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倒车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57914.7      申请日:2022-06-29      公开号:CN115230702A      公开日:2022-10-25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许恒   孟俊峰   白丽莎   佟宇琪   王杨   熊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车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倒车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驾驶控制单元、执行单元;其中,信息采集单元,与驾驶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车辆的环境信息,并将采集的环境信息发送至驾驶控制单元;驾驶控制单元,与执行单元电连接,用于基于环境信息生成车辆倒车路线,并基于倒车路线生成执行单元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接收控制指令,并执行控制指令,以完成倒车。本发明通过信息采集单元采集车辆周围环境信息,驾驶控制单元生成控制指令,执行单元执行控制指令完成车辆倒车,实现了车辆的自动倒车,提高了车辆的智能性,同时也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驾驶风格的识别方法、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53907.X      申请日:2022-06-29      公开号:CN115158329A      公开日:2022-10-1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何云廷   王文彬   康子怡   王旭   郭泽琪   张维轩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风格的识别方法、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当前车辆行驶在当前路段上,获取当前车辆的车辆数据和导航信息,其中,车辆数据包括:驾驶员操作数据和车辆状态数据;基于车辆数据和导航信息,得到驾驶风格特征;对驾驶风格特征进行识别,得到当前车辆的目标驾驶风格。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针对实时驾驶风格进行识别时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能释放负氧离子的汽车风道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60386.0      申请日:2022-06-29      公开号:CN115091925A      公开日:2022-09-23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任晓珊   王超   张宇璇   王迪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释放负氧离子的汽车风道及其制备方法,汽车风道,包括发泡下层、负氧离子下层、负氧离子上层和发泡上层;所述发泡下层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接端;所述发泡上层的两侧设有第二连接端;所述发泡上层向上凸起,截面呈“Π”形;所述发泡下层向下凹陷,截面呈倒“Π”形;所述发泡上层的第二连接端和发泡下层的第一连接端相互贴合固定,使得发泡上层和发泡下层之间形成中空的风道;所述发泡上层的内表面上覆盖负氧离子上层;所述发泡下层的内表面上覆盖负氧离子下层。该汽车风道将负氧离子与发泡材料风道结合起来,使得汽车风道可以持续释放负氧离子,并将负氧离子在空调开启时带到整个车舱,能营造出健康、环保、低气味的整体驾驶环境。

一种车身控制器、汽车、车身控制器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50424.4      申请日:2022-06-28      公开号:CN114895657A      公开日:2022-08-12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韩新立   关忠旭   杨慧凯   苏雯   王鹏鹏   赵子龙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控制器、汽车、车身控制器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该车身控制器包括:车身控制器本体、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盐度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盐度采集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盐度采集模块布置于车身控制器本体内部,用于分别采集车身控制器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盐度,并将车身控制器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盐度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身控制器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盐度确定是否启动对应的调节控制模块,以控制调节控制模块对车身控制器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盐度进行调节。实现对车身控制器总成内部环境指标监测,降低车身控制器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

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36299.1      申请日:2022-06-27      公开号:CN115993253A      公开日:2023-04-2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林杰刚   徐传广   马文龙   刘闯

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整车风振性能风洞试验,整车风振性能道路试验;根据风洞试验的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道路试验的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对整车风振声性能进行评分;建立数据库并分析,设置L1~L10共10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形成风振等级表;对照风振等级表,确定被测车型的风振性能水平;本发明不限于声压级,可增加响度、语言清晰度等客观测量结果及其对应建议值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不限于驾驶员外耳采集客观数据,可增加车内任意点采集;不限于现有风洞及道路试验工况表中记录试验工况,可增加或者更改,如滑行改为匀加速。

一种汽车总装整车错装、漏装检查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35917.0      申请日:2022-06-27      公开号:CN115326411A      公开日:2022-11-1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泽华   董玮   苑学愚   冯联会   付永亮   姚雨彤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总装整车错装、漏装检查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固定测头、控制模块、测速模块、地面输送链、协作机器人和测量模块,固定测头用于测量车身姿态得到车身坐标;测速模块用于监控输送链的平均速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身坐标构建车身位置姿态虚拟坐标系,判断其与预设正确姿势是否保持一致,若是则将虚拟坐标发送给协作机器人,反之则报警并停止生产线;协作机器人用于接收虚拟坐标,再带动测量模块对待测车辆的内部零件进行拍照,通过样件自学习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对比,确定错装和/或漏装问题。该系统避免了整车上装配的外观零件发生错装、漏装问题流出的发生,且可实时现场反馈,并提醒现场人员进行更换或补装。

一种汽车风振性能分析和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36093.9      申请日:2022-06-27      公开号:CN115329452A      公开日:2022-11-1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林杰刚   阮时航   马龙   潘作峰   侯杭生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风振性能分析和控制方法。依据市场抱怨、质保反馈及第三方数据建立失效数据库,对失效库中车型从风振发生机理对天窗、前车窗和后车窗风振进行分析。建立风振分析流程图,对风振的影响因素进行四层分解;依据风振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提取与天窗风振、前车窗风振和后车窗风振相关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数据库。在所述数据库基础上,筛选有利于风振控制的造型、结构、车门开口尺寸和泄压阀信息,建立相关控制标准,所述控制标准分为四项:天窗扰流结构设计标准、前车窗周边CAS标准、车门设计标准和泄压阀设计标准。

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挡位切换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83540.6      申请日:2022-06-27      公开号:CN115285107A      公开日:2022-11-04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尹建坤   马艳红   刘建康   郭丁伊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挡位切换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整车混动控制单元设置电池电荷状态模块的电池电荷状态的门限值参数;门限值参数至少包括起机门限值SOCEngSt、停机门限值SOCEngStp、倒挡下限值SOClowR和最低门限值SOClow;其中,SOCEngStp>SOCEngSt>SOClowR>SOClow;混动控制单元控制起停管理模块在车辆处于前进挡时,若电池电荷状态小于起机门限值,则控制发动机起机请求置位;若电池电荷状态大于停机门限值,则控制发动机起机请求复位;混动控制单元控制起停管理模块在车辆由倒挡变为非倒挡时,若前进挡车速大于车速阈值或者非倒挡大于时间阈值,则控制发动机起机请求置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挡位切换方法,以提高混合动力系统的换挡的安全可靠性。

可伸缩式防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处理器和电子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38090.9      申请日:2022-06-27      公开号:CN115158208A      公开日:2022-10-1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华佳佳   刘海   刘丰   常缨   宋子利   高文华   温泉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式防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处理器和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车辆信息、目标位置信息,其中,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地理位置和车速,目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对象的地理位置;基于车辆信息、目标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安全风险值;采集驾驶员信息、目标状态信息;基于驾驶员信息、目标状态信息确定第二安全风险值;基于第一安全风险值、第二安全风险值确定碰撞风险值;基于碰撞风险值和碰撞风险阈值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控制可伸缩式防护装置移动至工作位置和控制警示装置开启。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现有的可伸缩式防护装置启动不及时导致的防护功能失效的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及电动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210734626.X      申请日:2022-06-27      公开号:CN115163751A      公开日:2022-10-1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赵雪松   杨阳   马宁   刘君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及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包括输入端(10)、中间端(20)、输出端(30)、第一齿轮副(40)以及第二齿轮副(50);其中,输入端(10)的两侧包括第一深沟球轴承(11)和第二深沟球轴承(12);中间端(20)包括位于中间端(20)两侧的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1)和第二圆柱滚子轴承(22)、以及第一平面推力轴承(23)和第二平面推力轴承(24);输出端(30)的两侧包括第一串联角接触球轴承(31)和第二串联角接触球轴承(32),进而使电动汽车减速装置能够承受较大的输入扭矩,并且保证输入端(10)、中间端(20)以及输出端(30)在减速装置壳体腔内平稳旋转。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