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车辆底盘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514905.6      申请日:2023-11-14      公开号:CN117621933A      公开日:2024-03-0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勃洋   何忠青   夏弋茹   张春才   张显波   李丽丽   李文博   王煜雯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车辆底盘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工况信息与天气信息,其中,工况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底盘温度信息、目标车辆的电池COC信息;根据工况信息与天气信息判断目标车辆的底盘是否存在上冻风险;在确定行驶车辆的底盘存在底盘上冻风险的情况下,生成控制策略集,控制策略集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底盘执行加热模式,其中,加热模式包括底盘独立加热模式和发热装置辅助加热模式。这样设置可以在车辆的底盘还未上冻时,就对车辆的底盘进行加热,并且,采用底盘独立加热模式和发热装置辅助加热模式,使得车辆底盘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适时进行选择,提高了加热效率、省事省力。

一种整车轮眉翻边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及轮眉结构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501700.4      申请日:2023-11-13      公开号:CN117634021A      公开日:2024-03-0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一凌   刘海   常缨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车轮眉翻边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及轮眉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设置轮眉与侧围外板型面阶差f1;S2、设置轮眉与车门外板型面阶差f2;S3、以(d1‑d2>|f1|+|f2|)作为输入条件,选取前后段轮眉过渡型面的宽度参数,其中,d1为轮眉平面A1D的宽度,d2为轮眉平面A2D的宽度。通过本发明的标定方法,可完成满足轮眉不同分段处精良性需求的结构参数的选取,实现精良性控制目标。

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508849.5      申请日:2023-11-13      公开号:CN117416260A      公开日:2024-01-19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赵洪辉   都京   王宇鹏   王恺   刘华洋   丁天威   黄兴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值判断燃料电池的所属工作区间模式;根据燃料电池的所属工作区间模式,确定燃料电池进入对应输出状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当前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值判断燃料电池的所属工作区间模式,然后根据燃料电池的所属工作区间模式,确定燃料电池进入对应输出状态,采用燃料电池实时对应的输出状态,均衡整车动力性储备,提高经济性能。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489181.4      申请日:2023-11-09      公开号:CN118270099A      公开日:2024-07-02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赵永强   张吉   李秀梅   费二威   高尚   禹真

摘要: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为通过搭载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从“车控”到“人控”接管的控制策略,使线控转向系统完成转角同步操作并校验;该控制装置包括线控转向系统状态监控模块、车速判断模块、对比模块、计算模块、转角目标判断模块、转角同步控制模块、路感模拟器电机驱动控制模块、同步完成判断模块和同步性校验模块;本发明使线控转向系统完成转角同步操作并校验,避免其在驾驶员接管时出现安全问题,保证状态切换过程中性能平稳且安全可靠。

一种电池电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491391.7      申请日:2023-11-09      公开号:CN117416335A      公开日:2024-01-19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伍庆龙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电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应用于车辆,车辆上设置有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发动机;该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动力电池实时电量和车辆基本参数;根据车辆基本参数确定车辆的车辆当前模式;根据车辆当前模式确定电量预设条件和电量控制规则;当动力电池实时电量不满足电量预设条件时,根据电量控制规则控制驱动电机和发动机,实现动力电池实时电量的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动力电池实时电量不满足电量预设条件时,根据车辆当前模式和动力电池实时电量控制驱动电机和发动机,最终实现动力电池电量的控制。旨在通过控制车辆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动力电池可为车辆提供足够的能量。

一种车辆座椅调整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MPV车型汽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470613.7      申请日:2023-11-07      公开号:CN117644805A      公开日:2024-03-05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原思扬   王秀雨   郭金昌   刘阳   张津瑞   袁宝宇   潘浩   周亚平   张鹏   王莉莉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调整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MPV车型汽车,方法步骤具体包括:确定坐标系,根据车型建立人体模型;根据预设的条件,定义上下车过程中座椅的运行条件;进行实物模型验证,所述实物模型包括可调节座椅、车身台架模型、人体模型;实施上、下车模式座椅运行方法,进行人机舒适度验证。本发明通过建立相关人机模型,设计MPV车型二排座椅运行控制方法,改善MPV车型对坐场景下的后排乘员上下车便利性,规避乘员上下车过程中通过性不足产生的人机舒适性差的问题。

一种太阳能汽车转向盘及加热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472900.1      申请日:2023-11-07      公开号:CN117622299A      公开日:2024-03-0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良极   李秀梅

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汽车转向盘及加热方法。转向盘包括转向盘骨架、太阳能光伏板、环形电池组、电阻丝、控制面板和控制单元;转向盘骨架内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环形电池组、电阻丝和控制面板;电阻丝间隔分布于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与环形电池组连接;控制面板与环形电池组和整车蓄电池连接;环形电池组和整车蓄电池与电阻丝连接。转向盘的加热方法为:一、太阳能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二、电能传递给环形电池组;三、控制单元根据环形电池组的电量判断供电单元,实现转向盘加热供电。本发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控制单元的管理,为消费者提供转向盘加热功能,不消耗汽车自身能源,可以降低汽车能耗,提升汽车的续驶里程。

一种直线均一路面功能的参数标定方法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471172.2      申请日:2023-11-07      公开号:CN117629652A      公开日:2024-03-0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郭笑通   李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均一路面功能的参数标定方法及系统,属于汽车标定技术领域,该标定方法通过在制动系统多物理在环试验台上模拟ABS功能直线均一路面对应的驾驶工况,基于遗传算法修改标定参数,在试验台上通过对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进行预标定,找出ABS直线均一路面性能表现较好的标定参数范围后,再从该跨度小的标定参数范围中选择若干参数,进行实车路试标定。该标定方法大大节省了人力与时间,并能够保证输入条件的一致性,提高了结果横向对比度。

一种位置可调的近光灯机构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458056.7      申请日:2023-11-04      公开号:CN117621984A      公开日:2024-03-0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苏志勇   莫文平   王雨辰   姜珍   王成文   杜柏   鲍铭铭   邹恭晗   邓云亮   边海通

摘要:本发明属于车辆品质育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置可调的近光灯机构及方法;所述可调螺母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别设置在连接部分两端,可调螺母的活动端通过外螺纹连接在连接部分内;且固定端、活动端和连接部分内部分别设有相通的内螺纹通孔;固定端配合在近光灯下侧紧固爪上,间隙调整块的间隙调整块把手固定在调整块本体背面,调整块本体底部前端向前延伸形成间隙调整块基准端,间隙调整块定位端固定在调整块本体前端上方;本发明通过可调机构和装调工艺,指导完成近光灯装调,包括近光灯和前端框架的可调设计结构,以及近光灯调整相关的全过程工艺及尺寸要求,能够有效规避近光灯与前保险杠间隙不均问题。

一种发动机罩锁内开手柄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311458063.7      申请日:2023-11-04      公开号:CN117627470A      公开日:2024-03-01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杨华   杨如明   周大光   温泉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锁内开手柄,属于汽车部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手柄底座,手柄和插片,手柄由底座包括底座、转臂、扭簧和卡片组成,转臂一端带有花键式轴销,轴销端部为锥形结构,转臂设置在底座通孔内,转臂与底座之间设有回位扭簧,扭簧实现转臂转动后的复位,转臂另一端通过卡片将转臂与底座卡紧限位;手柄由手柄本体和插片组成,手柄一端设有与侧方通孔相连的空心圆孔,空心圆孔底部的插片与底座上的轴销通过花键公母卡合,空心圆孔的顶端与横向的空腔相通,空腔的外侧开口,插片经空腔的开口插接在空腔内,空腔底部有三角凸起结构;本发明实现安装及拆卸的方便性,节省操作时间,并能够节省安装空间,改善内饰精良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