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专利

0

车灯光束垂直调节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376306.7      申请日:2021-04-08      公开号:CN113276758A      公开日:2021-08-20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强   孙子旺   冀鹏飞   刘里洋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灯光束垂直调节系统,通过在光学单元上增加倾角检测单元和离地高度检测单元检测光学单元的离地高度并根据检测到的离地高度及光学单元上的倾角检测单元输入自动调节和修正光学单元在垂直方向的光束倾角,一方面可以避免车辆出厂后在后续使用维修中因错误调节而导致的明暗截止线初始零位不正确而造成的眩光或照明不良问题,另外一方面也可自动补偿由结构件蠕变、热变形和传动链过长造成的间隙而导致的明暗截止线不正确,进一步避免了眩光或照明不良的产生,另外由于不需要主机厂在出厂前手动调节齿轮,提高了装车效率,而对于灯厂也省去一套手动调光系统,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PCB板上自动生成测点的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229003.2      申请日:2021-03-02      公开号:CN112836465A      公开日:2021-05-25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玲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板上自动生成测点的方法,可以在PCB layout时一键自动设置参数并完成测点生成及报告;先将测点程序文件放入Cadence安装文件夹中,执行该具有自动生成测点功能的Skill程序就会根据预设置的参数自动执行测点生成,同时会出现对话框,以便用户确认每一步设置的参数。测点生成后,还可报告测点生成情况,对电路图中缺失的测点以及因违反规则无法生成的测点予以报告。可以非常简单快速地生成测点及制具mark,不仅节省了layout工程师设置测点参数和属性需要的工作时间,同时也有效防止了人为因素导致的疏漏和错误,有利于layout工作的高效和统一。

用于车灯零部件的散热除雾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023282064.5      申请日:2020-12-30      公告号:CN214249457U      公告日:2021-09-21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继友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灯零部件的散热除雾系统,包括光学模组,模组支架,叶轮;光学模组上设置有上回转轴和下回转轴;模组支架设置有两个转轴孔;叶轮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中间为安装孔;上回转轴和下回转轴对应的安装在两个转轴孔内,转轴的安装孔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其中一个回转轴上;光学模组具有随动转向功能,根据控制信号的外部动力实时的根据车辆偏转方向的变化绕回转轴旋转,实现灯光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的一致,车辆开始行驶后,随动转向功能使光学模组的回转轴高频率的处于旋转运动状态,带动叶轮高频率的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极大促进灯内空气流动,实现散热和除雾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车灯零部件的散热除雾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611734.5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号:CN113803691A      公开日:2021-12-17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继友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灯零部件的散热除雾系统,包括光学模组,模组支架,叶轮;光学模组上设置有上回转轴和下回转轴;模组支架设置有两个转轴孔;叶轮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中间为安装孔;上回转轴和下回转轴对应的安装在两个转轴孔内,转轴的安装孔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其中一个回转轴上;光学模组具有随动转向功能,根据控制信号的外部动力实时的根据车辆偏转方向的变化绕回转轴旋转,实现灯光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的一致,车辆开始行驶后,随动转向功能使光学模组的回转轴高频率的处于旋转运动状态,带动叶轮高频率的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极大促进灯内空气流动,实现散热和除雾功能。

一种用于车灯零部件的风扇安装结构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562399.4      申请日:2020-12-25      公开号:CN112460556A      公开日:2021-03-09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继友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灯零部件的风扇安装结构,风扇通过螺钉二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钉一固定在后盖上,密封圈安装在后盖的槽中;后盖上设置有螺钉柱和槽,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螺钉孔,螺钉柱,定位柱,支撑筋,防呆筋,弹性结构,镂空结构,风扇上设置有螺钉孔,防呆筋,防呆槽;后盖上的螺钉柱和支架上的螺钉孔相配合,并通过螺钉一固定,其中支架上面的支撑筋和定位柱与风扇一斜对角方向上的两个螺钉孔分别相配合,支架上的两个螺钉柱分别与风扇另一斜对角方向上的两个螺钉孔相配合,并通过螺钉二固定;风扇和支架整体的安装在可拆卸的后盖上,从而实现可更换的目的。

用于车灯的阳光防护结构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554334.5      申请日:2020-12-24      公开号:CN112460555A      公开日:2021-03-09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继友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灯的阳光防护结构,包括:感知模块、控制模块、执行机构,能够根据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调整遮光饰框位置,改变进入光学模组的阳光的量,通过执行机构对遮光饰框来调整位置从而遮挡阳光以解决阳光聚焦造成的材料过热和功能损坏的问题,避免对灯内其他造型零件的影响。

用于车灯零部件的阳光防护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551534.5      申请日:2020-12-24      公开号:CN112460554A      公开日:2021-03-09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继友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灯零部件的阳光防护系统,通过利用电致变色膜在电压的作用下改变透明度或颜色来改变透光性,从而遮挡部分进入车灯内的阳光,解决阳光聚焦造成的材料过热和功能损坏的问题,避免对灯内其他造型零件的影响。能够解决阳光聚焦造成零件局部温度升高超过材料的耐受限值而造成外观或功能损坏的风险,也不影响造型,能够适用于个各种复杂造型,更因变色膜设置于外透镜的内侧、透镜的底面、内透镜的内面,空间灵活性大大提高,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空间受限这一棘手问题也得以解决。

一种具有热变形补偿元件的车灯调节机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023111935.7      申请日:2020-12-22      公告号:CN214874486U      公告日:2021-11-26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子旺   刘里洋   张强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热变形补偿元件的车灯调节机构,补偿元件尾部和调节元件尾部通过柱孔配合定位,补偿元件头部和调节元件头部通过柱槽配合定位,保证补偿元件和调节元件只有前后的相对运动,提高了配合精度;整个运动机制是:调节螺钉尾部压在车灯壳体上,调节螺钉尾部带动调节螺钉头部,调节螺钉头部带动补偿元件头部,补偿元件头部带动补偿元件尾部,补偿元件尾部带动调节元件尾部,调节元件尾部带动调节元件头部的球头结构,球头结构带动照明模块。“S”形的运动机制充分利用的补偿元件的补偿形变,提高了整个机制的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车灯用垂直调节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524798.1      申请日:2020-12-22      公开号:CN112539396A      公开日:2021-03-23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于亚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灯用垂直调节系统,包括光学部件、PCB板、散热器、调节螺钉、弹簧、限位栓、金属卡、螺钉一、螺钉二;其中,散热器依靠螺钉一固定在车灯上,PCB板依靠螺钉二固定在散热器上,光学部件依靠金属卡卡在散热器上;调节螺钉插入位于散热器上的螺钉柱结构的圆形通孔结构内,螺钉柱结构穿过位于光学部件的楔形柱结构,弹簧套在螺钉柱结构的外圈,即弹簧位于螺钉柱结构和楔形柱结构之间,限位栓通过螺纹咬合安装在调节螺钉的末端;光学部件依靠调节螺钉在限位栓上的拧入与旋出来控制弹簧的弹性变形进而使得光学部件相对于固定的散热器产生Z向的位移,即实现光学部件在垂直方向的调节。

一种具有热变形补偿元件的车灯调节机构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524799.6      申请日:2020-12-22      公告号:CN112477749B      公告日:2024-08-09     

申请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子旺   刘里洋   张强

摘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