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手电动共用的低姿态调高机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221898308.9      申请日:2022-07-22      公告号:CN217778438U      公告日:2022-11-11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胡添淼   刘超   朱斐翔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动共用的低姿态调高机构,包括壁板、滑轨、后连杆和前连杆,其中,壁板的两端分别枢接后连杆和前连杆的顶端,滑轨的两端分别枢接后连杆和前连杆的底端,后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壁板和滑轨的后端,前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壁板和滑轨的前端,该低姿态调高机构还包括转接板和驱动齿条,其中,驱动齿条通过转接板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连杆的前端以驱动后连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电动共用的低姿态调高机构,驱动齿条通过转接板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连杆的前端以驱动后连杆,在低姿态的座椅调高机构中,节约了调高机构的布置空间。另外,在保持全零件共用的情况下,实现了手电动共用,节约了成本。

带有面套固定过渡转接结构的座椅背板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221894883.1      申请日:2022-07-21      公告号:CN217778455U      公告日:2022-11-11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小龙   郝召丹   胡嘉炜   顾杰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面套固定过渡转接结构的座椅背板,包括下部区域、上部区域和过渡区域,所述的过渡区域上形成有过渡导向机构,过渡导向机构向上部区域延伸,座椅面套经过过渡区域时,过渡导向机构顶撑于座椅面套的内表面上,使座椅面套展平并贴合在过渡区域处。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过渡导向机构为座椅背板过渡区域处的面套提供可靠的支撑,使过渡区域处的面套造型饱满,同时在过渡导向机构的引导下逐渐收窄并过渡至上部区域内,避免座椅面套在过渡区域出现拉伸和褶皱等外观质量问题。

一种座垫倾角调节结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221760266.2      申请日:2022-07-08      公告号:CN218112431U      公告日:2022-12-23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费超   李晓宇   程炼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垫倾角调节结构,包括减震器上框及设置在所示减震器上框上的座盆框体,所述座盆框体的后端与靠背骨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盆框体与所述减震器上框铰接;所述座盆框体的至少一端通过调高机构与所述减震器上框铰接,通过所述调高机构配合所述靠背骨架以杠杆的方式改变座盆框体相对于所述减震器上框的角度后通过调角器进行锁止。通过多连杆结构的调高机构和调角器,乘员只需坐着解锁,然后靠身体重力即可实现座垫的倾角调整。同时,该结构还能轻易实现电动、手动调节的互换。

一种拉线电调引导机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221760259.2      申请日:2022-07-08      公告号:CN217835417U      公告日:2022-11-18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费超   李晓宇   程炼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线电调引导机构,包括控制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块相连的电机和拉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为机架的引导支架,所述电机从所述引导支架的第一侧与所述控制块相连,所述拉线机构从引导支架的第二侧与控制块相连;所述控制块设置在所述引导支架内,在所述电机的驱使及引导支架的限制下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往复运动,从而拉动所述拉线机构。通过引导支架配合控制块和电机对拉线机构进行拉动,其引导支架可通过冲压工艺制成,在满足高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极大降低了采购成本。

用于汽车座椅的水平减震机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221760249.9      申请日:2022-07-08      公告号:CN217835428U      公告日:2022-11-18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费超   李晓宇   程炼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汽车座椅的水平减震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减震器上框上的第二阻尼器,第二阻尼器位于叉臂前侧和后侧之间为第一阻尼器提供通过弹性形变原理实现的辅助吸能;第一阻尼器设置在减震器上框后侧,第一阻尼器从叉臂后侧的两侧将车身传递的产生纵向晃动的水平推力通过弹性形变吸收,减少乘员的晃动感知。在基于原有具备垂直减震功能的骨架设计上通过替换少量零件即可实现。同时,还能通过开关开启或关闭该水平减震功能。

一种缠绕式固定线束机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221539191.5      申请日:2022-06-20      公告号:CN217934862U      公告日:2022-11-29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徐超   喻志强   毛均   毛爱华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缠绕式固定线束机构,包括固定基座、线束导向部件、线束,固定基座与旋转座椅的定盘固定,且固定基座的旋转轴与座椅转动轴同轴,线束导向部件可旋转地套设在固定基座上,线束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基座及线束导向部件固定,线束的中部围绕在旋转轴外。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线束平铺收纳于旋转轴与线束导向部件之间,便于改变线束转弯半径;固定基座与座椅无相对运动,座椅旋转时,线束导向部件带动线束共同旋转,从而避免发生线束损伤、线束外露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体积小、容线量大,便于支持座椅更多功能配置的优点。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翻转机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221539152.5      申请日:2022-06-20      公告号:CN217705560U      公告日:2022-11-01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宝石   张凯   曹伟   朱礼慧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翻转机构,包括后排座椅、电机调角器组件、支撑结构,后排座椅的后端两侧与车身之间,各采用一套电机调角器组件连接,后排座椅的前端与车身的接触位置处设有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双侧电机调角器组件与支撑结构的配合,取代了需要外置锁止机构的现有技术,使座椅重量更轻、机构件更少更简单的同时,也提供足够的锁止强度,避免座椅发生晃动。

一种拉索式解锁机构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210667066.0      申请日:2022-06-13      公告号:CN115092021B      公告日:2023-12-08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马名超   孙涛   姚文静   邢福广   卢军

摘要:

一种多向通风调节系统及座椅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210381913.7      申请日:2022-04-12      公告号:CN114750659B      公告日:2023-09-15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周诚   黄苏韵   张魁   马晓亮

摘要:

一种碰撞快速回位的零重力座椅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2220609263.2      申请日:2022-03-21      公告号:CN217515015U      公告日:2022-09-30     

申请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振华   陈栩   王隆美   唐勋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碰撞快速回位的零重力座椅,包含:侧板、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后侧铰设在所述侧板中间偏后位置上;其还包括:至少一上连杆和至少一复合连杆,该复合连杆包含基础连杆、吸能连杆和锁止与解锁机构,基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一调角器与安装底板铰接,吸能连杆的第一端与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基础连杆与吸能连杆铰接,锁止与解锁机构安装在基础连杆上并对吸能连杆进行锁止与解锁;在基础连杆与吸能连杆之间设置有吸能结构,在锁止与解锁机构对吸能连杆解锁后且在基础连杆与吸能连杆相互转动过程中,吸能结构发挥吸能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锁止与解锁机构,使得座椅在零重力位置发生碰撞时,能够快速回位,保护乘客安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