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厦门理工学院专利

0

一种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及配备其的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720592161.3      申请日:2017-05-25      公告号:CN206785164U      公告日:2017-12-22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周薇   郑运鸿   赵晶   李平凡   周承仙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包括门锁总成、车门内开启装置、车门锁定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和信号处理单元。此种系统在检测到汽车后方移动物体有可能与开启状态下的车门发生碰撞时,会使车辆进入车门延时开启保护模式,从而兼顾车门防撞保护和开启便利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配备有如前所述的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的汽车,所述汽车上的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包括: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门锁总成,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车门内开启装置,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车门锁定装置,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信号检测装置,以及一个信号处理单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378832.0      申请日:2017-05-25      公告号:CN107083882B      公告日:2022-08-23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周薇   郑运鸿   赵晶   李平凡   周承仙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包括门锁总成、车门内开启装置、车门锁定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和信号处理单元。此种系统在检测到汽车后方移动物体有可能与开启状态下的车门发生碰撞时,会使车辆进入车门延时开启保护模式,从而兼顾车门防撞保护和开启便利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一种配备有如前所述的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的汽车,所述汽车配备的防碰撞车门延时开启系统包括: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门锁总成,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车门内开启装置,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车门锁定装置,对应每个车门设置的信号检测装置,以及一个信号处理单元。

一种基于DSP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720291100.3      申请日:2017-03-23      公告号:CN206870877U      公告日:2018-01-12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潘翔宇   林海滨   张达敏

摘要: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DSP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包括DSP控制器、LCD显示模块、刷卡计费模块、电气检测模块;所述DSP控制器内嵌入一个操作控制系统;所述LCD显示模块与所述DSP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相应的操作提示、工作状态信息、充电信息;所述刷卡计费模块与所述DSP控制器连接,用于实现刷卡服务;所述电气检测模块与所述DSP控制器连接,用于在充电前自动检测充电电路的电气连接,检测无故障后启动充电。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其它控制器的情况下,在DSP控制器内嵌入一个操作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实现相关信息的显示、刷卡服务、电气检测、智能充电等。降低了成本,并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汽车转向轮前束变化确定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710133792.3      申请日:2017-03-08      公告号:CN106874619B      公告日:2019-12-06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刘金武   杨宗哲   黄继文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轮前束变化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转向系统结构模型;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拉杆和转向节,转向拉杆与转向节连接;步骤二、建立满载工况转向拉杆‑转向节几何模型;即所述转向系统的所述转向拉杆至所述转向节传动段;步骤三、建立减载工况转向拉杆‑转向节几何模型图;在满载工况的基础上,调整车架高度,模拟转向拉杆‑转向节运动规律,根据画法几何投影理论,建立减载工况转向拉杆‑转向节几何模型图;步骤四、确定转向轮前束变化,通过测量载荷变化前后转向节的转动角度获得。利用本发明分析转向轮前束变化更具有直观性,且效率高、精度高;利用画法几何方法有利于提高分析结果正确性,提高分析效率。

一种租赁汽车的身份识别钥匙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720192005.8      申请日:2017-03-01      公告号:CN206781701U      公告日:2017-12-22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董坤   唐友名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租赁汽车的身份识别钥匙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的控制器、远程通信模块、车门身份识别模块和一键启动身份识别模块,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在支付押金或经身份认证后,取得车辆的使用权,然后用户终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身份识别模块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车辆的远程通信模块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传递给车辆的控制器,用户即可通过车辆的车门身份识别模块打开车门、一键启动身份识别模块启动驾驶车辆。本实用新型在用户的身份信息上传成功后,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无需携带用户终端,使用方便快捷,且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程度高,可实现无钥匙自助租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汽车碰撞模拟台车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720189207.7      申请日:2017-02-28      公告号:CN206523286U      公告日:2017-09-26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于国飞   叶诚伟   赵紫薇   郭阳阳   陈怀博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碰撞模拟台车装置,包括台车、导轨;所述台车包括滚轮机构、碰撞板、碰撞块、承载台,所述滚轮机构设于所述碰撞板底部,所述碰撞块设于所述碰撞板的碰撞端上,所述承载台设于所述碰撞板上,所述滚轮机构包括若干个轮架组,所述每个轮架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轮架;所述每一轮架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滚轮放置板、第二滚轮放置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放置板与所述第二滚轮放置板的轮架连接板;所述第一滚轮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滚轮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的第二表面,使每一所述轮架与所述导轨呈夹持状态。

一种纯电客车能耗监控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720180472.9      申请日:2017-02-27      公告号:CN206523557U      公告日:2017-09-26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方遒   袁江南   许师中

摘要:一种纯电客车能耗监控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电能耗采集模块、第一处理电路、坡度传感器、第二处理电路、转向角传感器、第三处理电路、车速传感器、第四处理电路、加速传感器、第五处理电路、制动踏板传感器、第六处理电路、声音提示模块、汽车仪表显示、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电能耗采集模块、所述坡度传感器、所述转向角传感器、所述车速传感器、所述加速传感器、所述制动踏板传感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第二处理电路、第三处理电路、第四处理电路、第五处理电路、第六处理电路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输出分别连接所述声音提示模块、汽车仪表显示、无线发射模块。用于监测的车辆能耗,车辆行驶状态,实时在线计量及统计分析。

一种新型上下车踏步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610841032.3      申请日:2016-09-22      公告号:CN106379245B      公告日:2023-06-27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韩勇   唐海平   邢孔誉

摘要: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容器荷电状态估计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610808361.8      申请日:2016-09-08      公告号:CN106354964B      公告日:2020-03-10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卢向军   周振威   谢安   张勇

摘要:一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容器荷电状态估计方法,包括:S1,建立简化的锂离子电容器的动态二阶模型S2,基于所述动态二阶模型,分别建立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S3,对锂离子电容器参数进行辨识获;S4,将建立简化的锂离子电容器二阶模型带入人工免疫粒子滤波进行SOC估计,获取锂离子电容器荷电状态。

柔性约束的机动车限高门架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610212195.5      申请日:2016-04-07      公告号:CN105839560B      公告日:2019-10-25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发明人:柯晓龙   刘林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约束的机动车限高门架,包括固定在道路两侧的两立柱及横跨两立柱的限高挡杆,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立柱上设有一变阻尼空气回弹装置,用于连接限高挡杆的一端,另一立柱上设有一沿着道路平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支撑板,用于支撑限高挡杆的另一端。本发明既能起到限高的作用,还能保障驾驶人员的安全,并避免汽车和机动车限高门架遭到破坏,免于频繁更换与维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