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专利

0

智能网联汽车的博弈动态行驶安全测控方法及调控终端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110387108.0      申请日:2021-04-09      公开号:CN113076897A      公开日:2021-07-06

申请人: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兴彬   闵新和   张鹏   李妮妮   曹伟   肖舜仁   邓展鹏   吴袁生   袁文强   艾汉南

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的博弈动态行驶安全测控方法及调控终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混合交通场景下的环境特征数据和目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初始运动特征数据;根据混合交通场景下的环境特征数据和目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初始运动特征数据,基于安全博弈模型确定目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实时动态安全行驶博弈策略;向目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发送实时动态安全行驶博弈策略,实现了可以在混合交通场景下,确定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实时动态安全行驶博弈策略,以使目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按照动态安全博弈策略行驶,提高了博弈动态行驶安全测控方法的鲁棒性和适用性。

汽车转向节耐久疲劳测试工装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2425759.5      申请日:2019-12-27      公告号:CN210863169U      公告日:2020-06-26     

申请人: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吴袁生   朱寒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节耐久疲劳测试工装,涉及汽车零部件性能检测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桩、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将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固定于固定桩,且所述调节组件配置成能够调节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的间距;在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汽车转向节的减震器筒下支点的第一安装部,在第二支撑座上述设置有用于固定汽车转向节的下摆臂连接点的第二安装部。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转向节进行耐久疲劳测试工装使用不方便、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汽车转向节耐久疲劳测试工装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1911387934.4      申请日:2019-12-27      公开号:CN111024408A      公开日:2020-04-17

申请人: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吴袁生   朱寒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节耐久疲劳测试工装,涉及汽车零部件性能检测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桩、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将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固定于固定桩,且所述调节组件配置成能够调节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的间距;在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汽车转向节的减震器筒下支点的第一安装部,在第二支撑座上述设置有用于固定汽车转向节的下摆臂连接点的第二安装部。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转向节进行耐久疲劳测试工装使用不方便、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汽车踏板总成检测设备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614273.8      申请日:2019-07-09      公告号:CN110307966B      公告日:2024-04-12     

申请人: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袁文强   郭鹏鹍   李妮妮   杜冠廷   王秋敏   李政

摘要:

一种汽车踏板总成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1078082.6      申请日:2019-07-09      公告号:CN210487240U      公告日:2020-05-08     

申请人: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袁文强   郭鹏鹍   李妮妮   杜冠廷   王秋敏   李政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踏板总成检测设备,其包括:第一踏板总成固定机构;第二踏板总成固定机构;第一位移检测机构,第一位移检测机构位于第一踏板总成固定机构的前部,且第一位移检测机构与第一踏板总成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第二位移检测机构,第二位移检测机构位于第一踏板总成固定机构的侧部,且第二位移检测机构与第一踏板总成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扭矩检测机构,扭矩检测机构设于第二位移检测机构的前部;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均与第一位移检测机构和第二位移检测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踏板总成检测设备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同时兼顾多个试验项目和结构复杂的缺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