一种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378832.0      申请日:2017-05-25      公告号:CN107083882B      公告日:2022-08-23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周薇   郑运鸿   赵晶   李平凡   周承仙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包括门锁总成、车门内开启装置、车门锁定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和信号处理单元。此种系统在检测到汽车后方移动物体有可能与开启状态下的车门发生碰撞时,会使车辆进入车门延时开启保护模式,从而兼顾车门防撞保护和开启便利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一种配备有如前所述的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的汽车,所述汽车配备的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包括: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门锁总成,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车门内开启装置,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车门锁定装置,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信号检测装置,以及一个信号处理单元。

一种汽车转向轮前束变化确定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133792.3      申请日:2017-03-08      公告号:CN106874619B      公告日:2019-12-06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刘金武   杨宗哲   黄继文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轮前束变化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转向系统结构模型;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拉杆和转向节,转向拉杆与转向节连接;步骤二、建立满载工况转向拉杆‑转向节几何模型;即所述转向系统的所述转向拉杆至所述转向节传动段;步骤三、建立减载工况转向拉杆‑转向节几何模型图;在满载工况的基础上,调整车架高度,模拟转向拉杆‑转向节运动规律,根据画法几何投影理论,建立减载工况转向拉杆‑转向节几何模型图;步骤四、确定转向轮前束变化,通过测量载荷变化前后转向节的转动角度获得。利用本发明分析转向轮前束变化更具有直观性,且效率高、精度高;利用画法几何方法有利于提高分析结果正确性,提高分析效率。

一种租赁汽车的身份识别钥匙系统及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710117701.7      申请日:2017-03-01      公开号:CN106627486A      公开日:2017-05-10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唐友名   董坤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租赁汽车的身份识别钥匙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的控制器、远程通信模块、车门身份识别模块和一键启动身份识别模块,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在支付押金或经身份认证后,取得车辆的使用权,然后用户终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身份识别模块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车辆的远程通信模块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传递给车辆的控制器,用户即可通过车辆的车门身份识别模块打开车门、一键启动身份识别模块启动驾驶车辆。本发明在用户的身份信息上传成功后,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无需携带用户终端,使用方便快捷,且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程度高,可实现无钥匙自助租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