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散热组件、散热系统和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222973.5      申请日:2023-09-20      公开号:CN119673890A      公开日:2025-03-21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彭耀锋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散热系统和汽车。上述散热组件包括壳体、弹性件和至少一个液冷单板,每个液冷单板上设有导热层,该导热层背离液冷单板的一侧用于设置对应的芯片。上述至少一个液冷单板和弹性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弹性件用于驱动液冷单板靠近对应的芯片,使液冷单板和芯片分别与导热层充分接触。液冷单板采用浮动安装的方式与芯片连接,减小了导热层的热阻。液冷单板包括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分别用于与液冷系统连接,壳体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进液管与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密封件,第一出液管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使壳体密封性良好,减少冷却液渗漏入壳体内部损坏芯片的情况。

一种预启动方法和设备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156525.X      申请日:2023-09-07      公开号:CN119568063A      公开日:2025-03-07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周天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启动方法和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应用生成预启动模式的预启动指令,并将所述预启动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预启动指令发送至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所述预启动指令得到第一类指令和第二类指令,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指令相应的第一类预启动和与所述第二类指令相应的第二类预启动,对预启动指令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别的预启动指令分别执行相应的预启动,能够提高预启动速度,用户操作简单,智能化高且提高用户体验。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141201.9      申请日:2023-09-05      公开号:CN119567847A      公开日:2025-03-07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梦迪   万华根   黄昕杰   张月睿   余建彩   姜楠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能够使导航界面与驾驶员视角更加匹配,提升驾驶员对实际场景中物体距离感知的准确性,进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包括:在第一时刻,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驾驶员所驾驶的车辆的第一虚拟图标和目标对象的第二虚拟图标,在第一界面中,第一虚拟图标与第二虚拟图标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在第一时刻;在第二时刻,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包括第一虚拟图标和第二虚拟图标,在第二界面中,第一虚拟图标与第二虚拟图标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其中,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且在第一时刻至第二时刻之间,车辆和目标对象是相对静止的,第二长度大于第一长度。

纵向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110205.0      申请日:2023-08-30      公开号:CN117207955A      公开日:2023-12-12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辛付龙   王新宇   陈永尚   陈志强   夏青   邵海龙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纵向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驾驶领域。该方法包括:自动驾驶控制器向电机控制器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确定电机转速;该电机控制器根据该指令确定扭矩;该电机控制器根据该扭矩,控制驱动电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智能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中,有助于提升车辆的控制精度,从而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

一种行驶装置的停靠方法及相关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976499.9      申请日:2023-08-03      公开号:CN118418986A      公开日:2024-08-02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文涛   王凯   孟则辉   贺亚农   晋周南

摘要:一种行驶装置的停靠方法,应用于需要抵靠在停靠障碍上的行驶装置。在该方法中,在行驶装置向停靠障碍行驶的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来获取行驶装置在不同时刻下的运动数据并基于运动数据进一步确定行驶装置在不同时刻下的姿态,来确定行驶装置所轧到的障碍物的坡角和坡高,并进一步基于行驶装置所轧到的障碍物的坡角和坡高来判定行驶装置是否已经轧到停靠障碍,能够基于停靠障碍本身的坡角特征或坡高特征来实现行驶装置精准地抵靠在停靠障碍上。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822066.8      申请日:2023-07-05      公开号:CN119261785A      公开日:2025-01-07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曾侃   祁琪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能够提高车辆功能调节的效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信息;根据上述目标信息从多个操作控件确定目标操作控件;显示上述目标操作控件。其中,上述目标信息包括环境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上述环境信息用于指示车辆内部环境和/或车辆外部环境,上述操作控件用于控制车辆。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根据环境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从众多操作控件中确定用户需要的目标操作控件并显示目标操作控件,由此节省了用户从大量的操作控件中来查找需要的目标操作控件的时间,提高了车辆功能调节的效率。

扫描装置、激光雷达及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791108.6      申请日:2023-06-29      公开号:CN119224733A      公开日:2024-12-31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孔卫兵   刘法民   成迪

摘要:提供了一种扫描装置、激光雷达及汽车。扫描装置包括定子、转子、反射部和编码器,转子包括转轴和转子壳体,转轴与定子转动连接,转子壳体与转轴固定连接,转子壳体与转轴一并相对定子转动;反射部固定连接于转子壳体的外壁,反射部随转子壳体转动,反射部用于反射光线;编码器包括码盘,码盘固定连接于转子壳体,码盘随转子壳体转动。在采用上述方案时,编码器的分辨率较高,转子壳体可实现的转动角度精度较高,对于反射光线的控制精度较高,扫描装置应用于激光雷达时,可以提高激光雷达的测量精度,提升激光雷达的整体性能,且扫描装置沿转轴的轴向的尺寸可以较小,扫描装置对雷达轴向空间的占用较小,有助于激光雷达小型化。

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781150.X      申请日:2023-06-28      公开号:CN119218014A      公开日:2024-12-31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董啸波

摘要: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供电装置包括能量发射线圈、支撑部件和控制部件;其中,能量发射线圈用于向待充电装置提供能量;支撑部件的第一端与能量发射线圈连接,支撑部件的第二端与第一平面连接,第一平面包括第一充电区域的地面或建筑物的表面;当能量发射线圈在第一位姿发射能量时,控制部件根据第一能量损耗调节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端的位姿,以调节能量发射线圈在第一充电区域中的位姿,第一能量损耗是根据能量发射线圈在第一位姿时发射的能量和待充电装置接收的能量确定的。该方案可以应用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有助于提高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的对准度,进而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移动装置、充电控制方法以及芯片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746663.7      申请日:2023-06-21      公开号:CN119176047A      公开日:2024-12-24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董传龙   赵中令   陈良金   吴浩麟

摘要: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充电控制方法以及芯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该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用于连接充电桩组成充电系统,充电桩用于对移动装置的电芯充电。该方法包括:检测电芯的温度;若电芯的温度等于目标温度,关闭对电芯的加热功能直至充电结束,电芯的温度变化与电芯的内阻以及充电桩提供的充电电流正相关。该方案可以实现电芯的快速充电。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636168.0      申请日:2023-05-31      公开号:CN119058737A      公开日:2024-12-03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少磊   王冠华   姜宝涵   王婉乔   王舒阳   关心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能够提高汽车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目标信息;根据上述目标信息生成意图信息。其中,上述目标信息包括状态信息和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上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车辆的运行状况,上述环境信息用于指示车辆周围环境状况,上述意图信息用于指示车辆驾驶行为的依据。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根据车辆的状态信息和环境信息确定车辆用于指示车辆驾驶行为的依据的意图信息,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意图信息了解车辆执行动作的原因,由此提高汽车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