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车辆换道方法、装置和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318219.5      申请日:2023-03-28      公开号:CN116461521A      公开日:2023-07-2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伟男   刘斌   吴杭哲   陈博   王野   王庚   李潇江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换道方法、装置和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行驶信息;对行驶信息进行转换,得到多个第一位移,其中,第一位移用于表征车辆在不同换道阶段中,在预设方向上行驶过的位移,换道阶段是对车辆的换道过程进行划分得到的;基于多个第一位移生成车辆换道曲线,其中,车辆换道曲线用于表征车辆在换道的过程中,方向盘的扭转角度的变化曲线;将车辆换道曲线输入至转向控制器中,控制车辆换道。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辅助驾驶员进行车辆换道的策略的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311885.6      申请日:2023-03-27      公开号:CN116461283A      公开日:2023-07-2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德平   姜鸿   刘元治   庞尔超   李晶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电池信息和环境信息,其中,电池信息包括:荷电状态和电池温度,环境信息用于表征车辆从当前位置行驶至目标位置所经过的环境的信息;基于荷电状态和环境信息,确定车辆电池的目标温度区间,其中,车辆电池在目标温度区间中各温度的充电或放电能力,高于车辆电池在其他温度的充电或放电能力;基于目标温度区间,电池温度和环境信息,控制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控制热管理系统改变动力总成温度的时效性差的技术问题。

汽车零部件调达物流智能装载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301428.9      申请日:2023-03-27      公开号:CN116401841A      公开日:2023-07-07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裴彬   王留香   李袁   白海龙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调达物流智能装载系统及方法,其中,装载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库、装载模型、计算模块和输出模块;基础数据库存储基础数据;装载模型用于生成装载规则及物流规则;计算模块通过相应的算法计算合托组合及装载方案,并通过输出模块输出合托指导单和装载指导单;本发明输出结果稳定,根据多层级约束条件限制使计算结果与实际装载执行相符合,本发明通过规划减少车辆的运输里程,降低车辆的运输成本;本发明基于零件的基础数据,通过运算优化合托、装载方法和规则,输出符合运输条件最优的装载组合,提升车辆的装载率,指导供应商出货合托,叉车装载,提高运输积载率以及运输车辆运用效率,优化物流成本。

一种货车尾气余热供暖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289517.6      申请日:2023-03-23      公开号:CN116572710A      公开日:2023-08-1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杜文畅   徐振波   郝伟   王德升   张超   付忠显   冯海龙

摘要:货车尾气余热供暖系统及方法。属于汽车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车厢供暖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汽车尾气进行加热车厢时,存在无法准确控制车厢内温度的问题。所述货车尾气余热供暖系统,包括副排气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热交换器、冷却水箱、水温传感器、水泵、车厢散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水泵启动后,水流在热交换器、冷却水箱和车厢散热器之间开始循环,所述控制器根据车厢目标温度、水温传感器温度和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第一电磁阀中的尾气流量进而控制车厢温度。本发明所述系统和方法可以应用在汽车污染防治技术领域、汽车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汽车供暖技术领域以及汽车车厢供暖技术领域。

一种融合自抗扰反馈控制的车辆扭矩控制系统和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284892.1      申请日:2023-03-22      公开号:CN116572965A      公开日:2023-08-1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蒋子明   吕颖   曲白雪   付仁涛   祁旭   裴丽珊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自抗扰反馈控制的车辆扭矩控制系统和方法,尤其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前馈模块,用以对车辆进行驱动力计算和理论扭矩计算得到发动机输出扭矩,将发动机输出扭矩作为前馈值;反馈模块,用以通过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和误差反馈控制器的观测,计算得到扭矩的反馈值;校正模块,用以根据所述反馈值对所述前馈值进行校正,以获取目标扭矩值;控制模块,用以将所述目标扭矩值T’传输至车辆发动机管理系统,控制车辆以所述目标扭矩值T’运行。本发明提供的融合自抗扰反馈控制的车辆扭矩控制系统和方法解决加速度转为扭矩值的过程中,理论公式与传感器测量的误差带来的影响,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控制效率。

一种基于HDMap的智能Agent轨迹规划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286982.4      申请日:2023-03-22      公开号:CN116394973A      公开日:2023-07-07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葛绍亮   朱军   段锐   胡宁   任思阳

摘要:本发明涉及车辆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DMap的智能Agent轨迹规划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主要包括车辆Agent的初始化、形式路径查询、入场方式确认以及按路径自动行驶四个步骤;本方案中采用了高精语义地图和智能Agent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沿车道灵活运行的车辆Agent实现方案;在车辆Agent的入场方式上,本方案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巧妙的车辆Agent入场方式;本方案利用地图中车道中心线段信息,规范车辆的运动轨迹,并提供灵活加速度设置接口,使车辆Agent在沿车道自动行驶的同时,速度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或者交通情况实时变化,为之后车辆的防碰撞策略的接入预留了接口。

一种自动螺柱凸焊装置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281840.9      申请日:2023-03-22      公开号:CN116441694A      公开日:2023-07-18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亭力   魏国兴   张晓龙   刘久月   刘泽博   徐海搏

摘要:自动螺柱凸焊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属于汽车焊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凸焊焊接领域。其解决了螺柱凸焊工艺中工件定位精度低及螺柱凸焊焊接过程中工件晃动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地面支撑定位部件和抓具部件;所述地面支撑定位部件包括地面支撑地脚、四个支撑柱和若干个支撑块,所述抓具部件包括方钢管框架、四个定位部件和绝缘部件;抓具部件与被焊接件固定后,再与地面支撑定位部件固定,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抓具部件带动被焊接件到下一个焊接位置。本发明所述装置以及方法可以应用在汽车焊装生产技术领域,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以及螺柱凸焊焊接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点云光影分析技术的车身表面缺陷补偿模型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281839.6      申请日:2023-03-22      公开号:CN116402977A      公开日:2023-07-07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健   王刚   闫巍   孙红

摘要:基于点云光影分析技术的车身表面缺陷补偿模型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属于汽车外饰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身表面缺陷补偿领域。其解决了缺少能够直接以光影分析结果为补偿基准的车身表面缺陷补偿方法的问题。提供基于点云光影分析技术的车身表面缺陷补偿模型获取方法,识别出车身外覆盖件点云数据光影条纹与理论模具型面的曲面数据光影条纹二者不相同的区域,正向调整车身外覆盖件点云数据光影条纹,使调整后的车身外覆盖件点云数据光影条纹与理论模具型面的曲面数据光影条纹一致,并对存在表面缺陷区域的理论模具型面的曲面数据进行变形补偿处理,获取所述车身表面缺陷补偿模型。

液体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287001.8      申请日:2023-03-22      公开号:CN116442834A      公开日:2023-07-18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夏弋茹   何忠青   杨振   李丽丽   张春才   王文帅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涉及车辆充电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对车辆执行预设操作,基于车辆内第一液体的温度,判断是否启动温控功能,其中,预设操作用于控制车辆进入充电准备状态,温控功能用于对充电桩内的第二液体的温度进行控制;响应于启动温控功能,控制第二液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响应于车辆进入充电状态,控制第一液体从车辆进入充电桩内,且第二液体从充电桩进入车辆内,直至第一液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车辆快速充电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ECU硬件在环的半主动悬架混合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0281591.3      申请日:2023-03-22      公开号:CN116382233A      公开日:2023-07-04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于长清   孙野   邓旭东   王震伟   张子双   南飞   谢强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CU硬件在环的半主动悬架混合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仿真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最小的实物单元,建立悬架台架试验系统与整车数字化仿真模型及悬架ECU的实时通讯,台架减振器的运行状态由悬架ECU进行实时控制的汽车半主动控制悬架系统硬件在环混合仿真试验方法。本发明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建立悬架ECU硬件在环混合仿真试验台,以悬架ECU及1/4半主动空气悬架为实物嵌入整车仿真模型,验证ECU在连接实际传感器及CDC减振器下的控制效果,可对ECU电控单元的控制参数做出评价,而且可以避免在系统装车后由于ECU与控制程序不兼容而导致的系统不稳定,简化后期装车后的调试等工作,同时可验证控制算法对车辆乘坐舒适性的改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