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车辆循迹控制方法及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71872.4      申请日:2024-05-25      公开号:CN119749587A      公开日:2025-04-04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前明   彭鹏   张凯   冯定   顾建军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循迹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一方面,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感知信息,根据感知信息确定车辆行驶的目标路径,基于目标路径确定车辆的循迹偏差,根据循迹偏差和车辆的车速,确定车辆的车轮转向的补偿转角;另一方面,根据车轴路径跟踪点和车轴中心点,确定循迹偏差向量,根据预瞄点和车轴中心点确定预瞄向量,根据循迹偏差向量和预瞄向量确定车辆的车轮转向的预瞄转角。从而,根据补偿转角和预瞄转角,确定总控制转角,根据总控制转角,控制车辆的车轮转向。采用预瞄控制和模糊PID控制进行联合调节方式,不仅提高了循迹控制的精度和转向稳定性,而且改善了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及轮胎磨耗。

一种车轮和驱动单元的连接机构、驱动装置以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62125.4      申请日:2024-05-24      公开号:CN119795902A      公开日:2025-04-11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康永彪   吴建强   刘玉平   赵高明   廖银生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和驱动单元的连接机构、驱动装置以及车辆,包括:用于与所述车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和用于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机构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将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传递至所述车轮;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断开。可以减少驱动能量的损耗,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

异构网络的消息传输方法、网关设备、系统、汽车和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61940.9      申请日:2024-05-24      公开号:CN119766878A      公开日:2025-04-04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齐麟   尹棋   陈永祥   刘丹   李积连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网络的消息传输方法、网关设备、系统、汽车和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网络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多个原始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第二网络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多个目标信号,多个所述目标信号为待传输消息的多个原始信号中,信号优先级符合第一设定要求的至少部分原始信号;所述待传输消息为需要转发至第二网络的第一消息。该方法能够保障优先级较高的目标信号的传输效率和传输成功率,并提高第二消息的消息数据段利用率和带宽利用率。

轮辋组件、车辆和车辆控制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51158.9      申请日:2024-05-23      公开号:CN118544732A      公开日:2024-08-27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勋   章峰   都清华   黄诗亮   李英洪

摘要:一种轮辋组件、车辆和车辆控制方法,其中,轮辋组件包括轮辋、活动叶片、气囊、进气管、出气管和阀门,轮辋包括轮辋本体和轮辐,轮辋本体呈筒状,轮辐与轮辋本体的内壁连接,轮辐具有凹槽,凹槽的内壁设置有通孔,凹槽的开口朝向轮辋的轴线方向;活动叶片与轮辐转动连接,活动叶片至少部分覆盖开口;气囊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内壁连接,气囊与通孔连通;进气管与气囊通过通孔连通,进气管用于向气囊注入气体;出气管与气囊通过通孔连通,出气管用于排出气囊内的气体;阀门用于开关进气管和出气管。本申请使车辆落水后可以自救,且降低了车辆自救的成本,此外,本申请通过采用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实现了车辆落水后的快速避险。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49983.5      申请日:2024-05-23      公开号:CN119796182A      公开日:2025-04-11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邱文杰   胡志明   贾洪波   艾凤杰   徐熠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车辆,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当前车辆的车速、涉水深度以及横截面积,确定所述当前车辆所受的阻力;根据所述当前车辆所受的阻力、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以及水下的障碍物信息,计算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障碍物之间的碰撞时间;根据所述碰撞时间,以及所述当前车辆的车辆状态,确定目标控制策略;控制所述当前车辆按照所述目标控制策略进行制动。本申请通过根据水下环境的实时情况,结合水下的阻力因素、车辆状态以及车辆与障碍物的碰撞时间,确定相对应的目标控制策略进行制动,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在水下的碰撞风险,提高车辆水下场景的行车安全性。

轮辐结构、车轮、行驶和转向系统及水陆两栖车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53231.6      申请日:2024-05-23      公开号:CN119749102A      公开日:2025-04-04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杜武智   章峰   姚常志   范哲伟   鲁野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辐结构、车轮、行驶和转向系统及水陆两栖车,该轮辐结构应用于车轮,所述轮辐结构包括轮辐本体、叶片以及驱动件,所述叶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轮辐本体且具有相对于所述轮辐本体的初始位置和展开位置,在所述展开位置,响应于所述轮辐本体随所述车轮转动,所述叶片提供所述车轮沿所述车轮的轴向移动的推进力,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轮辐本体和所述叶片中的至少一者上,用于驱动所述叶片自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展开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叶片能够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水流,以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带动水陆两栖车在水中侧向行驶,无需额外增加螺旋桨及驱动结构,结构简单,附加重量较小,成本较低。

车身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49584.9      申请日:2024-05-23      公开号:CN119749136A      公开日:2025-04-04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伟   谢欣秦   王晓伟   赵伟冰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该车身高度调节方法包括:确定目标高度;采用分段调节的方式调节车身的高度,以使目标车轮对应的空气弹簧的实际高度逐渐逼近目标高度。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车身高度调节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车身高度超调和震荡。

车辆翻滚防护方法、电子装置、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50350.6      申请日:2024-05-23      公开号:CN118544983A      公开日:2024-08-27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祖聪   梁建超   代军   田彬彬   彭卫民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翻滚防护方法、电子装置、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其中,车辆包括支撑机构,方法包括:若检测到车辆即将发生翻滚时,控制支撑机构升起,以使支撑机构在车辆翻滚后对车辆的车体进行支撑。通过上述方法,在敞篷车即将发生翻滚时,利用支撑机构和A柱一同对翻转后的车体形成有效的支撑,从而很好地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引爆式致动器、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42718.4      申请日:2024-05-22      公开号:CN119795920A      公开日:2025-04-11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徐鲁辉   郭彩芳   张有新   曹志超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爆式致动器、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及车辆,所述引爆式致动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开口;活塞,活塞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引爆装置,引爆装置设于壳体内,引爆装置引爆后能够驱动活塞的部分从开口伸出壳体,且至少活塞朝向背离活塞的中心轴线方向发生径向变形并与壳体过盈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引爆式致动器,通过至少活塞朝向背离活塞的中心轴线方向发生径向变形并与壳体过盈连接,有效避免引爆装置爆炸燃烧后气压下降导致活塞朝向背离带载部件的方向移动,保证活塞切断带载部件,且避免引爆装置引爆后产生的残渣从活塞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泄露,减少因残渣泄露导致的停机、维修和清理时间,提高引爆式致动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驱动系统以及车辆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410642610.5      申请日:2024-05-22      公开号:CN119749244A      公开日:2025-04-04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凌和平   闫磊   兰云炜   张俊伟   李涛

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驱动系统以及车辆,所述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中的一个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第二电控单元接收非故障电池组提供的电压;其中,所述非故障电池组为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未发生故障的电池组;控制所述第二电控单元将非故障电池组提供的电压升压成预设电压,并提供给n个第一电控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控单元根据预设电压驱动对应的电机运行。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能够提升驱动系统的可靠性,能够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