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驱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动力驱动电机;一级减速机构,一级减速机构与动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差速器总成,差速器总成的齿轮与部分一级减速机构的结构配合以形成二级减速机构;其中,差速器总成与左车轮和右车轮之间各设置有一个三级减速机构。本申请在动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了一级减速机构,并且差速器总成的齿轮与部分一级减速机构的结构配合以形成二级减速机构,还设置了三级减速机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减速器速比受限的问题,可实现更大的减速比,实现电机转速向更高速化发展。
摘要:一种聚乳酸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汽车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聚乳酸产品的耐热性及强度差的问题。复合板材是由聚乳酸基板和玄武岩纤维/聚乳酸纤维混合毡板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聚乳酸基板分子量为10~20万,乳酸基板中包含以下质量含量组分:70%~85%聚乳酸,10%~15%增韧剂POE‑g‑MAH,2.5%~5%抗氧化剂;玄武岩纤维/聚乳酸纤维混合毡板中的聚乳酸分子量为10~20万,玄武岩纤维/聚乳酸纤维混合毡板中包含以下质量含量组分:38%~57%聚乳酸纤维,38%~57%玄武岩纤维,5%~8%界面相容剂;聚乳酸纤维单丝纤维细度为8dtex~28dtex;所述玄武岩单丝纤维细度≤100dtex。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桥及具有其的车辆,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驱动桥壳设置有加强筋;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与驱动桥壳连接,一部分的导流装置沿驱动桥壳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另一部分的导流装置沿驱动桥壳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驱动桥壳设置加强筋,并将导流装置与驱动桥壳连接,通过导流装置和加强筋相配合,能够在车辆行驶时改变风向和流速,加快驱动桥散热,减小空气阻力,同时导流装置有利于保护驱动桥免于磕碰损坏,解决了驱动桥在高速行驶时很容易达到温度极限的问题,提高了驱动桥的使用寿命。
摘要:一种可净化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阻燃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剂阻燃效果及气味不佳的问题。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50‑80份;可净化阻燃母粒:10‑30份;增韧材料:5‑15份;抗氧剂:0.1‑0.2份;光稳定剂:0.2‑0.6份;所述可净化阻燃母粒进一步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5‑25份;氮系阻燃剂:35‑45份;硼酸锌:25‑35份;负氧离子粉:10‑15份;润滑剂:0.2‑0.6份。所述氮系阻燃剂、所述硼酸锌和所述负氧离子粉的比例为4:3:1。本发明可应用于车内饰材料制造。
摘要:一种电机信号触发机构、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电机信号触发机构包括下滑轨组件、上滑轨和微动开关组件;上滑轨与座椅座框连接,下滑轨组件与车底板连接,上滑轨与下滑轨组件配合连接,上滑轨与下滑轨组件进行相对滑动,微动开关组件固连在上滑轨上;微动开关组件中的微动开关包括微动开关触发端、微动开关本体和信号线;微动开关触发端为微动开关本体靠近下滑轨组件的一端,信号线的一端与微动开关本体连接,且远离微动开关触发端,信号线的另一端与座椅控制器连接;下滑轨组件包括下滑轨,下滑轨上连接有触发装置。该机构结构简单,不占用过多空间,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实现座椅翻折自动化,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且坐垫翻折位置精度高。
摘要:本发明属于汽车设计人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眼椭圆模型的汽车内后视镜布置及校核方法;采用眼椭圆为基础进行内后视镜布置设计及校核,提供1个初始内后视镜设计位置和10个不同人体使用位置,在满足法规要求的基本前期下,能够更加真实地满足不同身高,不同尺寸的绝大多数驾驶员实际驾车使用后视镜的需求,具有良好使用视野,提高车辆实际使用舒适性。
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主动式扰流板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汽车扰流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扰流板在特定工况下限制轮胎附近的空气流动而不利于制动衬片降温,进而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问题。它包括轮胎防护罩、扰流板、水管喷嘴总成、制动衬片和控制系统,所述轮胎防护罩的两侧均连接有扰流板,所述水管喷嘴总成设置在轮胎防护罩上,所述水管喷嘴总成与制动衬片连接,所述扰流板、水管喷嘴总成与制动衬片均与控制系统连接。它主要用于汽车扰流板。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传动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其中,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以及第三行星排,第一行星架与输入轴连接,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第一太阳轮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行星架与输入轴连接,第二内齿圈与输出轴连接,第二太阳轮通过锁止组件与输入轴连接,第二太阳轮具有保持静止的锁止状态和与输入轴同步转动的解锁状态,第三行星架与输出轴连接,第三太阳轮与驱动电机连接。上述的传动结构,能够实现两个发动机工作档位、纯电驱动以及并联驱动,能够根据实际工况选择驱动方式,以实现燃油经济性,减少油耗。
摘要: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汽车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聚丙烯材料气味大的问题。包含聚丙烯:70~90份;无机填料5~15份;增韧材料:5~15份;增强母粒:10~20份;抗氧剂:0.4~1.0份;阻燃剂:3~15份;光稳定剂:0.2~0.6份;润滑剂:0.2~0.6份;天然负氧离子粉末1~20份;硅烷偶联剂0.2~2份。将聚丙烯和无机填料置于密炼机中混合,然后加入负氧离子粉末混合,再依次加入无卤阻燃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合,最后再加入抗氧化剂混和,得到预混料;向挤出机内持续通入氮气,将预混料熔融挤出造粒;出料时开启抽真空机,控制机筒内真空度‑0.02~‑0.05MPa;将挤出物切粒、冷却并干燥。
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相变调温顶棚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车型的顶棚不具备调节温度作用的问题。它包括PU基材层、面料层和相变调温层,所述相变调温层、面料层和PU基材层由顶棚外侧到内侧依次连接设置。它主要用于汽车顶棚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