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胎爆检测装置、轮胎以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61234.4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678438U      公告日:2024-09-10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申海根   许晓强   韦庆成   吴安凯   邓秀红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胎爆检测装置、轮胎以及车辆,胎爆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构造为在预设气压作用下可产生形变的密封腔体;毛细管,设置在壳体内,毛细管具有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壳体内,第二开口延伸出壳体外用于将壳体内部与外界连通;以及开关,设置在壳体产生形变的侧壁上,配置为当胎爆使壳体产生形变时闭合以发出胎爆信号。本公开在未发生胎爆时,通过毛细管保持壳体内外气压平衡,发生爆胎时,壳体内部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空气仅通过毛细管向外流通,壳体内部的气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大于外部气压,此时壳体在气压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使开关闭合,将胎爆信号传递出去供汽车后续处理,保证车辆安全。

传感器、轮胎和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61304.6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678439U      公告日:2024-09-10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申海根   邓秀红   韦庆成   张金继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轮胎和车辆,传感器包括主体、感应组件和挡片,所述主体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主体上设有气路,所述气路的一端连通至外界,所述气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感应组件和所述挡片分别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在发生胎爆时,所述感应组件能够与所述挡片接触并输出胎爆信号,从而能够实现胎爆检测和预警,同时该传感器本身结构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廉。

传感器、轮胎和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61511.1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476611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申海根   吴安凯   韦庆成   许晓强   邓秀红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轮胎和车辆,传感器包括壳体组件、分隔组件和挡片,所述壳体组件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组件上具有开口,所述容纳空间通过所述开口对外连通;所述分隔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分隔组件将所述容纳空间划分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挡片设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侧并与所述分隔组件位置相对。当外界压强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之间形成压强差,该压强差能够驱动分隔组件与挡片接触,从而实现对外界压强变化的检测,且该传感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传感器、轮胎和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62318.X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476612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申海根   刘宇箭   刘思彤   韦庆成   谢富强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轮胎和车辆,传感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密封件、弹性件和自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将所述容纳空间划分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上;所述自锁件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弹性件相抵,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压强差的驱动下,所述第一密封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自锁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壳体,并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上相应的止挡结构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对外界压强变化的感测,且该传感器结构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廉。

热管理系统、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61660.8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476648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牟士龙   吕淑兰   袁盛通   黄垚林   张建维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乘员舱制热管路、乘员舱制冷管路、电池调温管路和热交换器;压缩机包括出口和入口,入口连接制冷剂回流管路;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为同轴管式,包括低压管与高压管;其中,热交换器的低压管连接制冷剂回流管路,热交换器的高压管分别连接乘员舱制热管路、乘员舱制冷管路和电池调温管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制冷剂循环管路上设置同轴管式的热交换器,用高压侧制冷剂加热低压侧制冷剂,以避免液体回流到压缩机,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的同时还减轻了系统的工作负荷。

充放电和驱动模块、集成式系统以及电动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61837.4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476756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磊   王营辉   王超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放电和驱动模块、集成式系统以及电动车辆,所述充放电和驱动模块,包括:整流逆变单元、电机绕组、电机控制器的桥臂电路以及高压配电单元;其中,所述电机绕组和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桥臂电路作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充放电和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电机放电端为电池充电时,所述高压配电单元中的开关断开,输入交流电依次经过所述电机绕组、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桥臂电路、所述整流逆变单元整流逆变电路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充电。本申请通过将通过对组成单元的功率拓扑进行合理复用,从而提高整个模块或系统的集成度,进而降低了其整体的质量、体积,以及降低电线连接带来的成本。

侧气囊、座椅系统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58270.5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477024U      公告日:2024-08-06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蒋浩   杜群   王美松   程怡春   张海岸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侧气囊、座椅系统及车辆,所述侧气囊应用于所述车辆并折叠并安装于所述车辆的座椅的一侧。侧气囊包括气袋和气体发生器,所述气袋包括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所述第一袋面的周沿与所述第二袋面的周沿密封连接形成所述气袋;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袋面上;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向所述气袋充气,以使所述气袋膨胀。本申请提供的侧气囊、座椅系统及车辆,侧气囊能够在膨胀的过程中将驾乘人员的手臂抬起,防止驾乘人员因抬臂不及时而对其胸部造成损伤,以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后能够更好的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胎爆检测装置、轮胎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46419.8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457214U      公告日:2024-08-02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申海根   刘宇箭   刘思彤   韦庆成   谢富强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胎爆检测装置、轮胎及车辆。所述胎爆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导电片、导电挡片和弹性件,所述壳体包括连通孔,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导电片能够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导电挡片包括第一导电挡片和第二导电挡片,所述第一导电挡片和第二导电挡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导电片衔接所述第一导电挡片和第二导电挡片,或者断开所述第一导电挡片和第二导电挡片。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胎爆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胎爆检测装置、轮胎及车辆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67519.9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457215U      公告日:2024-08-02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申海根   刘宇箭   刘思彤   王泽龙   谢富强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胎爆检测装置、轮胎及车辆。所述胎爆检测装置设置有壳体、第一导电挡片、第二导电挡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被配置为当胎爆使所述容纳腔内外产生压差时,所述第一导电片衔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片衔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使所述预警电路连通以发出爆胎信号。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胎爆检测装置预警准确性更高、功耗更低。

车辆及其供电系统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323661808.8      申请日:2023-12-29      公告号:CN221457343U      公告日:2024-08-02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磊   王营辉   王超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供电系统,其中系统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车辆的直流电源接口和第一负载接口相连,被配置为将直流电源接口的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输出至第一负载接口;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复用车辆的电机驱动电路的部分电路,且复用的部分电路与直流电源接口相连,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被配置为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输出至第一负载接口。该系统可实现对车辆直流负载的冗余供电,同时电路成本和占用体积较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