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车辆的应急启动电路、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83613.6      申请日:2023-12-26      公告号:CN221476747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袁帅   闫磊   程良鹏   周斌杰   柴新宁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应急启动电路、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用于所述车辆启动的低压系统,所述应急启动电路包括转换电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低压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转换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该应急启动电路能够在启动电池故障时,通过动力电池给车辆启动提供电源信号,从而简化了启动电池故障下的车辆启动操作,提高了用车的安全性,带给用户更好的用车体验。

挡杆位置调节装置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65214.7      申请日:2023-12-25      公告号:CN221457332U      公告日:2024-08-02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程厚虎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挡杆位置调节装置及车辆,本挡杆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折叠机构、驱动机构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挡杆,所述折叠机构位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底座,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能够驱使所述安装部和/或所述底座移动,以使所述折叠机构能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挡杆位置调节装置能够改变挡杆的位置,可以根据车辆的状态调节挡杆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舒适性配置,带来高级感的用户体验。

桥壳装置、驱动桥与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64637.7      申请日:2023-12-22      公告号:CN221476605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何兴东   金兆江   刘辉跃   许娜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壳装置、驱动桥与车辆。桥壳装置包括桥壳和挡油件;桥壳包括齿轮安装部和臂部,齿轮安装部连接至臂部的一端,齿轮安装部用于设置环形齿轮;挡油件连接至齿轮安装部,挡油件具有挡油壁,挡油壁位于环形齿轮的沿环形齿轮的轴向方向的侧方,并且,挡油壁在投影面的投影和环形齿轮在投影面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桥壳装置,挡油壁位于环形齿轮的侧方,在环形齿轮转动的过程中,挡油壁能够阻挡环形齿轮搅动飞溅的润滑油的部分,进而减少进入臂部的润滑油的体积,减少环形齿轮的搅油损失;此外,挡油件位于齿轮安装部,相对于挡油件设置于臂部内,挡油件能够更加有效地挡油。

混合动力系统及其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42853.1      申请日:2023-12-22      公告号:CN221476715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海军   朱福堂   王新奎   张辉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其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耦合装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差速器。第一耦合装置的第一端与发动机相连。第一电机与第一耦合装置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电机与第一耦合装置的第三端相连。差速器与第一耦合装置的第三端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可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进行动力输出,实现无间断发电和驱动模式的切换,从而使混合动力系统能够全工况运行。

车辆的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42160.2      申请日:2023-12-22      公告号:CN221476735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谢小健   韦佳   刘辉跃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驱动桥总成包括差速器、电机以及传动机构。差速器用于连接至车辆的车轮半轴。沿第一方向,电机位于差速器的一侧。传动机构包括一级减速齿轮、二级减速齿轮以及惰轮,一级减速齿轮连接至电机,二级减速齿轮连接至差速器,惰轮沿第一方向位于一级减速齿轮和二级减速齿轮之间,惰轮分别与一级减速齿轮和二级减速齿轮啮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桥总成可以防止电机与差速器干涉。

充放电系统和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33089.1      申请日:2023-12-22      公告号:CN221476758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磊   王营辉   王超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放电系统和车辆,充放电系统包括:充电接口、功率因数校正电路、DC‑DC电路、逆变电路和放电接口;其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桥臂复用电机控制器的至少部分桥臂;所述DC‑DC电路连接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车载电池之间;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所述DC‑DC电路能够配置为对所述车载电池充电的车载充电机电路;所述逆变电路与所述车载电池电连接;所述放电接口与所述逆变电路电连接;且所述车载电池能够依次通过所述DC‑DC电路和所述逆变电路向所述放电接口输出交流电,实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外输出交流电。

控制系统和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15759.7      申请日:2023-12-21      公告号:CN221678665U      公告日:2024-09-10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彭旺   吕书军   谭先华   阎俊杰   李立轩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和车辆,一般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所述车辆的车身域控制器和动力域控制器;所述车身域控制器,配置为与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动力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与所述动力域控制器之间配置为通信线连接;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用于将所述车身域控制器采集到的所述动力控制模块的动力控制信号通过所述通信线传输至所述动力域控制器。能够解决所有的信号均通过车辆的CAN总线传输,继而可能会导致传输油门信号、制动信号传输错误,继而导致车辆安全问题,能够大幅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轮胎充放气装置、车轮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10119.7      申请日:2023-12-21      公告号:CN221476613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飞龙   旷云龙   黄春文   李贺   闫小粉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充放气装置、车轮及车辆,轮胎充放气装置包括:执行主体,用于与车辆主机电连接且安装在轮毂上以为轮胎充气或放气;通气管,其一端与所述执行主体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轮胎的气嘴连接;以及吸附装置,设置在所述执行主体靠近所述轮毂的一侧以将所述执行主体吸附在所述轮毂上。本公开执行主体安装在轮毂上并通过通气管与轮胎的气嘴连接,执行主体与车辆主机连接,通过车辆主机控制执行主体为轮胎充气或放气,无需人工依次为多个轮胎进行充放气,效率较快,执行主体通过吸附装置吸附在轮毂上,无需对轮毂进行额外的加工且拆装方便、快捷。

动力总成和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07306.X      申请日:2023-12-21      公告号:CN221476688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谢小健   韦佳   刘辉跃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和车辆。该动力总成包括差速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减速器以及第二减速器;第一减速器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与差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减速器包括第三传动组件、第四传动组件,第二电机通过第三传动组件和第四传动组件与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器还包括第一动力切换组件,用于实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共同参与减速、以及仅第二传动组件参与减速的切换。本申请动力总成通过设置与差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并在第一减速器内设置第一动力切换组件,以切换第一电机与输入端之间的减速比,增大动力输出范围,扩大本申请动力总成的使用场景。

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505613.4      申请日:2023-12-21      公告号:CN221476723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钟鹏松   李紫帝   姜广梅   李娟   郑登珂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路,用于流经设置于压力容器出口位置的减压阀并加热减压阀;第二流路,用于冷却发动机;第三流路,用于加热或冷却电池;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通过换热器连接或可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三流路通过换热器连接或可选择性地连通。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两种状态下对减压阀加热,防止外界空气内的水蒸气在减压阀处形成霜或者先冷凝液化后在减压阀处结冰,改善了减压阀的使用性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