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锁扣的扭力杆、安全带装置及车辆。安全带锁扣的扭力杆包括扭力杆本体、外齿。扭力杆本体设置有弱化槽,弱化槽内凹于扭力杆本体。外齿包括第一外齿、第二外齿和第三外齿,第一外齿套设于扭力杆本体的中部,第二外齿和第三外齿分别套设于扭力杆本体的两端部。其中,弱化槽位于第一外齿和第二外齿之间。弱化槽位于第一外齿和第三外齿之间。通过在特定位置设置弱化槽,并使其与扭力杆本体形成内凹结构,增加在受到额外冲击时的断裂点。弱化槽在特定角度扭转后会发生断裂,从而使扭力杆的限制力逐渐减弱。这可以在发生碰撞时提供适应性的保护,并且可能降低乘员受伤的风险。
摘要:一种运输小车的防护组件,适于安装于运输小车的车体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转轴适于安装于侧面;防护结构,防护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以及定位结构,转轴通过定位结构安装于侧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小车的车体侧面设置防护组件,即防护结构可通过连接的转轴进行转动,转轴通过定位结构安装于侧面,可实现对运输车所运输货物的有效防护。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和车辆。所述充电系统(10)包括充电口(11)、升压/储能电路(12)、第一开关器件(K1)、第二开关器件(K2)和第三开关器件(K3);充电口与升压/储能电路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器件,升压/储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动力电池(20),升压/储能电路用于通过第一开关器件将充电口传输的电压升压后传输至动力电池;充电口与动力电池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用于将在充电口传输的电压直充至动力电池;升压/储能电路的输入端与动力电池内部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器件,升压/储能电路还用于通过第三开关器件对动力电池充放电。本方案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了对动力电池的多种处理需求的切换。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安装架、动力总成及车辆,安装架设置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适于安装电池包高压模块,其中,安装架适于安装到车辆上,以用作车辆的车架的一部分。由于安装架设置了容纳空间,在将电池包高压模块装配到车辆上时,可以将电池包高压模块安装在容纳空间内,能够提升电池包高压模块中的各部件的紧凑度及动力总成的集成度,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此外,由于安装架适于安装到车辆上,并用作车辆的车架的一部分,装配时,可将电池包高压模块先安装在安装架上,再将车架装配在车辆上。如此,可以使电池包高压模块在车架上的安装较为简单,有利于提高电池包高压模块在车辆上的安装效率。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机构、颗粒捕集部和弯管部;排气机构至少包括涡轮增压部和三元催化部,三元催化部的一端与涡轮增压部连接,三元催化部的另一端与颗粒捕集部连接;通过弯管部的设置,将弯管部设置在涡轮增压部和三元催化部之间,以使三元催化部和涡轮增压部呈指定角度;或,弯管部设置在三元催化部与颗粒捕集部之间,以使颗粒捕集部与涡轮增压部呈指定角度;通过弯管部的设置能够改变涡轮增压部与颗粒捕集部之间的空间位置,使颗粒捕集部设置在涡轮增压部下侧,改变颗粒捕集部与排气机构的布置方向,提高空间利用率。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的壳体组件、空调装置及车辆。该壳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至少一个混风结构。箱体具有用于容纳制冷装置的制冷腔和用于容纳制热装置的制热腔。混风结构包括出风风道和混风舱,出风风道连通在箱体和混风舱之间,出风风道包括连通于制冷腔的第一出风流道和连通于制热腔的第二出风流道,混风舱具有连通于第一出风流道和第二出风流道的混风空间,以及与混风空间连通的出风口。本公开提供的壳体组件中在箱体外部设置混风结构,可以简化箱体结构,减小箱体的体积,以利于降低箱体的设计和制造成本,便于车辆的空间布置。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该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集成支架和安装于集成支架的多个热管理部件,集成支架形成有多个连接管路,多个热管理部件能够通过集成支架上的多个连接管路实现连接,热管理部件包括集成阀,集成阀包括阀主体、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驱动机构,阀主体上至少形成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第一阀芯设置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用于选择性导通或截止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二阀芯设置在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之间,用于选择性导通或截止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并能够同时驱动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以能够同时驱动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坐垫框架、交通工具用座椅和交通工具。坐垫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支腿和连接第一框架与支腿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连接组件、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第一套筒构造为筒状,并固定于第一框架。第二套筒构造为筒状,并套接在第一套筒的内部。连接组件连接支腿和第一框架。第一弹性体沿第一套筒的轴向方向设置在第一套筒与支腿之间。第二弹性体固定在第二套筒的外侧壁,并与第一套筒的内侧壁接触。根据本申请,可以减少第二套筒对第二弹性体的摩损和节约弹性体的模具成本。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高度调节装置及车辆,所述车辆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驱动件(11)和传动配合的第一传动件(12)和第二传动件(13),所述第一传动件(12)用于与车辆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13)用于设置于车轮(10),所述驱动件(11)用于使所述第一传动件(12)相对于所述第二传动件(13)沿上下方向移动。该车辆高度调节装置能够解决车辆高度不可调节的技术问题。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设备、座椅总成和车辆,所述车载显示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适于安装于座椅的背面;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支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显示屏的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边长为A,所述显示屏转动至竖直方向时,在竖直方向上平分所述显示屏的水平线,与所述显示屏的转动轴线在所述显示屏所在的平面内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A。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不易发生摆动,位置稳定性高,有利于乘客观看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