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车辆水泵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562049.9      申请日:2019-06-26      公开号:CN112140869A      公开日:2020-12-29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杨深振   李雷   董晗   刘震辉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水泵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辆的冷却需求及车辆当前的挡位;判断冷却需求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冷却需求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车辆当前的挡位为第一预设挡位,则控制水泵以第一预设占空比运行,从而结合冷却需求和当前挡位来合理控制水泵的运行占空比,优化水泵的性能,能够涵盖某些极端工况,能够提高整车安全性,同时节约能源,提高车辆续驶里程。

一种车辆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557302.1      申请日:2019-06-25      公开号:CN112133082A      公开日:2020-12-25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于树雷   唐江生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接收预设操作;根据预设操作生成乘车请求,乘车请求中包括所述乘客客户端的当前位置;将乘车请求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得后台服务器根据乘车请求,从至少一个司机客户端中确定一个目标司机客户端,并将乘车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司机客户端。本发明中,乘客仅通过在乘客客户端执行预设操作,即可实现发送乘车请求至目标司机客户端、目标司机客户端获取乘客的当前位置的目的,从而完成呼叫车辆的过程,简化了打车流程,提高了乘客打车过程的效率,使乘客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图像采集装置和具有其的视觉处理系统、无人驾驶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527903.8      申请日:2019-06-18      公开号:CN112104808A      公开日:2020-12-18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永刚   吴会肖   胡会盟   郑延磊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和具有其的视觉处理系统、无人驾驶车辆,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器和控制单元,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图像,控制单元通过待拍摄目标与图像采集器之间的距离、待拍摄目标相对图像采集器的移动速度以及图像采集器的物理参数确定图像采集器的单像素变化时间,以及根据单像素变化时间调整图像采集器的采集频率。根据本发明的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根据单像素变化时间调整图像采集器的采集频率,即可实现对待拍摄目标的动态近捕捉,同时使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待拍摄物体图像具有高有效像素,且无需使用高端摄像器材,摄像头可以具有较低成本。

智能换挡装置、智能换挡方法和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507144.9      申请日:2019-06-12      公开号:CN112081909A      公开日:2020-12-15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罗聪聪   李景富   闫鹤飞   王超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换挡装置、智能换挡方法和车辆,所述智能换挡装置包括:触控操作界面和控制器;触控操作界面和控制器连接;其中,触控操作界面设置有换挡操作的起始区域和档位对应的档位区域;控制器,用于获取用户的换挡路径,根据换挡路径识别用户试图换至的目标档位,控制车辆换挡至目标档位。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换挡装置,能够通过触控操作界面的滑动触摸操作,实现各个挡位切换,并且没有复杂的机械机构,不会有操作异响等问题,同时可配合现在的无人驾驶、智能驾驶,提升驾驶舱的智能科技感。

间隙补偿装置、方法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502652.8      申请日:2019-06-11      公开号:CN112065841A      公开日:2020-12-11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侯杰   武飞   杨旭   于鑫   姜娟娟   刘踔   杨志高   程平   刘良   王瑞婷

摘要: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间隙补偿装置、方法及车辆,间隙补偿装置,用于在紧固件连接两个部件时提供间隙补偿,所述间隙补偿装置包括支撑件以及调整单元;所述支撑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开设的第一通孔;所述调整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并包括第一端面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调整单元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端面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本发明的间隙补偿装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并且连接牢固、间隙补偿效果好。

后背门结构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502653.2      申请日:2019-06-11      公开号:CN112060887A      公开日:2020-12-11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杨朋立   杨思航   高克   韦万荣   陈晨   刘彦君   勾玉成   张润朝   古静   刘二敏

摘要:本发明涉及车身部件领域,提供一种后背门结构,其中,所述后背门结构包括钣金内板、钣金外板、线束及下护板,所述钣金内板和钣金外板层叠连接并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四边形结构包括顶部横梁、两个侧梁以及底部横梁,所述侧梁上端的所述钣金内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侧梁下端的所述钣金外板设置有第二通孔,在所述侧梁处所述线束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钣金内板和所述钣金之间。本发明所述的后背门结构,线束从侧梁的钣金内板和钣金外板之间走线,从而不需要通过护板结构来保护、隐藏线束,省略了侧梁上的护板结构,减少了部件数量,节省成本。

车辆的发动机罩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491667.9      申请日:2019-06-06      公开号:CN112124436A      公开日:2020-12-25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范士孟   陈曦   刘申祥   霍孝波   王利云   赵慧永   韩晓旭   张双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发动机罩,车辆的发动机罩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所述发动机罩外板罩设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包括:周圈梁,所述周圈梁具有内板后梁、内板前梁和两个内板边梁,两个所述内板边梁连接在所述内板后梁和所述内板前梁之间,两个所述内板边梁、所述内板后梁和所述内板前梁共同围成中空区域,所述内板边梁、所述内板后梁和所述内板前梁的截面不同。由此,通过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配合,能够增加发动机罩的有效镂空面积,有利于对行人的保护,并且,也能够减小发动机罩的重量,可以实现发动机罩的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可以保证发动机罩的结构强度。

车辆的A柱以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491376.X      申请日:2019-06-06      公开号:CN112046610A      公开日:2020-12-08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振东   贺志杰   荀丰苗   陆建宇   朱学成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A柱以及车辆,车辆的A柱包括:A柱下段加强板、A柱下段内板总成和加强支架。所述A柱下段加强板与所述A柱下段内板总成连接且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加强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A柱下段加强板和所述A柱下段内板总成均连接,所述加强支架沿所述A柱下段加强板和所述A柱下段内板总成的高度方向布置。由此,通过设置加强支架,能够对A柱的下段结构进行均匀补强,可以避免A柱下段结构出现薄弱区域,从而可以提升A柱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降低A柱的变形量。

一种行李架以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483037.7      申请日:2019-06-04      公开号:CN112026656A      公开日:2020-12-04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郭强   赵聪   杨龙江   关真林   左卫国   解卫朋   王奕彭   樊倩   胡英伟   谢要治   黄雪松   田志龙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李架以及车辆,所述行李架包括:两根纵梁,所述纵梁为中空梁,所述纵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两根纵梁的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加厚凸台,所述加厚凸台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卡接槽;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在一根所述纵梁上,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连接在另外一个所述纵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各设置有安装壁和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接槽连接,所述安装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本发明所述的行李架有利于所述行李架的轻量化设计,降低所述车辆的油耗。

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0478422.2      申请日:2019-06-03      公开号:CN112026933A      公开日:2020-12-04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高鹏   董思元   张学增   杨雪峰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该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包括:前端框架、上悬置以及固定支架,前端框架上设置有插穿结构,固定支架包括:卡接结构和卡柱,卡接结构与卡柱相连,且卡接结构与插穿结构卡接配合,卡柱与上悬置插接配合。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固定支架与前端框架的配合为卡接配合,固定支架与上悬置的配合为插接配合,即在不使用外部零件的情况下,便可实现固定支架与上悬置以及前端框架的配合连接,可以保证上悬置与前端框架配合的可靠性高,而且,还可以保证固定支架与上悬置以及前端框架的配合与拆卸方便、快捷,以及降低上悬置系统的成本。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