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集成杯托和扶手加热制冷的扶手结构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425707.6      申请日:2019-12-31      公告号:CN111055740B      公告日:2020-12-15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汤鹏飞   侯李娜   刘俊辉   陈震   刘熠荣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杯托和扶手加热制冷的扶手结构,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扶手发泡,其内设有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导风层,设于第一收容槽内。杯托底座,设于第二收容槽内,包括散温层杯托层,杯托层内收容有至少一杯托,散温层内设有散温格栅,杯托和散温格栅之间设有半导体芯片。散温层内设有第一导流通道,杯托层与导风层连通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杯托盖轨道,包括设有第三收容槽和滑轨的主体部,滑轨上滑设有杯托盖。第一风扇,设于杯托底座内。第二风扇,设于杯托盖轨道内。控制模块,固定在第三收容槽内,用于控制半导体芯片的温度,并控制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中的扶手结构集成有杯托和扶手加热、制冷的功能。

一种带有吸音棉的进气管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2472478.5      申请日:2019-12-31      公告号:CN211500841U      公告日:2020-09-15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坤   许文志   林可为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吸音棉的进气管,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该装置包括进气直管、进气弯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进气直管和进气弯管之间的消声器壳体,所述消声器壳体内设有采用层叠方式布置的吸音棉、过滤网和支承骨架,且所述过滤网位于吸音棉和支承骨架之间。所述支承骨架上均匀设有多个方孔。所述进气直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固定支架,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的嵌件螺母。所述进气直管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进气弯管上设有泄压阀出气管接头。所述泄压阀出气管接头上设有曲轴箱补气管接头。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吸音棉使用寿命的同时也避免了吸音棉掉落后进入进气主管路,影响增压器的正常使用。

一种汽车仪表板及大屏幕支撑升降机构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2480821.0      申请日:2019-12-31      公告号:CN211423933U      公告日:2020-09-04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卢放   张飞   贠涛   马军   罗洲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汽车仪表板及大屏幕支撑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仪表板横梁上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用于支撑屏幕和仪表板上盖板的支撑结构;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铰接连接于支撑部用于驱动支撑部升降以及翻转;以及用于驱动凸轮机构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凸轮机构一端通过连杆结构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铰接连接于支撑部。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升降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屏幕能够实现升降和翻转的功能,能够适应驾驶员视线高度和角度的变化,便于驾驶员的观察,且造价成本低廉,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驱动冷却系统线性电磁铁阀控制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421204.1      申请日:2019-12-31      公告号:CN111022749B      公告日:2021-03-19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红霞   徐刚   赵延新   赵娜飞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驱动冷却系统线性电磁铁阀控制装置。它包括电磁铁阀控制单元、驱动电机、发电机、水箱和线性电磁铁阀,电磁铁阀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温度数据判断需要对线性电磁铁阀进行控制时,根据温度数据及电流数据确定线性电磁铁阀的控制电流;温度采样模块用于采集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的冷却液温度;电流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线性电磁铁阀的实际电流;电磁铁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电流控制线性电磁铁阀的开度。本发明满足电驱动系统对冷却系统中线性电磁铁阀的控制要求,在外部环境、电压、电驱动系统温度、工作工况等控制参数的波动的情况下,实现对电驱动冷却系统线性电磁铁阀的电流和振颤电流的精确控制。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421129.9      申请日:2019-12-31      公告号:CN111016737B      公告日:2021-10-29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伟民   徐人鹤   韩杨   汪毛毛   邓雨来   李洪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包括电机冷却回路,电池管理回路和空调回路,所述电池管理回路包括PTC加热回路和电池包回路,所述PTC加热回路与所述空调回路连接,所述PTC加热回路和所述电池包回路通过第二二通四位换向阀连接,所述电池包回路,所述电池包回路与所述电机冷却回路之间通过第一二通四位换向阀连接,所述电池包回路与所述空调回路通过板式换热器连接。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通过控制换向阀使电池包冷却液通过散热器散热,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

一种基于纯电动汽车前地板加强横梁结构的车身安装结构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413318.1      申请日:2019-12-31      公告号:CN111017041B      公告日:2022-01-21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舒培超   李仲奎   马驰   彭亮亮   袁亮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纯电动汽车前地板加强横梁结构的车身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横梁和位于第一加强横梁前方、平行并对称布置于第一加强横梁左右两侧的第二加强横梁,第二加强横梁与第一加强横梁之间通过与第一加强横梁和第二加强横梁垂直的加强纵梁固定;第一加强横梁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加强横梁未与加强纵梁固定的一侧均连接有可与电池箱安装纵梁固定的纵梁搭接结构,第一加强横梁的顶部、加强纵梁的顶部和第二加强横梁的顶部均连接有可与车身前地板搭接的前地板搭接结构。本发明所设计的加强横梁与加强纵梁结合的加强横梁结构,实现装载前后分段式动力电池的同时,有效解决了车身地板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升了整车侧碰安全性能,优化了载荷传递路径。

一种前下摆臂台架耐久试验载荷获取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421205.6      申请日:2019-12-31      公告号:CN110895195B      公告日:2021-04-27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丁鼎   韩广宇   张永仁

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前下摆臂台架耐久试验载荷获取方法。获取用户使用工况的整车载荷信号;获取用户使用工况的前下摆臂连接点动态载荷;获取用户使用工况的前下摆臂的虚拟耐久寿命及分布;正弦化用户使用工况前下摆臂的虚拟应变片信号;建立台架耐久工况前下摆臂加载点载荷与虚拟应变片的传递矩阵;制定台架耐久试验载荷。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汽车前下摆臂台架耐久试验载荷编制没有依据,台架耐久试验与汽车用户工况严重脱离的问题,在台架上合理再现了汽车前下摆臂的加载工况。

一种集成中央充放气的电动轮毂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397320.4      申请日:2019-12-30      公告号:CN111030350B      公告日:2020-12-25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进伟   李杰   汪振晓   谢锡春   付邦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中央充放气的电动轮毂,涉及混合电动车型汽车驱动单元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轮辋和充放气部件,所述轮辋内设有电机,且轮辋的中心轴位置设有花键轴,所述轮辋内的花键轴上套设有电动轮内端盖和电动轮外端盖,所述电动轮外端盖位于电动轮内端盖和轮辋之间;所述充放气部件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电动轮外端盖外侧端部设置的气道相连,所述电动轮外端盖外侧端部上设有油气封,所述电动轮外端盖上的气道与油气封的内部气道相连,所述油气封的内部气道与轮辋上设置的气道相连,所述轮辋上的气道通过轮胎阀与轮胎相连。本发明能够减少中央充放气功能对轮毂空间的占用,且减少轮毂重量。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气分离排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394199.X      申请日:2019-12-30      公告号:CN111082109B      公告日:2021-06-01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熊洁   史建鹏   李洪涛   喻选   尚伟华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气分离排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从电堆尾气排放出气口引出的氢气水汽混合管路、空气水汽混合管路以及将氢气水汽混合管路与空气水汽混合管路内水份集合排放、气体集合排放的混排装置,所述氢气水汽混合管路上设置第一气液分离器后与混排装置以及燃料电池供氢系统连接,所述空气水汽混合管路上设置第二气液分离器后与混排装置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供氢系统和供氧系统尾气气液分离处理,在尾气处理系统中增加了混排装置,集成了排水箱和排气箱,将干燥气体和水份在混排装置中实现分箱储存和处理,使得布置结构更加紧凑。同时经过气液分离后部分氢气可以回到燃料电池供氢系统中循坏再利用。

一种集成式传感器固定装置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1397318.7      申请日:2019-12-30      公告号:CN111071166B      公告日:2021-06-11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立   许国松   刘爽   李佳   王小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传感器固定装置,涉及汽车领域,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以使所述固定支架呈“L”型,所述延伸部的下表面设有压差传感器固定装置,所述固定支架背离所述压差传感器固定装置的侧壁上设有排温传感器固定装置。所述压差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框和位于安装框内的2个夹持部件,且2个夹持部件相对设置。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固定支架上传感器之间的相互影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