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使用者皮肤的汽车门板内饰板,包括内饰板骨架,所述内饰板骨架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内凹壁,所述内凹壁的表面设置有呈规则阵列分布的造型面,所述内饰板骨架的内侧粘贴有用于对门板起到隔音功能的隔音件;防护件,用于在撞击时对使用者皮肤进行保护的所述防护件均匀包覆在内凹壁的造型面表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饰板骨架的局部位置造型有凹凸菱形结构,满足棱角分明造型、轮廓清晰、软触感、高级科技元素感的要求,同时在凹凸菱形结构表面设置有防护件,能够在车型碰撞后菱形角度在与人皮肤猛烈接触后有足够的变形来减缓人体腹部所受到的冲击力,从而满足在撞击时对使用者皮肤进行保护的要求。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仪表板安全气囊框调整结构,包括仪表板上壳体、仪表板下壳体和用于固定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框,仪表板上壳体与仪表板下壳体相固定,上壳体开设有释放口,仪表板下壳体开设有安装孔,安全气囊框固定设置在安装孔内,安全气囊框与仪表板下壳体之间设置有调整结构,调整结构与仪表板下壳体、安全气囊框可拆卸固定;优点是通过设置的调整结构可实现对气囊框的调整,使得安全气囊可适应不同的工况环境。通过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数量实现距离的精准调节,使得气囊框和安全气囊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紧密,从而增加安全气囊的可靠性。
摘要:一种仪表板安全气囊框的铰链结构,包括仪表板横梁和安装在仪表板横梁外侧的仪表板上本体,所述的气囊模块通过螺钉衬套与安全气囊框固定连接,所述的织物固定在安全气囊框和仪表板上本体之间,所述的安全气囊框的一侧设置有U形铰链,所述的U形铰链的下方设置加强部和缓冲部,所述的加强部位于U形铰链的中间,所述的加强部的长度F占比U形铰链总长的55%—65%,所述的缓冲部的长度D占比U形铰链总长的10%—15%,所述的加强部厚度范围E为1mm‑2mm。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爆破时的气袋充气展开带动气囊框翻转,翻转过程中铰链拉伸以保证气囊门顺利翻开,在低温爆破时,盖板不会碎裂,在高温爆破时,盖板不会打玻璃。
摘要:副仪表板后盖板防撞脱钩结构,包括后盖板和与后盖板焊接的后盖板支架,所述的后盖板支架卡接在副仪表板本体内,所述的副仪表板本体内还设置有扶手箱,所述的后盖板支架上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卡钩,所述的第一卡钩的下方设置第二卡钩,所述的扶手箱上设置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的第二卡块位于第一卡块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的钩子方向相互垂直,当第一卡钩钩住第一卡块时,第二卡钩与第二卡块分离,当,第二卡钩钩住第二卡块时,第一卡钩与第一卡块分离。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车受撞击后,第一卡钩使得后盖板受力有缓冲,不至于脱落,第二卡钩又不影响正常打开后盖板,对后盖板出风口和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维修。
摘要:一种仪表板上本体卡接间隙控制机构,包括卡座,还有与所述的卡座配合的卡子,所述的卡座上从高到低依次设置有三层限位机构,每一层的限位机构为一个环形圆台,两两环形圆台之间间距一端距离,所述的卡子由U形端、卡接脚和限位脚构成,所述的U形端和卡接脚一体连接,所述的限位脚的一端与卡接脚一体连接,所述的限位脚的另一端可选择的塞入任意一个环形圆台的下方,且通过环形圆台的下底面限位。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仪表板安装位置的公差较大,无法卡接时可通过调节卡子的高度调整卡接强度,卡接间隙得到控制。
摘要:一种仪表板饰板防爆钩结构,包括仪表板装饰板和仪表板上本体,所述的仪表板装饰板上一体注塑成型有防爆钩,所述的仪表板装饰板上设置有大开口和小开口,所述的大开口和小开口连接,所述的大开口的上方设置有挡块,所述的防爆钩从下到上依次由连接部、中间部和梯形部构成,所述的大开口的宽度大于梯形部的宽度,所述的小开口的宽度大于中间部的宽度,且小于梯形部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防止仪表板装饰板在爆破时飞出的同时,零部件一体注塑,一体装配,节约了工人装配的时间和零件本身的成本。
摘要:一种手套箱锁简化固定结构,包括手套箱扣手,所述的手套箱扣手的活动件安装在手套箱外板的内侧,所述的手套箱扣手的活动件外套设有手套箱扣手底座,所述的手套箱扣手底座通过四个螺钉固定在手套箱外板的内侧并包裹手套箱扣手的活动件,所述的手套箱扣手底座上还设置有转子,所述的转子上连接左锁杆的一端和右锁杆的一端,所述的手套箱外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的左锁杆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固定座内,所述的右锁杆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固定座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手套箱扣手与锁杆之间只有一个扣手支架来连接,减少安装公差、缩短尺寸链,保证强度,节省成本。
摘要:控制汽车仪表板和副仪表板间隙的旋转机构,包括仪表板和副仪表板,所述的副仪表板由外包件和内部支撑件两部分构成,所述的仪表板与副仪表板配合位置处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的外包件的上方设置Y形开口,所述的内部支撑件上设置有配合件,所述的配合件上设置有转轴插入位,所述的配合件的一侧还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的Y形开口与所述的第一旋转轴旋转配合,所述的U形开口与所述的第二旋转轴旋转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解决车身制造公差、累计装配误差等导致的内饰件间隙不均匀、间隙变大等问题,在工艺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通过结构优化,保证匹配缝隙均匀一致。
摘要:一种储物盒简化安装机构,包括副仪表板和与副仪表板配合的储物盒,所述的副仪表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动开口,所述的储物盒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包括导向块主体、侧壁挂耳和导向条,所述的侧壁挂耳和导向条位于导向块主体的同一侧,且间距一端距离,该距离与副仪表板的侧壁的厚度相同,所述的导向块可在副仪表板滑动开口处滑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解决盲装状态下,操作工人装配及拆卸困难的问题,同时减少安装点数量,仅通过结构改变实现降低成本,优化装配,也是汽车内饰精致精细工作的发展趋势。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仪表板前除霜格栅分件结构,包括安装在仪表板上的除霜格栅组件,除霜格栅组件包括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第二格栅通过搭扣与第一格栅可拆卸固定,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位于同一扇面,第一格栅、第二格栅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格栅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风道,第二格栅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风道,第一通风道与第二通风道处于同一弧线上,且第一通风道、第二通风道内均设置有多个扇叶;优点是设置的第一格栅、第二格栅与仪表板可拆卸固定,通过组装方式进行仪表板与除霜组件的固定,可实现对除霜组件进行单独的批量生产,避免仪表板与除霜组件一体式生产过程中除霜组件损毁后整个仪表板报废的现象,提高成品率降低企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